张崑
张崑

谣言的社会学含意:为谣言正名

谣言是社会学中一个令研究者们着迷的现象。不过,谣言开始被社会学家们认真对待,还只是不久前的事情。十九世纪末的心理学研究给谣言的传播者们贴上乌合之众的标签,与暴力和非理性为伍[1]。在这个心理学研究传统中,谣言总是被看做一种社会的病态现象。这种研究进路在近几十年得到了改变,在基于主体间性的城市化研究中,谣言开始被认真对待,被看做一种“城市传说”。

为什么是“城市”的传说?以中国为例,在传统农耕社会中,在一块土地上耕种的人聚居在一个村庄,众多的村庄所构成的生活世界形成一个“乡”。人们可能一生都不离开这个生活世界,彼此相识、或通过共同相识的人而和每一个他人保持一种远近亲疏相对固定的人际关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依靠这种人际关系。一个人是否相信另一个人所传达的信息,往往是看这个是不是可信,而非他所说的事情。如果一个人传达了虚假的信息,损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欺骗他人的结果是自己最终被排斥在其赖以生存的熟人社会之外,后果不堪设想。而在城市社会中,大量的人口聚集在一起,人们从熟人社会进入生人社会。在生人社会中建立一种彼此依赖的人际关系已经不可能,一个骗子可以一辈子不停地欺骗,而不会遇到一个熟人。当人们从农村进入城市,以农村生活中的交谈习性——我之所以相信你的话,是因为我相信你这人——在陌生人之间进行交谈的时候,人们传播未经验证信息、传播虚假信息的代价大大降低了,作为“城市传说”的谣言也就相应大量出现了。

传统社会,信息是由统治权威发布的。统治权威发布的信息,不一定是真实可靠的,但即使事后被证明有误,也不被当做谣言看待。孔子曰:“天下有道,庶人不议”。在孔子看来,平民不发布有关公共事务的信息,是“天下有道”的征象,而如果作为非权威的平民发布事关公共生活的信息,那就属于天下乱象。所以,谣言一定是非权威发布的信息,但不一定是假信息,即使是真信息,只要通过非权威发布出来,也常常被看做谣言。

谣言在社会高速转型时期大量涌现。应该说,不是谣言突然多起来了,而是在这种转型时期,旧的熟人社会秩序解体了,由于权威总是与等级社会秩序相伴相生,所以,旧的权威无以为靠而倒塌了,新的权威却还没有建立起来。在一个没有权威的真空时期,无论谁发出来的信息,都是谣言。

旧的社会秩序,是以统治权力为唯一标准的等级秩序,统治权力就是权威。而现代城市社会,则以分工合作为特征。每个分工行业都有自己的领先者与落后者,都通过长期的竞争形成了自己的权威。于是,权威不再只有一个。城市生活越丰富,权威就越多,每个人都可能是某个领域的权威。妄想权威极于伟大领袖一身,只是且吹且破灭的泡泡。

于是,权威不可避免地只能让位于意见。在基于意见流转机制的陌生人社会中,谣言产生于言论管制。言论管制阻断了正常的意见流转机制。经过最多人反复流转、争议和辩论才可能得出的公认权威性意见,失去了可能产生的土壤。剩下的,无论是谁的意见,官方的还是非官方的,因为权威性意见的匮乏,都成了他人心中的谣言。

 

[1] Cf. Gustave Le Bon, La Psychologie des foules, Paris, Alcan, 1895.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