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々之友
世々之友

online日文教師,自詡為華文世界裡最高效的日文課 歡迎各類約稿及課程咨詢,MAIL:asuga1990@hotmail.com

流行的與經典的

最近一段時間看了一些流行的網絡文學,十分吃驚。我對網絡文學的印象還停留在十多年前,那時候在我的觀念中,網絡文學還屬於不務正業的娛樂,可能如今思考方式也有變化,覺得看到了許多不一樣的東西。

有的網文構思精巧,背景知識紮實,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學識和想像能力;而有的作者一看就善於觀察思考,知曉時下流行的方向、網絡用語、人設風格,花些心思組合,再加適當助推,果然大紅大紫。


我雖然自問沒有做寫手的才能,但是卻喜歡思考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這是拜以前導師所賜,他在課上經常教導我們從「最基本」的概念進行反思,於是我也變得常常思考。例如太陽為什麼被稱為太陽這個問題,在我某天騎車上學時突發奇想得出了解答,原來太陽是與太陰相對的概念。只不過現在人們不再用太陰這個詞,單留下了太陽。


在上學時候,許多老師家長對網絡文學自然是不以為然的。他們認為學生應該讀更多經典作品,出發點是好的,可是若以味道來比喻,流行的相當於甜,經典的相當於苦。

甜之於人天生就有親和力,而人亦會無意識排斥苦。


在通常概念中,經典已經過時間的沉澱和淘汰,是競爭的勝者。可是人畢竟是活在當下的生物,經典無論是從構思和表現手法上而言,都有一定距離,而流行的自然更貼合當下,接受起來也更融洽。這也是為什麼抖音神曲會比經典交響樂更容易讓人上癮的原因。



流行的=俗 小眾的=雅?

看到俗這個字,很多人就會自帶鄙夷。庸俗、低俗、俗氣...從詞語組合上來看,就能知道人們對這個字不懷好感,然而這裡說到的「俗」,我更傾向於以一種描述現象的中立眼光來看待。


每個人出身的家庭不同,所受教育有別,個人能力也相異,要想得到很多人的認同,只能在其中取最大公約數。受眾越多,這個最大公約數就越小。所以大家都能記住的廣告,是如腦殘般洗腦的廣告,都能下意識背誦的詩詞,必須琅琅上口沒有生僻用字。


與俗相對應的概念是雅。符合什麼樣的標準才算雅?


有人認為小眾就是雅,我覺得說對了一半,小眾的不一定是雅,但雅一定是小眾的。既然俗意味著大多數,反而言之,雅也就意味著少數。然而這個少數不僅意味著人數少,更多的是在於其門檻高。有人認為書法雅,確實,因為練習或欣賞書法要求古典的素養,並且也要求有閒暇的時光,這個條件可以篩掉很多人,它具備屬於雅的條件。



雅與俗的流動性與共存

上文提到雅與俗的條件,那雅與俗是不是一成不變呢?我覺得不是。一個事物,若是受眾逐漸變得很大,不管原本有多雅,它也自然而然落入「俗」的範疇。有人覺得彈鋼琴雅,可是如果某天,家家戶戶都開始彈鋼琴,鋼琴也就成了俗。


以我所熟悉的日本文學為例,提起日本文學,我們總把《源氏物語》和《枕草子》作為風雅的代表。但若究其本質,《源氏物語》其實是把身邊的緋聞八卦加以雜糅,配以虛構的成分組合成的一個個場面。當時的讀者讀起來,一定心有靈犀,想到這個場面和某個公子的八卦類似,另個段落像自己讀過的故事裡的哪一段,女眷們一起邊讀邊聊,愈發有趣。至於《枕草子》,從其名字來看,是枕頭邊的小冊子之意,記錄作者的日常生活、逸聞趣事之類,無外乎是私人日記。


從本質上來看,它們在當時都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作品,經過千年時光,居然成就了其神話般的地位。這其中有話語權的作用,詳細放在後面說。


雅和俗具有流動性,這個流動性也可以看作整個人類社會循環的一部分。正如潮流每隔10年20年循環往復一樣,雅和俗也是不斷循環的,門檻低則變俗,門檻高則成雅。


當然世上每個事物都有許多面,雅和俗是共存的。以書法為例,有被稱為「老幹部體」的俗的一面,也有歷史上大家們留下的作為雅的典範的作品。讀《源氏物語》,有不懂日語的人都能津津樂道的「俗」,也有隻有深入理解原作才能探討的「雅」。



歷史的話語權

既然談到書法,那就順著上文提到的話語權的問題來說說。


即使對於書法毫無見地的人,也一定知道王羲之與【蘭亭序】。在書法史上,他被尊為書聖,因為他開創了新的天地,甚至可以說,後世書法都構建在其基礎之上。從歷史進程的角度上來說,尊之為書聖,實至名歸。可是轉換一個角度,將之視為一種藝術風格,則於書法的叢林中,也不過是其中一枝,與眾多藝術風格一道平等存在。


然而不要忘記時間的作用。

在過往千年的歲月里,無數大家遵從過往的體系,順著階梯走上來,當他們成為大家後,也引著後人繼續這條路。因此王羲之也被不斷加冕,早已封神。


我們都知道話語權,作為一個普通人,我說幾句話,寫幾篇文章都不會有人在意。倘若我是知名學者教授,說出去的話分量自然不同。再往上,富甲一方的成功人士,或政界巨擘,他們的一句話就能引起絕大的反響,甚至能號召一方民眾。


但即使一個人的力量再大,也難與歷史抗衡,特別是這類已成歷史共識的概念。假使當世的一位學術泰斗發表著作認為王羲之的成就不足以成為「書聖」,恐怕也難以讓大多數人信服。除非是發生巨大的事件造成文化的滅絕,或是根本性的顛覆,否則很難改變這類歷史傳承下來的既定認識。這也是歷史的話語權的重量所在。



經典告訴人什麼是好的

前面講過,時下流行的俗也有厲害之處,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還要去接觸過往的經典呢?這是因為它們已經經過淘汰,足夠啟發我們形成好的評判標準。


當你讀過一些世界文學名著,你就能判斷這篇網絡文學的優劣;當你研究過一些傳世的作品,也許你對時下的藝術也能進行一些反思和剖析。


曾經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都以為,對於什麼是好,應該是屬於常識性知識,即使不用說,大家也都有一套默認的通用標準。後來接觸的人和事變多,發現竟然完全不是這樣。大多數人其實是沒有評判好壞的能力的,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他們沒有見過真正的好。比如絕大多數人都是不知道什麼是好的人際關係:父母誤以為掌控子女的人生就是對其養育;戀人之間誤以為用利益相互挾持才能得到安穩的生活;陌生人與陌生人之間沒有相處的基本禮儀及誠信精神。


通過接觸經典,我們能思考出一些答案,形成一套評判的標準。當然,經典本身是如何甄選出來的,也是一個問題,需要排除一些人為的因素,選擇最接近人類本質的那些經典。並不是誰叫得最響就越經典。


年輕時候接觸經典,幫助自己形成自己的觀念,加上不斷的反思和總結,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當然任何時間開始都不會晚。也有觀點認為生活沒必要這麼清楚,作為一個普通人醉生夢死,難得糊塗就好。這也是一種方法,我無法判斷哪種更好,也是一條選擇。只是本著對自己生命負責的態度,我偏向於清醒的思考。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