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小姐
歐小姐

記錄生活日常,反省時有處安放。

責任心或許是這時代最欠缺的品格

再看一次內容,好像帶著點憤青,非本意呀。閱讀以後記得問句「真的嗎?」

責任心,或許是這個時代最欠缺的品格。

最近起床後,一邊吃早餐一邊在幾個新聞頻道間游移,多看看不是身邊的那端有什麼事發生
雖然我沒辦法確定有多少頻道已經被同化成「播放你想看的資訊」,而非需要被知道的訊息

這也是我一直來,感受到痛苦的來源之一。
因為無力扭轉以偏的世態,當然可以根本不關我的事,可是也關乎每個人的事阿
有些新聞稿標題下的引人注目,點進去卻沒有內容
有些新聞台已經沒有行政中立的概念,只為追求收視率
而語言 文字 影像 生活周遭所體驗到的各種人事物,都會存在人的身體記憶中
慢慢發酵,慢慢根深蒂固,形成一種被禁錮的思維,以偏概全。

獨立思考能力真的很重要。
雖然獨立思考能力伴隨需要額外多耗費時間去搜集 整理 剔除資訊的時間
但獲得的東西才會是完整的,才會是有價值的存在。
從外界得到資訊全盤的吸收,當然是最簡單又不費力氣的方式
為了繼續簡單又輕鬆,而選擇「再選擇」所以我們已經習慣吸收的模式
儘管他不一定是正確的,但久而久之,就像有些風俗習慣,大家常使用就變成偏方

因為認清現實所需要耗上的成本太多
所以寧可相信謊言
謊言說久了就變成了事實。
價值觀持續變異,成了世代特色

頓時有種歷史感,當我們不如時代巨擘般的眾人皆知時,我們就是「歷史中的年代」
例如美國1940-1950的嬉皮年代
當然這裡面還是有很多人不走嬉皮路線,只是留下的是主流文化

我不曉得「責任心」現在在這個時代的斤兩多重,只是充滿感慨
我也愛錢也想賺很多錢,可是「$」不該是不擇手段需要達成的目標。

最近看到的不論是虐童案,行車糾紛的暴力行為,載女兒上課後遭槍擊的父親,疫苗注射廠牌的眾說紛紜,公投案舉辦的目的及預期成效,立委罷免案後重新選舉的競選活動......等。

其實所有新聞事件都是中立的,都是人民需要得到的消息,否則不用政府也不需要新聞媒體
政府有黨派也毋庸置疑,在台灣的選舉制度裡,政府希冀著多數人的厚望已推動行政政策
只是少數人的聲音不應該被抹煞,要做到實質公平真的很困難
可是能不能讓我們看到政策的背後是已經盡可能顧及弱勢的動機
而不是這樣做他們就會閉嘴的念頭。
我想這也是一種身為被寄予希望的責任感,但心裡也有底這想必是奢望。

而新聞媒體我真的滿想知道內部的運作方式是什麼
能出現在電子報的內容需要經過什麼樣的審核
審核者是否曉得自己站在一個介於事實及偏誤中的重要角色
審核者是否知道世界會因為審核通過的文章而產生蝴蝶效應
審核者是否了解自己一個微小動作可以撼動世界而有責任感

有時我也會覺得宣示滿荒謬的,有時也會覺得負有責任感要做好
以工作舉例,中間的差異在於我是不是喜歡這份工作及我是不是有能力做好這份工作
如果本身不喜歡工作,宣示再多也覺得很荒唐,根本不信任,怎麼實踐
如果沒能力做好工作的宣示,我想只需要多一些自信和鼓勵,以時間堆疊經驗便能好轉

說到底,仍然還是尋找喜歡的事情去做吧,別委屈了自己的心
委屈的心會產生不滿 仇恨 報復 懊悔
不曉得喜歡什麼就多嘗試,嘗試十種還是找不到就嘗試二十種,找到累了倦了的那天
至少也能比較出在這些嘗試以後的經驗,我最喜歡做那件事。

「責任感」源於對自己的喜愛,選擇的是你想做的事,便會承擔起後果。
「溝通」是工具,與自己說話,與他人溝通都是能更釐清自己方向的方法。


我們的教育裡多是吸收,很少有發表的機會,即使發表了大概就是那種有特定答案的題目。
一直到大學的課程裡,我才真正有被訓練發表的能力
(而且還是大三以後的選修課程,讀了16年的書,訓練發表能力只有2年,多麽微不足道)
天馬行空但關乎主題的想法都能被中性的接受,不評價不批判
我思緒最快樂和最喜歡讀書的時光大概就是那兩年了,覺得自己很自由。
後來出社會一段時間以後,又打回了14年的原型

你必須依照老闆的指示行事
你可以提出疑問,但疑問總是會有絕對的答案
儘管老闆們總說自己可以接受任何建議和想法

fine 我可以接受出資者是老闆,承擔最大風險的也是老闆
所以下決策時,當然以老闆的想法為主
可是,那可以不要假裝自己很能包容,多認識自己一點
徵才時「我是一個命令型的老闆,不喜歡太多意見的員工」
那不是就能找到喜歡執行勝於開創的人力了嗎
fine 說得容易,做很難。

當個真正的自己,因為獨立思考而集結的自己
而不是東拼西湊而成形的自己
訓練獨立思考最簡單的方式,大概是多問一句:「真的嗎」
然後碰到感興趣的議題就動手去找出的「真的嗎」裡面的未知吧

Be you.
Be true.
Be responsible.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