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
書生

香港人,經營Patreon書生

【下屆特首?】書生怎樣看特首選舉?李家超會否當選?他做的話,香港會怎樣?

「政治穩定包含經濟穩定」,這其實是中共近年施政面對最大困境。一個正常國家,只要經濟穩定,政治就能很大程度穩定,反之,政治穩定亦能帶來穩定的投資環境。兩者有相輔相承的作用。但現在中國乃至香港的困局,就在「政治安全」和「經濟發展」不能兼得。這裡頭有複雜的政經結構因素,但原因之一,是習近平獨攬大權後,「政治安全」更多變成了「他能否繼續統治下去的個人安全」,加上他的政經政策經常走偏鋒,令得兩者矛盾加劇。

有讀者私下問書生怎樣看即將到來的特首選舉?李家超會否當選?他做的話,香港會否更差?

首先,特首「選舉」只有一個投票者:習近平。

嚴格來說,這不是選舉。如果一個真正選舉必須公平、具有代表性,尊重民意,這顯然不是選舉。稱它為「小圈子選舉」也有問題,因為投票者也只是跟著習近平的意向投票,他們對選舉結果沒有決定性影響。

當然,我們可以繼續為方便溝通而稱呼它為「選舉」或「小圈子選舉」,但要記住這只是為了方便;建制、商界或其他選委會成員的意向是什麼、支持誰,其實根本不重要。他們能影響習近平及其他政治局常委的研判微乎其微。

其次,我們可以從仍未有人宣告參選上看出一些端倪。

上一屆特首選舉,投票日為 2017.3.26,提名期是 2.14-3.1,主要競爭者曾俊華、林鄭、胡國興,分別是在 2017.1.19 、2017.1.16、2016.10.27 宣佈參選。

這些數字有什麼特別?那就是參選者最遲都在提名期約前一個月宣佈參選。今屆選舉提名期在 4.3 展開,但到了 4.4 也沒有人正式宣佈參選(只有林鄭宣佈不參選)。這有兩個含義,一是中央仍未私下發出重要指示,二是今屆選舉基本上連籠絡商界或專業界別人士的功夫也不用做。大家純粹等待習近平的指示。

三,習近平是怎樣想?

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外交及政治專家一致認為中國政策走向難以預測,正是因為中央的「集體決策」幾乎喪失功能,令外界無法從習身邊的人得悉政策基本走向。現時所有重要政策都是由習一人決定,因此除非是習本人或他肚裡的蟲,否則難以預測他在想什麼。

唯一比較可靠的方法,只能從宏觀角度看作一些推論。今年習近平將會爭取連任,穩定大於一切,「穩定」是本年的中國關鍵詞,但何謂「穩定」?從中共統治合法性的角度,自然是「政治」及「經濟」穩定,不只中國要穩定,香港也要穩定。

然而,中國經濟第一季繼續急速放緩,這也一度破壞政治穩定。中國經濟持續放緩的主要原因在「清零防疫」、「地緣政治」和「整肅政策」上。最近習近平做了幾項修正動作,包括叫劉鶴安撫外資,劉鶴稱政府會謹慎推出「收縮性政策」;疑似收回整肅政策,李克強在發表中國本年度經濟目標重點時,只提到一次「共同富裕」;強調防控要「最小成本代價」為目標;沒有戰狼式支持俄羅斯,並想保持和歐洲的良好關係。

這些舉動,都可以被解釋成習近平在某個意義下承認自己的政策有問題,並願意作出「大調整」,將「穩定經濟」放於首位,他個人外交與政治戰略則可以退讓。然而,中國隨即又出現「上海封城」、「中俄關係三個無上限」的宣言,及北京傳出會繼續推出更多對網絡和科技公司的監管措施

這些矛盾的政策說明習近平正搖擺不定,他很可能想堅持自己是對的,以維護他的統治權威,但又受制於經濟不穩的客觀因素,而陷入某種「迷惘」與「矛盾」中。這個脈絡同樣適用於他如何盤算香港未來:今屆特首將決定香港未來五年走向,究竟是「安全」還是「經濟」穩定為首位?

現時香港經濟已陷入重挫困局,但習又相信香港仍然有外部勢力在干預。「安全」和「經濟」似乎無法兩全其美。若以前者為目標,就需要推出更多國家安全政策,將可能嚇走更多外資;堅持清零,亦令香港經濟民生雪上加霜;如果尋求經濟穩定,那麼就可能回歸某種溫和的政治路線,以確保外資留下和民生恢復正常。

習近平最渴望的人選自然是可以平衡兩者利益,但眼下香港根本沒有這種人材;即使有這人材,也受制於很多客觀因素限制,難以實現「經濟」和「國家安全」兼得的目標。習近平應該約略意識到這問題,並且視之為最大衡量。

四、所以李家超很大機會嗎?

不少分析都指「若然李家超當選,意謂著習近平選擇了『國家安全』為香港未來政策主要目標」,這是正確的;但問題是習會相信一個武官出身,能治理好政治環境複雜的香港嗎?

這問題複雜性正在於上述書生提到的分析:「政治穩定亦包含了經濟穩定」。這其實是中共近幾年施政時面對最大的困境。

一個正常的國家,只要經濟穩定,政治就能很大程度穩定,反之,政治穩定亦能帶來穩定的投資環境。兩者有相輔相承的作用。但現在中國乃至香港的困局,就在「政治安全」和「經濟發展」不能兼得。這裡頭有複雜的政經結構因素,但原因之一,是習近平獨攬大權後,「政治安全」更多變成了「他能否繼續統治下去的個人安全」,加上他的政經政策經常走偏鋒,令得兩者矛盾加劇。

以香港為例,國際金融中心需要信息自由、良好的法治、穩定的地緣政治環境,讓各國都可以放心在這個市場自由且公平地爭取自己最大利益。但國安法之後,香港仍然處於地緣政治的風暴之中,而且市場遊戲規則亦開始越加偏斜中國利益、外國組織隨時變成違法的「外國勢力」、更多監管市場的措施遲早會出現,加上嚴格的清零限制,令香港僅餘的國際經濟基礎也失去。

這些經濟問題相當複雜。出身武官、對經濟一曉不通的李家超,別說要嘗試平衡政治和經濟利益,能夠別再將經濟搞爛下去,已經是偷笑。例如以他的管治手腕,很可能會不顧一切像上海一樣封城,屆時香港經濟只會變得更加差。

習近平能否意識到這個問題,將成關鍵。如果他認為香港經濟能夠像內地一樣,捱多三個月(主要是他 7 月到港南巡前),就能慢慢趨向緩和狀態,那麼他就會選李家超。如果他認為香港經濟比內地需要更多「國際含量」,就可能會選陳茂波或其他黑馬。

但從習的決策史來看,習可能會意識不到香港經濟比他想像中更需要「國際含量」。這裡有三個關鍵點,一是習能否從擱置《反外國制裁法》學到這點,二是習是如何看待現時香港非封城的做法,三是類似於 2 月時「港澳辦副主任」和「中國駐港解放軍總司令」的安全調動,會否令他已放心香港的「國家安全」足夠穩定。

從個人觀察來看,習近平是學到點教訓,但他仍然偏執於自己偉大的功績和中國敘事,即「沒有國際社會參與,中國或香港仍然能繁榮穩定」,所以李家超當選的機會仍然較高。

五、李家超做特首,香港會怎樣?

武官做一個地方的領導人,只有相當不現代化的政府才會出現。當然,外國有很多總統都有從軍經驗,但從軍只是他們眾多政治經驗的一個環節。他們在艱難的全國選舉中,必然會經過大量政治洗禮,包括學習大量政經(基礎)知識、行政管理(尤其是能夠組成具複雜能力的管治團隊)。

這兩者是一個「最高領導」必備的能力,但香港特首選舉的架構中,一直缺乏這兩者的培訓。以前中央是靠任用商界人士或在行政部門(文官)打滾多年的人士,來確保特首具備這兩項能力最最最基本的成份,但現時由於「林鄭」的事例,令得習近平對 AO 的信任處於新低點。

因此,李家超做特首,不只更多鎮壓和抓捕會出現,也不只更多安全法(如 23 條、假新聞法、管制網絡法律)會立法,經濟民生上也會出現更差更混亂的局面。這不只因為安全政策會嚇壞外資,更因為李家超根本不懂金融、科技和經濟政策,而他選用的班底(譬如鄧炳強)亦不見得對這些領域熟悉;加上現時香港政治氣氛,建制和官員都熱衷於在「極左路線」而非「搞好經濟民生」上爭取表現。所以,建制說李家超很「務實」、「執行力高」,隨時是破壞(經濟)多於建設。

簡言之,香港政治、經濟和民生都可預期處於更惡劣的狀態。

【加入書生Patreon ,支持書生新聞及評論寫作】

https://www.patreon.com/HKReaderXWriter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