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捷
吳文捷

背包客、作者。著有《湄公河上的兩人旅行練習》、《開往龍目島的慢船》與《蒼山下,洱海前:我的雲南擺攤人生》。 個人網站:https://backpackinglifeguide.com

【旅行與閱讀】:《撒哈拉歲月》

老實說我對於三毛其人與其作品不是很了解,像她這樣的人物,我們總是聽聞她的八卦多過真正閱讀她的作品。

很久以前我曾讀過《撒哈拉的歲月》,可那就像很多我讀過的書一樣,只留下模糊的印象。我對《撒哈拉的歲月》的記憶只停留在三毛跟荷西生活在沙漠邊緣間簡陋的屋內。

我唯一曾經擁有的一本三毛的作品是她的《永遠的寶貝》,那是一次我去台南旅行在草祭二手書店買的七零年代版本。與其說是受《永遠的寶貝》裡的內容吸引,無疑地我更為書籍的設計所著迷。看過新版三毛作品的人都知道,早期的版本是多麽可貴,同樣的道理在張愛玲的作品上也一樣。

2012 年我去大理旅行時,認識了熱愛三毛的喬安。回台灣後我就把自己收藏的那本三毛的《永遠的寶貝》寄給了她。相信那本書送給她比留在我那裡價值更大。

以前,我不會特別想接觸三毛的原因是容易把她跟靈媒或鬼怪等我不喜歡的東西聯想在一起。可她有一點一直讓我相當敬佩,那就是她的藝術品味。在《永遠的寶貝》一書裡可發現她的穿衣品味極好,藝術眼光也非常出色。

至於她的寫作風格,我是這次重讀《撒沙拉的歲月》才有比較深的感觸。撇開那些她後來發生的奇異事件,把《撒哈拉的歲月》單純視做一本普通的旅行文學去看,就會發現那是本帶來很大閱讀樂趣的書籍。

重讀《撒哈拉的歲月》後我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大家會把三毛在沙漠的生活跟浪漫扯在一起?細細讀字裡行間,就會發現那裡的生活根本苦悶又殘忍到不行。

三毛跟荷西結婚之前,荷西都只有週末才能回家過夜,平日只能下班匆匆回家一會兒,半夜又得搭公車回公司,三毛在他身後苦追淚流不已。細心的話也會發現他們的三餐常常極為簡陋,是一段怎麼想都痛苦的時期。三毛還提到一開始確實是她想要去撒哈拉的沒錯,可最後她卻是因為荷西才不得不留在了那裡。

當西屬撒哈拉要獨立時,三毛一直表示若可以就不想離開,可生活在荒涼到只有一條街的沙漠小鎮很多時候會逼死人。一次三毛撿到了一個有毒咒的符被弄得死去活來時,她跟荷西說也許是因為她潛意識裡再也受不了沙漠單調的生活,想要自殺一了百了。

至於三毛身旁那些可愛又可恨的鄰居就不用提了,簡單來說在那裡的生活有很大的部分是很無聊的。應該這麼說,任何人的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部分是無聊的。三毛厲害的地方就在於把身邊不管是苦是樂的事情都以一種活靈活現又具同理心的情感寫了下來。

有一件事直至今日我還是覺得不懂的就是有人羨慕三毛或想要像三毛。旅行在今日非常容易,要像三毛那樣旅行已經不困難。但千萬不要像她,怎麼說她的人生也是充滿了苦楚,像她又有何意義?看完了《撒哈拉的歲月》,我留下最大的印象是她的機智、善良、勇敢與荷西的笨。

關於三毛的作品以前有看過這樣一個說法,說她靠的是她的生活在創作,也就是說她所有的故事都來自她真實的人生。那樣的創作方式有它局限性也相當耗損。不知不覺,我似乎在寫作上也走上了同樣的路。這有時候讓我不免心驚。

保羅・索魯曾說旅行文學最要不得的就是誇大事實的真實性,三毛在《撒哈拉歲月》裡應該沒有誇大事情的真實性,但可能縮小了部分的苦悶。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