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捷
吳文捷

背包客、作者。著有《湄公河上的兩人旅行練習》、《開往龍目島的慢船》與《蒼山下,洱海前:我的雲南擺攤人生》。 個人網站:https://backpackinglifeguide.com

旅行如何改變了我

旅行不是一夜之間改變了我的個性,也不是一下子劇烈地改變了我的外貌,而是如磨玉般慢慢把我背負的包袱給退去,展露真實的我。

一直以來,我都不相信旅行神話,認為旅行可以輕易且快速地改變一個人。旅行能夠轉化一個人是真的,只不過,需要時間的醞釀。沈澱過後,還得自己願意改變才行。不然,旅行帶來的巨變極可能意味著旅途中碰上了重大事故,迫使你的人生改變。但那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上個禮拜,我姊跟我妹回家過週末,在我去上課的時間,她們心血來潮翻出了以前的老照片,三姊妹各挑一張代表作拿出來掛。兩天後,我發現了這件事,並被我十幾年前的樣子給震驚到。我幾乎忘了,曾經,我是那個樣子。

開始當背包客之前,我是個極易在人前緊張的人。小學音樂課在全班同學面前演奏直笛時,十指發抖的樣子,至今我都還記得。大一英文課上台報告時,我抖得說不出話的樣子,我也沒忘記。從小到大,我一直有一種不完美就無法自在的包袱。不管說什麼,做什麼總是擔心別人對我的看法。

前兩天跟朋友去爬山,她意外地發現我有二頭肌。我跟她說我天生就有了,而那曾讓我不敢穿無袖的衣服(以前女孩健身不像現在這麼普遍)。因為這個話題,我想到了我姊跟我妹找到的舊照片,就拿給朋友看。朋友說簡直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他們比較喜歡我目前的樣子。

我也是,我也比較喜換自己現在的模樣。因為現在的我感到更自在。當我告訴他們是旅行改變了我時,他們問旅行是如何改變我的?請我給些具體的例子。然而,當我試著找出一個關鍵性的時刻,我卻說不出是哪一趟旅行中的哪一瞬間突然改變了我。不過,一路走來,每經歷一趟旅行,我都感受到自己思考方式的轉變。

自 2012 年去雲南當了三個月的背包客後(故事收錄在我的第二本書蒼山下,洱海前:我的雲南擺攤人生),我發現跟別人說英文我已經不會緊張了,儘管我的英文還有一堆錯誤。朋友問我為什麼我在學校講英文會緊張,旅行的時候就不會? 我認為除了在課堂時,總是易想成全班的同學都盯著你講英文,一副等著打分數的樣子外,還有就是旅行時,開口講英文多是隨興而起,某個單字想不出來也不會感到丟臉,換個方式講就可以了。還有最重要的就是,人在異地,身旁沒有一個熟識的人,怎麼出糗都沒關係。當一個人放鬆了,講話自然也就容易,語言就不再是障礙。

我的第一趟背包之旅,帶給我的收穫就是,原來我可以講英文。

2014 到 2016 兩年的澳洲打工度假,帶給我的突破是平胸也可以穿比基尼。去澳洲之前,我一直活在主流的審美價值觀裡,以為比基尼是身材完美的女孩的專利。然而,到了澳洲之後,我發現比基尼不過就是泳衣,一種大家去海邊再普通不過的裝扮。沙灘上的女孩都穿比基尼,根本沒有人特別會注意你(不能否認身材好的女孩獲得更多關注的眼神),除非你包成一團,長袖長褲,那樣一來別人不多看你幾眼都沒辦法。

有時候突破一個自己的大關,意外地簡單。只要穿過一次比基尼,就不怕穿第二次。很快地那也不過成了一種去海邊的正常穿著。然而,澳洲兩年過後,當我習慣去海邊都應該穿比基尼時,回到台灣卻發現,大多的女孩還是把比基尼跟身材好劃上等號。但我已經不在乎,我成了可以大方地穿比基尼出場的人,也不再為了讓胸部看起來更有量,去穿沒必要的厚胸墊內衣。曬黑的道理也是一樣,去海邊就是要享受沁涼的海水跟灼熱的太陽,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凡曬過也必留下顏色。

2015 年《開往龍目島的慢船》裡的那趟旅行結束之後,朋友說我給人的感覺變了。她覺得我變得更放鬆了。《開往龍目島的慢船》裡的旅程並不算長,加起來也不過兩個月。但在那短短兩個月之中,我經歷了許多出發之前完全沒有預料到的事情。

抵達泰國之前,我剛剛分手。正當我享受著一個人的旅行時,在清邁,我卻遇到了一個某方面簡直有我的分身之感的義大利人。短短幾天的相處,我就對他產生了十分強烈的情感,然而考慮到當時彼此的情況,我並沒有讓他知道我的感覺,就分離了。他離開了清邁之後,我嚎啕大哭,連在在澳洲跟前男友分手時都沒那麼傷心。從這件事上我學到了錯過跟遺憾。

後來,我無意中去爬了印尼第二高的林賈尼火山(Mount Rinjani ),在海拔近四千多公尺的漆黑山脊上,一人孤身行走並被強風與寒冷夾擊時,我突然覺得什麼都不重要了,只想好好地活著。從龍目島去到吉利群島的 Gili Air 之後,在那裡我碰到了一個德國男生,並跟他有了一段短暫的艷遇。

然而,跟在清邁碰到的義大利人相比,我對德國男生其實並沒有什麼感覺,純粹只是那時的我有一種劫後餘生之感,對什麼都不抗拒。短短不到兩個月,我歷經分手、錯過的遺憾、火山徒步的極寒與痛苦。最後,當我去到了天堂般的 Gili Air 時,我已是個身心俱疲的旅人,只想放空休息。

那就是為什麼,當我結束了《開往龍目島的慢船》的旅行之後,我整個人都變了。當你意識到人生完全不是照著你自己的劇本走時,除了學會坦然接受,還能做什麼。還有什麼比錯過一個有強烈共鳴的人,去跟一個有沒有都無所謂的人艷遇更荒謬的事情。可我還是低估了人生的這齣劇本,半年過後我竟然跟前男友復合了。

有一個人讀了《開往龍目島的慢船》後跟我說,他一直在找書裡的重點、結局或什麼精彩絕倫的高潮,但他的耐心已經用罄,仍未從一樁樁的日常中找到出路。所以,他無法看完整本書。

關於他的疑問,我是這樣回覆他的:

這本書沒有高潮,也無法為生活提供出路。沒有結局跟重點。因為,那就是一本遊記。不是小說,都是紀實,所以不會有高潮迭起。另外,它也不是勵志的書,不會給你指引出路。它就是呈現一趟旅行而已。人生大概就是那個樣子,不是時時刻刻都一定要有啟發,就只是一些平凡的小故事。

我不知道大家期待旅行能夠帶來什麼,每趟旅行都一定要高潮迭起嗎?平平順順的旅行就不精采?又他人的旅行跟人生真能替你的人生提供出路?

收到我的回覆後,那位讀者說他不甘心。我問他不甘心什麼?他說不甘心我說人生大概就是那個樣子。我於是又跟他說若他不甘心的話,就去過高潮迭起的人生。但對我來說,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平穩地過自己想過的日子,老是高潮迭起的人生太累了。

當一個人對自己真誠,坦然面對自己,做自己時,我想那就是他最好的樣子。

四年後,我跟《開往龍目島的慢船》裡提到的義大利人在台灣見面了。在清邁跟他分開之後,我就告訴自己假如有一天再遇到這個人,我一定要跟他表明我當初的想法。儘管現在的我對他已經沒有同樣的感覺了,但那是不要留下遺憾的承諾。

結果他說當初他以為我認為他是一個很無趣的人,我應該告訴他我真實的想法的。我說人生有時就會這個樣子,幾年過去我們都變了一些,但至少我們都過得很快樂。我們只是在不對的時機點相遇的兩個人。

「讓我們保持聯絡,我們永遠不知道人生會怎麼走,也許有一天我們可以再一起旅行也說不定。」他說。

別人的旅行經驗跟書籍,所提供給我的是一個新角度跟刺激。讓我知到原來還有那樣的旅行方式,那樣觀看事情的角度,與那樣面對人生的態度。但最終要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選擇在我。

旅行用實際的經驗讓我體悟到了一些我以前不懂或放不下的事情。像面對各種分離,處理各種突發狀態,享受沒有預期的驚喜與分享的快樂。旅行越久,某方面可能越來越無所謂,但某方卻越來越有所謂。從經驗中,我學會了什麼可以輕鬆退讓,什麼絕不能退讓。

更多關於我的旅行故事:

  1. 開往龍目島的慢船

2.《蒼山下,洱海前:我的雲南擺攤人生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