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
赤子

善變但忠誠,孤僻但熱情,求新但念舊

我們的情緒該何去何從?

我常為國文的精妙感到雀躍,它是世界上少數能將情緒按輕重與複雜程度,衍生出超過500種詞彙的語言文化—高興、開心、快樂、快活、舒坦、喜悅、愉快、喜出望外、憤慨、惱怒、悲憤、悲哀、傷心、沉痛、痛苦、痛心、哭笑不得、心酸、傷感、發怵、痛徹心扉、膽怯、恐怖、懼怕、心有餘悸、入迷、心醉、反感、嫉妒、厭惡、彆扭、煩悶、難受、憎恨、窩囊、憂鬱、擔憂、憂慮、焦急、焦慮、發愁、心煩、猶豫、壓抑、得意、高傲、狂妄、優越感、自大、自滿、抱屈、急躁、浮躁、躁動、澎湃、愧疚、靦腆、羞恥、後悔、悔悟、過意不去、驚訝、震驚、警惕、懷疑、困惑、迷茫、無所適從、敬仰、佩服、仰慕、五味雜陳......等等

正因為如此,理解越多詞彙的描述,對情緒的感受度會更敏銳,這也是一些提高情商教學的課程、文章,裡面常會帶到的部分。但多數華人是在無意識下擁有這些,而負面的情緒的種類遠遠超過正面情緒,加上傳統思想壓抑,造就華人習慣隱藏自己的感性、悶騷、含蓄、害羞,且容易詞不達意、話中有話。我們本應該是有情緒敏銳度上的優勢,但因為不了解而形成了敏感易受傷的人格。


認識「意識」與「情緒」

許多證據表示,語言乃至語氣,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該語系的思想和文化。例如經濟學家總是好奇,為什麼經濟體系和金融體制相近的國家,其人民的儲蓄行為大相逕庭?在西方國家儲蓄率前三名分別為瑞士、瑞典和墨西哥,美國的儲蓄率只有個位數,再看2010年爆發財政破產的希臘,在這之前不光是政府外貿長期赤字,希臘人民的儲蓄率過去24年只有4年為正數。專家發現,不論是已發展與或發展中的國家,有一個令人訝異的規律,語言中會將時間做現在式、過去式、未來式區分的文化,比較傾向不存錢;而語句上沒有這些過多詞彙區隔的國家屬少於數,也是比較會存錢的國(中華文化下的中國大陸與台灣,一直都是高儲蓄率國家)


所以說生活環境、文化習慣等等因素影響我們的思維與認知,思維與認知的加工再帶來結果—情緒。民主社會下,行為是自由的,但在我們還未深刻檢視自己情緒前,「意識」並沒有自由,何謂意識?簡單來說就是情緒背後真正的自己,在搞不清楚「情緒」並非「我」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都以為那是自己真正的聲音與本意。換句話說,大腦由上千億神經細胞組成,心靈意識看似在這裡發生,但「我」的存在真的是由大腦作用而生的嗎?

1. 一句好笑的話,由你厭惡的人說出口,你「可以」選擇憋笑不捧場,即使真的很好笑。既然好笑是自然反應,那是「哪部分」決定反過來阻擋這個表現?為什麼「那部分」能抗拒大腦輸出的反應?好惡、發笑都是是情緒反應,但要呈現出哪一個以達到「我」的考量,是「我」的選擇。

2. 如果你問一個演講老手是怎麼讓自己上台不緊張,十個有八個會告訴你,他們其實還是會緊張,甚至手心冒汗,只不過信心讓他們踏出上台的的那一步,經驗讓他們慢慢掌握節奏,技巧讓他們管理自己情緒流動,為何一個人已經精通演說技能,緊張感還是會出現?是「哪部分」運用情緒管理,完成了精彩的演說?體驗、經歷過大小場演說,「我」也許早已知道面對人群不應該是可怕的,但對「情緒」來說這是本能反應,與是非應該並無關係,所以「我」知道有「情緒」這麼一個不太靠譜的部分存在,「我」必須做些管理。

3. 一個人想減肥,剛開始培養運動的習慣時,大腦會本能發出抗拒、偷懶,有些人半途而廢,當然也有人堅持不懈,達到了理想效果,在這場內心的拉扯中,是「哪部分」克服了大腦的惰性?又是「哪部分」動機如此明確,聚焦於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緒只用記憶帶來的體驗去判別,什麼曾經讓它舒服,什麼讓它痛苦過,所以它會盡力避免痛苦,那會選擇運動(痛苦)的「那部分」就是「我」。

真相是大腦是我們的「一部分」,不論正面負面情緒,都是腦內的化學作用,所以「自己」與「情緒」是在不同的層面,我們是自己的駕馭者,我們是意識的存在,大腦被賦予不穩定的變數,是為了讓我們具有創造性,人性這個特質無非是讓這個世界能夠不斷擴大框架,原始人不會想過有一天人類能在天上飛行,從敲擊木酒桶到胸腔叩診再到聽診器,人類的創造性不斷縮短每個時代的跳躍週期,進步造福了後面的人,也留下一堆問題(笑)


人工智能還無法超越人類的地方有兩點,「跳脫框架」和「賦予價值」,跳脫框架是創造性思維最強大的地方,因為我們有夢想有渴望,我們勇於突破思維的邊界,所以我們可能性近乎無限。如果「跳脫框架」象徵求新,那「賦予價值」就代表念舊,對某些人來說老爺車是寶,但在人工智能眼中不符合效率,所以它們會認定是廢鐵,這也是人性奧妙之處。

然而,大腦還是必須要有保命的機制,不然科技還未興盛,人類就先滅亡在險惡的叢林中,當進入危險或對立的場景,大腦會介入掌控,先讓理智、思考這些較耗費能量的功能離線,然後進入「打或跑」的狀態,急促的呼吸和快速的心跳就是這樣來的,緊張或我們所說的「大腦一片空白」並不是你的錯,那是演化過程中人類進步太快,而大腦無法跟上時代的關係。大部分解決辦法,不過是學會改變看待事情的角度(思維認知)才不致被大腦、情緒所影響。

簡單認識了「意識」或著說「我自己」,接下來只要以下幾個新觀念,就能做到真正讓自己自由,而不用擔心總是要壓抑自己的情緒,至少你是能夠開始步上正軌。

 

“念頭沒有好壞念頭之分,情緒也是如此”

上面說到,情緒沒有邏輯,而念頭則是混沌不堪、毫無規則的冒出來,還沒認識自己的意識之前,因為我們常常無意識去關注它們,所以總不小心把念頭與情緒誤認為自己的最終決定,它們本身無法危害或左右我們,僅僅是因為我們認為「需要」去戰勝它,當你戰勝了一個不存在的對手,其實你早已失敗。我們開車的時候,路上有很多行道樹,我們只是經過,不會有任何感覺,除非你去撞它,你的車子才會有所損耗。費盡心思去對抗即是「壓抑」,永無止盡去否認它的存在是「逃避」,你最需要做的是直接承認它的存在,承認你擁有人性的事實。有時候,也許你只是聽著它們,但你可以選擇不認同它的意見,也不與它們爭辯。關鍵的是,願意將它們去污名化,當你做到這一點,你不會過度譴責自己和感到羞愧,沒有什麼正面情緒或負面情緒,好的念頭與壞的念頭,情緒只是情緒,念頭只是念頭,無關是非對錯,它們像小孩一樣單純,懂的不多,你是比較懂生活的那部分,所以你只需要明智的做下判斷,並且坦然的接受結果

 


 

”比起失敗,更恐怖的是在進步與放棄之間徘徊“

在人生大小事上,事情進展與情緒的流動,常常取決於你內心習慣上演恐怖片,還是喜劇、歡樂片,然而生活的本質是複雜的,既有積極的事情,也有消極的時刻,太常用想像力製造恐怖情節沒有太多好處,觀眾只有你自己,還無法拿來賺取利潤(笑)一部好電影是不會直接歡樂大結局的,勵志片的情節也不可能沒有跌跌撞撞的過程,但人生的片長不只兩個小時,聚焦在你能影響的事情上就好,感受你踏出每一步。事實上除了死亡,人生沒有任何事物應該被定義為全然的失敗,只是處於「尚未成功」的狀態,過度苛刻自己的人,幾次事情不如人意,就將自己定義為這輩子已經失敗,這是比死亡還可怕的事情。許多事情繞了一圈會發現,問題與答案都在自己身上,檢視自己的不足,針對想突破的事物進行大量的練習與改變,當量變帶來質變,你就會習慣拍勵志片,而不是恐怖片了。

 

“強求完美注定讓你失去一切”

越傾向將事情盡善盡美的人,通常越是把人際關係搞砸。有時候不是人際關係圓滑太難,而是你始終執著於圓滑,任何事,心態上單單只是嚮往與強求的不同,就會讓事情有本質與結果的不一樣,這也是許多事情出現陰暗面的原因,信念可以變成執念,人情敦厚可以變得人言可畏。

而另一個最大的陷阱,剛好是人們所說的「順其自然就好」,但有幾個人知道真正的順其自然是竭盡所能的不強求,不是兩手一攤的不作為

 

“將聚光燈從自己身上移開,打在這個世界上”

佛教境界講述的是「無我」,這種心態我們也可以學習一二,萬物本一體,當你不再將自己與外在世界做太多隔閡區別,你將會從只關注自己,變成慢慢關注其他重要或美好的事物上,關注就是給予自己專注,出發點不完全是自己,就不會在內心做過多的加工與評判,那麼很多時候你就會知道該說什麼、該做什麼。

 

“最後,不要光投資別人,而忘了投資自己”

活在這個世代,有時候未必是自己情緒轉化能力不佳,我們的境界無法像聖人一樣,這輩子也未必會出家(笑)情緒面對不斷迎來的鳥事,有幾個人還能冷靜以對。而大量情緒的背後,常常代表著我們有問題尚未解決,正因為如此,情緒的產生往往是因為自己「沒有太多選擇」。有句老話說「愛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但換個角度想,不幸的人他還笑得出來嗎?時代不同了,生活複雜了,並不是說你選擇退步了,就能全身而退,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問題,沒有人不關心自己的福祉,但你的方式是投資他人,以等待倫理上應該的回報,你會處於很被動與不利的位子,漸漸的鬱鬱寡歡。當你發現無法改變別人,那就選擇改變自己,一昧索取不如成為有能力給予的人,從需要不斷面對轉化的境地,到不需要去做轉化,這才是我認為當今轉化情緒最有效率的辦法。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