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小姐
歐小姐

記錄生活日常,反省時有處安放。

誠實面對動機

自帶光芒,才能不懼黑暗

是你眼裡的模樣

是我存在的方向

縱使流星雨璀璨,也無法奢望整夜透亮

天氣轉涼,心思也有些縹緲
可能寂寞的感覺是提醒我,要關照自己。

從前寂寞了找朋友聊,去唱歌,去看電影消磨時間
原來還能說出來就解決的情緒是容易的
暫且麻痺逃避現實也是簡單的
轉身面向自己,怎麼就像「我最深愛的人傷我最深一般,望一眼也疼痛」。

說出口的都是烏煙瘴氣,惹得別人過敏,自己也破壞了內建的過濾系統
坎,說到底還是得腳踏實地的跨過。
繞過去,此刻美好,下段旅程還是會遇到同樣的障礙,換湯不換藥
硬鑿開,傷神傷身,或許還沒鑿出洞來就已疲憊不堪,長路卻漫漫

有太多人倚著外型相似的模樣成功,但其實更多在失敗的軀殼在沙場只是沒有攝影機紀錄。

動機對於行為舉止來說極其重要。
有一年我參加海峽文化交流協會舉辦的學生參訪活動,在為期一週的旅程裡會有一名志願者相伴,帶領認識中國大陸的人文歷史及名勝古蹟。

對於我來說是輕鬆自在的,但當年和我搭配的志願者看起來就不是這麼樂意。
例如
在一些共同但非必要參與的活動裡,能看到有些人的志願者仍然陪伴且親切招呼
但我的志願者常因為私人因素無法前往,我滿好奇這樣「志願」的活動
當時報名參加志工時,不就應該會盡力排除個人事項來完成活動內容嗎?
我也挺直的問了我的志願者,大概民族性的關係他也不避諱地告訴我是因為評分
因為參加這類型的志工活動對於未來學業履歷會有加分效果,但他其實沒特別想當志工。

這也難怪我整趟路也不太能與我的志願者交流。她就是帶著我到該去的地方拍拍照吃吃點心
不過對於我第一次踏上中國大陸土地,這樣的增廣見聞對我來說已經滿豐富了
只是難免會有妒忌的心理,為什麼同隊的志願者能和隊員談天說地,彷彿相處了兩三個月。

旅程結束後,我的志願者和熱絡的志願者都獲得了同樣的證書,都能有加分的作用
可是在心理歷程的變化卻不同了,
而這個不同並不是此時此刻就能看出來的
或許得過個三年五載,更可能這一輩子也沒有覺察的時刻。

經歷過波折,動機對於一個人來說真的很重要,誠實的面對更重要
或許是我太做作,才需要有這樣的靈魂歷程來打醒我。
在還有選擇的餘地時做自己喜歡的吧
例如 兒童陪伴閱讀 偏鄉資源補給 性別認同釐清 老人長照協助
總會有些議題是自帶光芒的吸引你關注,那就是方向。
雖然現實總是
兒童陪伴閱讀(+3分) 偏鄉資源補給(+2分) 性別認同釐清(+1分) 老人長照協助(+4分)
然後,我們就會不小心在還沒釐清喜歡什麼或迫於現況,選擇加最多分的選項
大概就是一種順服於社會期待的作法。

小時候,總會被問長大要當什麼
:「我想當醫生」
:「為什麼?」
:「不知道」

不知道後面沒說出來的或許是,因為我爸爸說的,也有可能真的不知道
但無論如何都試著多問問自己為什麼

:「你為什麼寫文章?」
:「我覺得把東西寫出來是情緒的出口」
:「你在意觀看率嗎?」
:「人還是群居動物,會希望追求共鳴的,怎麼可能絲毫不在意」

從前我大概會直接說不在意吧,現在我認
只是比起觀看率,我更期待的是留言互動吧
雖然互動比起不互動還可能帶來衝突及傷害,但同時也能感受到愛和溫暖
過去我為了怕受傷,大概把心築成了Elsa的冰雪城堡
現在只想

Let it go , let it go
Can't hold it back anymore

Let it go, let it go
That perfect girl is gone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