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的熊
認真的熊

謝謝你看到。

逐步實現健全人格 ——艾瑞克森「社會心理發展階段」理論簡介

愛利克·霍姆伯格·艾瑞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1994)是一位德裔美籍發展心理學家與心理分析學者,以其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著稱。他還以創造認同危機(identity crisis)術語而著名。1950年代,Erikson創立了「社會心理發展階段」理論,作為對弗洛伊德性心理發展階段的改進。

Erikson認為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持續一生。他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為八個階段:

  1. 嬰兒期(0-2歲)
  2. 幼年(2-4歲)
  3. 童年早期(4-5歲)
  4. 童年中期(5-12歲)
  5. 青春期(13-19歲)
  6. 成人早期(20-39歲)
  7. 成人中期(40-64歲)
  8. 成人晚期(65歲-死亡)
https://www.simplypsychology.org/Erik-Erikson.html

這個表格包含了這個理論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每個階段的主要心理衝突,和順利度過該階段後獲得的品質。

(圖中年齡和上面摘自維基百科的年齡有些微出入,我沒有另外查證,不過它們本來也是作為參考,不應該是卡死的限制。)

這套理論不僅對各年齡段兒童的教育提供理論依據和教育內容,也告訴每個人你為什麼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你的心理品質哪些是積極的,哪些是消極的,多在哪個年齡段形成的,給你以反思的依據。

以下是我根據中英文資料,對「社會心理發展階段」各階段的總結,而非個人觀點。

  1. 嬰兒期(0-2歲):「我能不能信任這個世界?」當嬰兒飢餓或需要安撫時,照看者是否出現是建立信任感的關鍵。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這一品質。具有信任感的孩子敢於希望,富於理想,反之則不敢希望,時時擔憂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
  2. 幼年(2-4歲):「我可不可以成為我自己?」幼兒通常在這一階段進行如廁訓練、自行著裝。此時他開始有「意志」地決定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如果照看者/周圍環境不允許他行使自己的意志,幼兒可能會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導致低自尊和羞恥感。
  3. 童年早期(4-5歲):「為我自己而做、移動和行動是可以的嗎?」童年早期的兒童開始可以探索、使用工具以及創作藝術。如果這些行為受到鼓勵,他會形成「主動性」,獲得「目的」的品質。這為他將來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礎。反之,在此階段的主動創作行為被壓抑的兒童,會感到內疚,喪失信心。
  4. 童年中期(5-12歲)「我能不能在全世界的人與事物做什麼事?」學齡期的孩子,面對的主要衝突是勤奮對自卑。如果他們能順利地完成學習課程,就會獲得勤奮感,這使他們在今後的獨立生活和承擔工作任務中充滿信心。反之,就會產生自卑。當勤奮感大於自卑感時,他們會獲得有「能力」的品質。
  5. 青春期(13-19歲)「我是誰?我能成為什麼?」青春期的主要任務是尋找自我,建立一個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這一階段的危機是角色混亂。Erikson說,「這種統一性的感覺也是一種不斷增強的自信心,一種在過去的經歷中形成的內在持續性和同一感(一個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這種自我感覺與一個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覺相稱,很明顯這將為一個人的生涯增添絢麗的色彩。」隨著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誠」的品質。Erikson把忠誠定義為:「不顧價值系統的必然矛盾,而堅持自己確認的同一性的能力。」
  6. 成人早期(20-39歲)「我能不能去愛?」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於冒與他人發生親密關係的風險。因為與他人發生愛的關係,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與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體。這個時期的主要衝突是親密對孤獨。願意自我犧牲,培養相互關懷,同甘共苦的能力,會得到「」的品質。
  7. 成人中期(40-64歲)「如何完成我所認為的人生?」通常在成人中期,人們不僅要生育孩子,同時要承擔社會工作。這是一個人對下一代的關心和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人們追求成功的個人事業,悉心關懷與培養下一代,獲得「關懷」的品質。與創造相對的狀態是停滯,在這一階段沒能充分發展的人,會感到自己好像「沒能在世界留下有意義的印記」。
  8. 成人晚期(65歲-死亡)「對於成為我自己的過程是否滿意?」由於衰老過程,老人的體力、心車和健康每況愈下,對此他們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和適應,所以被稱為自我調整對絕望感的心理衝突。自我調整是一種接受自我、承認現實的感受。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調整大於絕望,他將獲得「智慧」的品質,Erikson把它定義為「以超然的態度對待生活和死亡」。
Photo by Katya Austin on Unsplash

這套理論在50年代被提出,當時被認為是老年的65歲,現在在某些國家/對於某些職業還沒達到退休年齡!觀察身邊的朋友以及社交網絡上大家發佈的感慨,我更是覺得一大部分人的發展比上面給出的年齡段要推後不少。很多20-30歲的朋友們(包括我自己),還在常常質疑「我是誰?我能成為什麼?」哈 :)

Erikson認為,每個階段都建築在成功完成較早的階段任務的基礎之上。如果未能成功完成本階段的挑戰,則會在將來再次造成問題

覺得這是一套很有意思的框架。應用在自己身上大概發現:在達成自我同一性之前,難以追求真正成熟的親密關係。

與此同時,人格的發展也未必是單一路線,好比年齡未到最後兩個階段的我,也在練習關懷、創造與自我接受。


好奇讀到這篇的大家,認為自己是在哪個階段呢?會覺得這個理論有幫助嗎?

下個月就要開始讀心理系了,好期待!到時候會在這邊分享更多心理學的知識吧 (ノ◕ヮ◕)ノ*:・゚✧


參考: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t/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爱利克·埃里克森

Erik Erikson's Stages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艾瑞克森社會心理發展八階段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