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soncf
bensoncf

80後教會傳道人,香港人。

窮得只剩下聚會的信仰

引言問安

由2月1日停止實體聚會及崇拜至今,已經第16天了,今日是第三次我們透過網上直播,異地同心在家中、在街上、在車上崇拜上主。如果我不在禮堂講道,我相信我在家中播放崇拜在電視畫面,然後三個仔女跑來跑去,跳來跳去,1歲半大的細女不斷尖叫...。所以我特別明白有小朋友的家長們,也特別問候眾少年人(小學至中學生)及家長:當你家中仔女長期無學返,原來發現「相見好同住難」。也在此特別問候各位長者,如果你口罩非常缺乏,可以主動向教會尋求協助(當然長青部同工也好落力去關心)。過去兩個星期亦處處看見神的供應,透過上宣弟兄姊妹的奉獻,上宣已經把累積超過1000多個口罩轉贈切實有需要的街坊,這是教會在逆境之中所行的善,必蒙神所喜悅。上星期六當我已經完成《雅各書》5:7-12的講章已經一半,但仍然選擇改講題的原因:原本疫情受控及理想,我們下星期將會恢復實體崇拜。但因應疫情,我們決定繼續暫停實體的聚會。在疫症下被逼停止聚會,我們應該趁機會作出屬靈反省。我相信極端處境終會有一天過去,但若果我們不趁機會作出反省,就失落了上帝給我們這一次雖然痛苦但寶貴的經歷。

聖殿歷史:聚會終有一天會停止

透過武漢肺炎疫症,我們要問的:上主邀請教會群體反省甚麼?我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反思是「甚麼是聚會?」假如我們一直都沒能再聚會,我們的信仰還剩下甚麼?借用台灣牧師王陽明寫的《窮得只剩下錢》一書,我們的信仰是否一直以只有「聚會」?信仰生命窮得只剩下「聚會」。所以我選擇今日與弟兄姊妹分享:聚會與信仰之間的關係,所引援的是《聖經》的聖殿觀。

聖殿在《聖經》的脈絡與記載中出現在哪裡呢?在歷史上,以色列民為耶和華所建造的聖殿,曾經被興建、被拆毀、被重建,也再次被拆毀。而研究聖經歷史的學者常用的術語叫做「第一聖殿時期」及「第二聖殿時期」:以色列第一次興建聖殿是由所羅門王為耶和華興建聖殿(王上6:1),直至公元前586年巴比倫領軍摧毀耶路撒冷,聖殿被切底毀壞,子民被擄到巴比倫。由興建至被拆,都記載於《列王記》及《歷代志》之內,這稱為「第一聖殿時期」。

按著耶和華的應許,以色列人亡國被擄他鄉到滿70年,結果在波斯帝國政權下能回歸以色列地,甚至可以原地重建聖殿(拉3:12),結果由所羅巴伯的帶領下,聖殿再被興建,都記載於《以斯拉記》之內。結果這個聖殿一直存留由波斯帝國、希臘帝國到羅馬帝國,直到耶穌基督降世時代(大希律還把聖殿修葺非常豪華宏偉),所以《福音書》記載耶穌在世進出的那個耶路撒冷聖殿,就是所謂「第二聖殿」,直至耶穌基督死後復活升天大約40年左右(公元70年,連《新約聖經》正典都未完全齊稿前),因為猶太人勇武反抗羅馬帝國暴政,結果由羅馬提多將軍率軍圍攻耶路撒冷,聖殿被焚毀第二次被毀,燒剩西邊一度牆,就是今日我們去耶路撒冷旅行時參觀的「哭牆」,因此「第二聖殿時期」就在公元70年結束。那麼有「第三聖殿」嗎?這正是今時今日猶太人的夢想(當然最難的是今日有座落於聖殿原址的是一座伊斯蘭教清真寺)。

《聖經》記載的「聖殿歷史」讓我們得知一個事實:其實聖殿敬拜並非必然,聖殿建築、敬拜的組織、敬拜的系統、祭壇的禮儀......,的確會有停止的一日。耶和華與以色列民的立約關係,並非靠聖殿組織與敬拜禮儀來維繫。直接一點說,崇拜聚會、團契小組、堂會組織一切都可以是脆弱不堪,當這一切都要停止,我們的信仰還剩下甚麼?信仰那最核心與及那不能被任何人或環境奪去的是甚麼?我嘗試以三段經文來講解:歷代志下7:11-22、以西結書11:14-21、約翰福音2:13-21。

神要遵主聖言的群體,而非聖殿。

歷代志下 7:11-22
11所羅門造成了耶和華殿和王宮;在耶和華殿和王宮凡他心中所要做的,都順順利利地做成了。12夜間耶和華向所羅門顯現,對他說:「我已聽了你的禱告,也選擇這地方作為祭祀我的殿宇。13我若使天閉塞不下雨,或使蝗蟲吃這地的出產,或使瘟疫流行在我民中,14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15我必睜眼看、側耳聽在此處所獻的禱告。16現在我已選擇這殿,分別為聖,使我的名永在其中,我的眼、我的心也必常在那裏。17你若在我面前效法你父大衛所行的,遵行我一切所吩咐你的,謹守我的律例典章,18我就必堅固你的國位,正如我與你父大衛所立的約,說:『你的子孫必不斷人作以色列的王。』19「倘若你們轉去丟棄我指示你們的律例誡命,去事奉敬拜別神,20我就必將以色列人從我賜給他們的地上拔出根來,並且我為己名所分別為聖的殿也必捨棄不顧,使他在萬民中作笑談,被譏誚。21這殿雖然甚高,將來經過的人必驚訝說:『耶和華為何向這地和這殿如此行呢?』22人必回答說:『是因此地的人離棄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就是領他們出埃及地的神,去親近別神,敬拜事奉他,所以耶和華使這一切災禍臨到他們。』

由聖殿建起的第一天,耶和華已經強調祂隨時可以「捨棄」聖殿(7:20)。聖殿及以色列民的聖殿敬拜,由耶和華一手建立,祂明確警告:祂亦隨時沒收!首先我們要問的是:「如果是這樣?聖殿的功能是甚麼?在甚麼條件下耶和華會捨棄聖殿?」耶和華夜間向所羅門顯現的,急不及待於第二句(7:13-15)節表明這個聖殿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讓人獻上認罪的禱告,以致人離開罪惡回轉神有生命的改變。當以色列民遇到「瘟疫流行」,耶和華要求他們問的,不是環境及衛生的問題,而是屬靈的問題。《聖經》承認天不下雨、蝗蟲災害,瘟疫流行,統統都是耶和華神經常用來懲罰以色列子民犯罪的工具。武漢肺炎究竟是甚麼問題?你說「衛生的問題」,係!我們總能夠會從科學、醫學、病理等種種不同的角度追蹤到病毒的源頭,但《聖經》要我們思想得更深!與昔日聖經時代不同,我們沒有一個所謂「先見」站出來說:「上帝施行瘟疫的審判」,但你又怎麼肯定這不是一個屬靈問題?我們重視賺錢多於人命、重視面子多於真相、疫症之下人罪性的醜惡盡露。所以我們為瘟疫禱告的內容是甚麼?叫神停止?叫神醫治?叫神看顧醫護、長者、窮人?其實是要認罪:省察自己的罪、城市的罪、民族的罪、國家的罪!並且人要「轉離惡行」,及特首、高官、有權勢的人,要「遵行我一切所吩咐你的,謹守我的律例典章」。

所以《歷代志下》記載的「第一聖殿」,耶和華開宗明義:關注的不是聖殿本身及聖殿聚會,而是子民有否離開罪惡,遵行神的律法,這個才是真正的「敬拜」,這是我教育少年部敬拜隊時所堅守的「敬拜觀」:我們要來復興少年部的敬拜或禱告,不是用音樂技巧提起氣氛,或者帶領者語調高昂,或者唱多幾次chorus就可以復興,靈命復興的內容是「順服」,是遵守誡命、律例、典章,是人按照《聖經》遠離惡行,行在神的心意之中。聖殿敬拜都只不過是一種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禮儀形式,但順服的生命就不能被奪取的「敬拜」。20’

神自己成為聖殿:聖靈更新的心

第二段聖經想與大家分享的是《以西結書》,就在亡國被擄到巴比倫的先知在異鄉所寫成,當時以色列人在異鄉,當然被逼殺停聖殿的聚集敬拜。讓我們讀出《以西結書》11:14-21:

以西結書 11:14-21
14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15「人子啊,耶路撒冷的居民對你的弟兄、你的本族、你的親屬、以色列全家,就是對大眾說:『你們遠離耶和華吧!這地是賜給我們為業的。』16所以你當說:『耶和華如此說:我雖將以色列全家遠遠遷移到列國中,將他們分散在列邦內,我還要在他們所到的列邦,暫作他們的聖所。』17你當說:『主耶和華如此說:我必從萬民中招聚你們,從分散的列國內聚集你們,又要將以色列地賜給你們。』18他們必到那裏,也必從其中除掉一切可憎可厭的物。19我要使他們有合一的心,也要將新靈放在他們裏面,又從他們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他們肉心,20使他們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們的神。21至於那些心中隨從可憎可厭之物的,我必照他們所行的報應在他們頭上。這是主耶和華說的。」

以色列亡國被擄有70年時間,期間沒有聖殿敬拜,沒有聚會,分散在列邦。當時仍然居住在耶路撒冷的餘民對被擄異鄉的同胞揚言:「你們遠離耶和華吧!這地是賜給我們為業的。」但耶和華澄清祂必會使被擄者歸回,而這段時期明言「我還要在他們所到的列邦,暫作他們的聖所」。《以西結書》用的字眼是「聖所」(מִקְדָּשׁ ,sanctuary)與非「聖殿」(בַּיִת ,house)「聖所」更進深講及「聖殿」裡面的一個神人相遇的地方。即使以色列人停止一切有形的聖殿禮儀,甚至無家可歸,也可以在異地異鄉的「聖所」之中與神相遇去敬拜,哪裡有「聖所」?耶和華自己就是人的「聖所」。你會發現被擄時期的「聖殿觀」再推進一個層次,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神自己是人在散居狀態下的「聖所」。在武漢肺炎疫情下,我們被逼「散居」,我們不能回到這受地域限制的禮拜堂崇拜,但神就是我們的「聖所」,神就親自在我們家庭裡成為我們的「聖所」,神與人相遇的場景不限於禮拜堂,而在家中、在公司、在網絡、在社區、在制度中。疫情逼使我們去檢視我們信仰狀態:究竟神是否能在我們的生活場景中設立祂的「聖所」。

除了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神又再推展一步:信仰的內在更新,而非外在的宗教行為。那些「窮得只剩下聚會」的人,他們的信仰是「石心」,他們的信仰只有宗教行為,當「天下太平」時他/她仍然可以以「我有聚會啊」來催眠自己:「我仍然是一位基督徒」。但《以西結書》上帝更進取地要求信仰的內在更,一個由「新靈」作出的「換心手術」,以致我們由內到外,又由外到內,但最終的目標仍然只有一個:「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的敬拜者。

終極的聖殿:基督的身體

第三段聖經想與大家分享的是《約翰福音》,耶穌基督在「第二聖殿」的言行更把「聖殿觀」再推進一個終極的層次。讓我們讀出《約翰福音》2:13-21:

約翰福音2:13-21
13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14看見殿裏有賣牛、羊、鴿子的,並有兌換銀錢的人坐在那裏,15耶穌就拿繩子做成鞭子,把牛羊都趕出殿去,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推翻他們的桌子,16又對賣鴿子的說:「把這些東西拿去!不要將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17他的門徒就想起經上記著說:「我為你的殿心裏焦急,如同火燒。」18因此猶太人問他說:「你既做這些事,還顯甚麼神蹟給我們看呢?」19耶穌回答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20猶太人便說:「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你三日內就再建立起來嗎?」21但耶穌這話是以他的身體為殿。22所以到他從死裏復活以後,門徒就想起他說過這話,便信了聖經和耶穌所說的。

耶穌直接拆毀猶太人的聖殿觀,由第一聖殿、第二聖殿,到耶穌基督,上主在歷史當中一步一步揭開「真聖殿」的迷底,不錯!猶太人一直追求的那個有形的殿宇,事實上上帝都重視(曾經),而這個指定地點、指定規格的聖殿的追求,原來是為了要預表更終極的「聖殿」,就是:耶穌基督自己(這是《希伯來書》一直多番強調),透過十字架的死,三日後復活。人透過認罪悔改,接受耶穌基督的救恩,徹底一次過清算人無盡的罪惡,甚至聖靈的內住更新,建立一群靠聖靈順從父上帝的屬神子民,就是聖而公之教會群體。其實都是同一個主題:離開罪惡,悔改歸回。但所用的方法,不是有形的聖殿,聖殿禮儀、聚集,而是基督,是「聖道」(WORD)。

小結

根據三段有關「聖殿」的經文,或者我作一個小結論:無論《聖經》時代的聖殿抑或是現代基督教堂會,聖殿禮儀與信徒的定期聚集只是「工具」(means),在極端限制下(昔日的被擄、今日的肺炎疫情、將來的政治打壓)信徒更要肯定信仰的「目標」(ends):要在「無聚會」的散居狀態堅守神的誡命、律例、典章,在聖靈的同在下在處境中行善,彰顯長存的基督生命。我們是否因為停止了實體的聚會,而拖延了我們「神話語」的追求?我們是否有盡力用各種的方法去保持自己「浸」在聖經的說話之中?我們是否因為停止了實體的聚會,就停止了我們在鄰含間的關愛行動?

總結:在艱難中呼求教會的大復興!

武漢肺炎疫症,逼使全香港教會停止聚會,禮拜堂都禁止進入。對上宣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諷刺,也是一個大的打擊:過去多年我們上宣很努力籌款建堂,2019年12月8日正式可以進入新堂,2020年2月2日暫停聚會至今。Sad but true,原來1億的座堂可以如此脆弱?原來「堂會」可以隨時解體?唔係嚇你們。試下停止聚會半年,一年?我希望今日的信息並令到大家過份不安,彷彿瓦解了很多人心中對「返教會」的期望,請大家不要誤解,我是很重視崇拜,很重視實體的聚集。但我寧願早一點令你「不安」,也不希望我們到了更慘痛的遭遇,到時卻不知所措。

幾個月前反送中的抗爭,已經有教會開始預備「攬炒」的來臨:我知道有一間千多人的堂會,已經有計劃預備訓練300位信徒,能講道、帶組、牧養,將來政權打壓,每位信徒能獨當一面帶領50人,預備成為一所「地下教會」。今日的病毒的打壓,即將來臨的是政治的打壓:國務院公布免去港澳辦主任張曉明的職務,由全國政協副主席夏寶龍接替,最著名「政績」是強拆中國教會十字架,到時甚至連網絡崇拜都可以禁止。

但歷史告訴我們,以色列人的歷史告訴我們,中國教會歷史告訴我們,苦難的日子就是神復興教會的日子,教會因為有上帝只會「遇強越強」!弟兄姊妹,在「無聚會」的日子,我們要認罪回轉,我們要呼求復興我們的信仰生命。

(本文乃筆者在教會的宣講講章)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