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的熊
認真的熊

謝謝你看到。

路上小心

從小沒騎過單車,因為就近上學,去學校都是用走的,沒有騎車的必要。看同學騎車上下學很羨慕。放學後經常跳上朋友們單車的後座,讓她們順路帶我回家。

最初沒人管,後來街區漸漸開始貫徹交通規則,說其實小童之外,自行車不允許帶人。會被警察攔下,倒好像從未被罰款,只是警告。我們點頭說好、對不起、下次不敢了,然後等警察背過身,再繼續嘻嘻哈哈一車兩人飆過街道。公交、汽車、自行車共用的街道很熱鬧,現在回想起來也夠危險。我記得緊緊抓住後座嘗試保持平衡,擔心摟住騎車人的腰會不會太靠近。當然有更親密的好友,坐在後面抱住她們,是擁抱不是為了道路安全。最好的朋友是個小個子,像孫燕姿的感覺,頭靠在她後背,胳膊環繞小腹,是另一種安全。還有打鬧一路的,騎車人飛快繞著S型嘗試把後座的人甩掉,一不小心掉下去,再快跑幾步跳上車。坐在後面的人撓騎車人的腋下和肚子,或者嘗試去踢別的騎車的同學。尖叫和笑聲隨風飄過整條街。

有段時間Y每天中午放學都載我一程。Y是很溫柔安靜的女生。通常被人帶到終點時,我會跳下車,對朋友加速離去的背影喊一聲掰。只有她每次都要好好把車停下,跟我道別。「謝謝!」「不會~ 路上小心!」她總是笑咪咪地和我說路上小心。她還會寫便簽說我愛你,真羨慕你怎樣怎樣,祝你快樂。

當時很流行通過挖苦來表達愛。「笨蛋」是最親切的稱呼,朋友之間也極盡嘲諷之能事。那其實是很微妙的互動——說不出因為所以一二三,只是憑感覺,大家就都能分辨出怎樣是在愛和信任基礎上的捉弄和幽默,怎樣是過線的言行。大家輪流做butt of the joke,也不會心理失衡。在這樣的氛圍中,Y的態度顯得格格不入。回想我十八歲前⋯⋯都不知道怎樣當面祝福和讚美朋友。對陌生人沒問題,但對熟悉的朋友,好難。甚至直到今天,認真稱讚朋友時仍會感到一絲尷尬。十幾歲的我第一次聽到「路上小心」,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回應。正常不是該說「祝你被車撞死」的嗎?其他朋友都會那樣說欸,但是Y,讓我整個卡殼。

所以那段經歷給我印象很深。就像巴甫洛夫的狗,我一天天在Y的「訓練」下,終於不再為那句真誠的「路上小心」感到尷尬,而是學會把善意接受下來。

這週朋友借給我他的單車,於是回想起當年的事。雖然活到現在騎車的時數屈指可數,但慢慢騎的話也還好,可以算說「我會騎車」。(當年怎麼沒在放學後借朋友的車來練習帶她們一段路呢!錯失的機會!)不過,在路上還是會怕。有朋友說印象中歐洲對單車都很友好,我想那也許是統計意義上。具體到每個街區,肯定各有各的狀況。

我家門口的瀝青路很老,坑坑窪窪打著很多補丁,而且是和汽車共享恰好足夠兩車道的路面,等於說如果反方向有車流,順方向騎車時身後所有汽車都得慢慢跟在你後面,壓力好大。家附近的主幹道也沒有單車專用道,都是和汽車共享。這週第一次騎車探索附近,我經常被嚇到下來推著走。

這也是風險和回報成正比的事情吧。騎車沒有走路安全,但可以更快去到更遠。

我有點想要主動迎接讓自己害怕的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