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的熊
認真的熊

謝謝你看到。

沮喪小旋鈕|異鄉人的身分認同

今天朋友與我分享一句話:

Frustration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ctation of what should happen and the perception of what had happened.

沮喪就是「期待發生什麼」和「感覺/認為發生了什麼」之間的偏差。而面對沮喪的心情,我們可以調適這兩個旋鈕,調整期待,以及重新看看事實是否真的有自己感覺的那麼糟。

最近最常聽到自己內心在抱怨的,是一直陰雨的天氣。下雨天不方便騎車,我渾身不對勁,可謂騎車成癮。但這份期待其實很無理哈,天氣是什麼就是什麼,我不可能左右它,為什麼要期待晴天呢。

然後比較有挫敗感的,是停滯的學業。在學期開始前信心滿滿訂立的計畫,十一月遠遠沒有完成。和自己相處這麼多年,拖延的習慣再熟悉不過,提早完成論文的期待其實也完全不合理。而實際上,雖說沒有提前,也沒有落下太多。


社會學課上看了這個演講,關於異鄉人的身分認同,覺得講得很好,也想分享給大家。

作為看起來、口音聽起來不像來自本地的人,我被問過無數次「你從哪裡來」。Selasi提問,當人們問「你從哪裡來」時,尋求的是什麼?聽到國別後,又理解了什麼?

Selasi給出可能的解釋:國家代表力量。好比來自美國就比來自波蘭「更有力量」。

但那又怎樣。提問者聽到答案後,又要如何區別對待眼前的人呢。

Selasi說,對於移民,「你從哪裡來」背後真正的問題其實是 what are you doing here? 你在我們這裡做什麼?

用國別區分團體,劃分身分認同有道理嗎?「名校的學生以為自己的環境很多元,同學來自世界各地,他們有沒有想過,他們的家長全都是醫生和銀行家。」

如演講的標題,Selasi說,不要問我從哪裡來,請ask where I'm local 問哪裡是我的本地。


其實我覺得不是不能問啦,問完之後繼續怎麼聊才是關鍵。你真的對對方的歷史和不同文化感興趣嗎?還是像打卡一樣問完就算,或者甚至把對方套入刻板印象?

上面兩段本來沒什麼聯繫,分別寫完後感覺單獨發太短,才放入同一篇。但一定要聯繫起來的話,我想,經常在膚淺的社交場合被問where are you from,以及在我通常回答完Berlin後,被追問where are you really from? 還是蠻不爽的。

那就先不要對和陌生人的聊天有任何期待,然後無聊的對話就是無聊的對話而已咯~ 想要把精力用在可愛的朋友們身上!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