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
赤子

善變但忠誠,孤僻但熱情,求新但念舊

照亮別人,毋須燃燒自己

護理學創始人南丁格爾曾說過:「人人就如蠟燭,生而為人就應該守本份的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愛迪生也說過:「做人要像一支蠟燭,燃燒自己卻在黑暗中照亮別人。」這種大愛精神公認是屬於人類的高尚情操,對此我絕對認同,但兩位偉人對「奉獻」的詮釋其實有莫大的盲點,造成後人,甚至現代人照貓畫虎般解讀。後果就是,在生活面與職場上,善良、樂於付出的人,容易遭一昧索取的人欺負,或是對於付出與吃虧沒有自己完善的界定。

先探討後面,這些索取者錯了嗎?錯,也不完全錯,他們只是不夠明智、眼光短淺。這個世上沒有所謂的無私只是每個人思維與眼光不同。有智慧、眼光遠大的人不一定樂於助人,但樂於助人的人通常很有智慧而且眼光遠大。

人類如果沒有動機就不會有信念的產生,奉獻絕對是一種信念,所以相對的奉獻背後必定有動機。但大多數人可能認為,大愛如果有參雜動機就不是大愛,提到動機就好像牽扯了什麼龐大利益或是陰謀。事實上,「動機」是一個中性詞,並無褒貶之意,只有在加上形容詞,才能看到事情的全貌,例如良好的動機或卑劣的動機。身為人肯定「在乎自己的福祉」,只是每個人關注的範圍不同,有的人只在乎自己的福祉,有的人在乎周遭親朋好友的福祉,有的人在乎國家的福祉,而眼光最廣闊的人在乎全人類,乃至於所有生靈的福祉。

所以人們口中的無私,其實是為大局著想的自私,因為只有你的周圍更好、你所處的世界更好(例如良善風氣),你才會因此長久受益或實現自我。釐清這點,可以讓大部分走在善良這條路的人,避免像無頭蒼蠅一樣,被抉擇和得失搞到自我懷疑,還助長了慣於索取的人。

有人無法理解,犧牲奉獻卻不要求回報的人到底在想什麼,甚至認為一定是有什麼目的,但關鍵不是在於這些人求不求回報,而是回報對他而言是什麼,他「要」的、追尋的是什麼而已,物質還是精神?自己好還是所有人好?本質上,你我的信念最後都是「關乎自己的福祉」

因此,如果你的思想行為是對周遭負責任的,知道自己要什麼,就請別吝嗇你的自私。學會真正的自私,是不違背生命本質的綻放,是不讓內在與外在造成衝突,是將自己與他人一視同仁,是達到人際關係的平衡,是懂得獨立自主的根本。

再回到探討這些偉人,並不是他們的理念錯了,而是他們的事情雖然做對,卻沒有將自己的內心與信念做出完整的詮釋。接著教育過於簡單的推崇這類正面特質,沒有認真探討過美德與其內涵的思維關係,僅僅提倡單純的奉獻與強迫自己「應該」不求回報,這些都是違背了生命的設計。一個人看不看得遠、這輩子會在乎什麼,並非在出生前就決定好,而人是社會動物,教育、社會規範某方面是為了讓群體更好的精密分工,卻忽略了每個個體探索自我的重要性,所以傳達上,很多東西看起來都像是基本常識與義務,卻沒有幾個學生真正了解過束縛自己的,正是教育在「情意」與「自我探索」這方面的缺乏。

探索自我與本篇探討主題起到的關連有很多,像是發現自己同樣秉持偉人的理念,內心狀態為什麼會不對勁?你秉持這個理念,背後真正的動機是什麼?在我看來,有一大部分的人會選擇奉獻、善良,甚至成為討好型人格,背後的原因是缺乏別人的愛與關注。

所以他們堅持這個理念,本質上只是看到原來社會上或自己的周邊,有那麼一個照顧別人並受到他人喜愛的典範,所以認為如法泡製可能是一個方向。但一個人奉獻的動機,如果是扭曲成照亮自己,那麼他在人際關係就會出現很多患得患失的橋段。一個照顧不好自己,還要去照顧別人的人,潛意識最深處僅僅是在尋找自我的存在與意義,與奉獻精神無關。

古代聖賢之所以如此有智慧,是因為都有深厚的自我探索(可能以前太無聊,沒事做所以只能想這些)面對世事才會有過人的見解,孟子云:「窮則獨善其身, 達則兼善天下」意思上,我以前理解的「窮」與大多數人一樣,以為就是經濟上的拮据。但在對自我探索有所體悟後,我突然理解孟子的意思應該是指逆境,最後我去Google求證,發現就如我思考出來的新見解一樣。而這個道理正是在說那些未先搞定自己,卻往自己外面尋求認同的人。

孟子整句的含義是:「人身處逆境不得志,要更多地注重自身品德、能力的提高。達,即為顯達、發達。兼善天下就是濟天下,按照現在解釋,可以是做公益事業、捐助,也可以是樂於關懷他人,若一個人富貴後,還能心懷天下,關心他人疾苦,造福世界,那麼他就是一個真正成功的人士。」古人簡單的一句,就說出了本篇探討主題的最佳策略。

執著於手心向下,內在卻手心向上的人其實不少,因為沒有實在的信念,感動的只有自己,苦的也只有自己。那麼燃燒自己,照亮他人,根本上就是個不實際的想法。與其燃燒自己,真正有意義又不必違心的,應該是實現自己,照亮他人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