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bra非馬
Zebra非馬

來自大陸的海漂,熱愛生活,嚮往自由

立法會換屆與四大公投

最近有兩個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很接近的選舉: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和臺灣的四大公投。兩者我都有關註,也就不自覺地把他們作了一個比較。
路透社圖片,香港立法會當選議員謝票

從投票率看,兩者都不高。香港的選舉,選民人數為447萬,選舉委員會公布的投票人數為135萬,投票率僅30.2%,為歷屆最低。看最近三屆的投票率:45.2%(2008年),53.05%(2012年),58.28%(2016年),今年的確稱得上是「銳減」。投票前一段時間,我看到很多媒體在催票,從特首、司長到各級官員也在催,還增開了深圳口岸的投票站方便不在港的選民投票,可結果依然十分不理想。林鄭特首解析說,投票率低可能代表政府做得好。按一般人的心理,不投票不外乎兩種情況:

1. 想投的人不在候選人名單。

2. 感覺投誰都意義不大。

特首的解析可能是指第2條,因為資格審查委員會工作做得好、做得到位,所以選誰都差不多,民眾也就不用太費心了。而且,在新的選舉製度下,立法會議席從70提高到了90,直選的議席卻從35降到了20,也就是原來選1/2,現在選2/9,代表性打了這麽多折扣,積極性受影響也很正常。

另一邊,臺灣的四大公投:「重啟核四」、「反萊豬進口」、「公投綁大選」和「珍愛藻礁」,投票率比香港的高不少,為41.09%,但仍然偏低。公投和換屆不太一樣,要議案通過,除了同意票要超過不同意票外,還得達到總票數25%的門檻。以往能通過的公投案,投票率都達到了54-55%。所以,不投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投了不同意票,真正是代表政府做得好(同意公投案即推翻政府當前的政策)。

我人不在香港或臺灣,以上只是通過媒體報道的信息整合和推測。如果有這兩個地方的朋友,歡迎留言分享一下你們親身感受到的選舉氣氛哦。

至於結果,香港立法會90個議席,89席均為建製派,而僅剩的一位自稱非建製派的狄誌遠,其過往政治立場也與民主派相距甚遠,選前更被民主派陣營批評是偽裝的非建製派,只是讓選舉顯得更「五光十色」一些。結果雖然一邊倒,但也沒有出乎人們的意外。

香港選舉委員會投票結果公佈

而臺灣的公投,四個議案都沒有通過,同意票除了不達25%門檻外,也低於不同意票。有評論說,這次公投像是對執政的民進黨的中期考核,從結果顯示出民眾的支持,民進黨很可能在下一次大選中繼續執政。因而,部分人士開始擔心民粹主義和新威權主義的風險。

不知道他們是否站在國民黨的立場,但既然國民黨沒有質疑選舉的可靠性,而且同意票也有將近四百萬,若把他們都視作黨派之爭而非就事論事的話,那麽以國民黨為首的反對派,依然保有相當大的民意基礎,加上立法院為數不少的席位,還是大有可為的。我覺得吧,國民黨與其死守九二共識的基本盤,或者宣揚新威權主義的威脅,還不如持開放的胸懷,和其他小政黨組成聯盟,或者重新務實地考察一下民意的走向。畢竟,這次選舉最多只是有威權主義的傾向,不像香港,那是威權主義的產物。

路透社圖片,台灣公投結果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