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nthia
Kynthia

可以,并且值得更好

即时性——网络讨论的弊处

今天在 Matters 上看到了一篇老生常谈有关社交网络讨论的问题,但是之前都没有想写成一篇文章,这就来试一试!

文章正文开头让我直接想到了另一种可能:

讨论?这对推文来说几乎不可能。而且一直都是如此 —— 您如何将至少2500个单词提炼成280个字符?

如果有一款社交网络应用,发布的限制字数在 300 字以上呢?我相信光是这样一点点改动就能提升讨论可能,甚至会提高讨论的质量。如果能把评论发布添加标题必填的限制,会不会又能增加一点点益处呢!

我十分赞同这种一对多的互动方式对讨论没有益处,但是这是有情境限制的。在“很难与 Twitter 上的 3000 万人辩论。”,和“时不时的有人和我讨论,累计了 3000 万人”的情境中是有所区分的。前者为我们熟悉的流行社交网络的讨论方式,后者感觉更像是学者对某个历史文献进行研究,不幸的是作者没能忽然复活和他们继续交流。我想说的是这里面的时间决定了讨论的不同状态,虽然时间不是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肤浅、仇恨言论等等,但是它反应了一些人关注话题的程度。同时在使用这么长时间的社交网络后我们也发现我们从来也不会翻回去看以往发表过的内容,虽不至于没有反思,但这就又少了一种反思的可能。所以像关联文章、分类这样的功能我觉得就对这种改变提供了少许便利。既然我们能够同时在不同的媒介中有不同的讨论环境,那么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成为了“工具”的问题,并不是人们不愿意交流。

社交网络的即时性——或者说现存的社交网络是十分注重即时性的,是其中导致不能拥有良好讨论氛围的原因之一。新闻能够在第一时间传送到各个角落,正因为它是新闻。花时间反思并不是新闻应该做的事情,那些深度的报道哪一个是在事情发生的同一时间出来的?就算是有反思的空间,也是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并不是某次获得公众关注的大事件才反思的。所以与其说公众是肤浅的,还不如说他们来不及思考,就要跳到下一个新闻和潮流。面对新闻或者事件的即时的有效讨论,是把他们当作素材放在某个你一直在关注的问题当中,也叫“蹭热度”。

这实际上也能够区分“真关心”和“假关心”人群,我自己认为最起码的关心是你知道这个事情讨论的问题是什么,能够在搜索引擎上打上关键字去查看相关的讨论,这即使和大家在首页推送的内容一样。然后很快你就会发现,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到的内容几乎都是不同平台转载的相同的文章。但是由于多了那份 matters,因为对某个话题的持续关注,讨论就有了可能。

我认为我们的讨论不需要以这样高速的进行互动,因为讨论并不会因少了几个小时或者少了几天而失去价值。有人说不较真和不带入情感会给讨论带来益处,因为觉得对方是因为顽固所以拒绝对话,我就认为讨论中这些是要素,才能对这个讨论的话题有更深的体会。

技术当然不是全部的原因,但它是主要的原因。工具或技术从来不是中立的,我们当然能够在工具中创新使用方式,但是工具设计的本身用途确是不可无视的。有时候只是对工具进行了使用方式的简单认知,正是我们发明工具的时候这样简单。但是实际上对于人们内心的作用往往是在长期使用之后才察觉到的。所以我们才会在一项发明之前开始关注对于人们内心的影响的讨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就足够感受一项技术带来的某种倾向,虽然这只是十分不靠谱的统计学直观,这就足够让我们开始去理解无数篇《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

但是不是因此就说这样的技术就是原罪,只是这一种不适合滋养我们期待的那种讨论而已。他们不但在信息流动性上展现的十分有力,而且还能让人们在瞬间调度不同的情感。选择最适合的技术去做你想做的事情,那就是效果拔群。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