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100
ASK100

独立運營的采訪類播客節目,向他人、生活和自己發問。 同名微信公眾號、小宇宙、喜馬拉雅、網易雲音樂站點同步更新。 歡迎評論,有帖必回。

想給山城留下一片小巷 | Epi. 52

在不斷翻新的城市裡,能否有某處安放從前的家?
點擊此處收聽本期播客節目。
記得高中某次課上,所有人爭辯:市中心的貧民窟十八梯該不該拆?那時我們很好奇,掌握權力的規則制定者到底是誰,價值主張為何?
七年過去。我們長大了一點,膽子大了一點,可心中巨大的疑問並沒有消失。
在給重慶文化景區“山城巷”的主理人發邀約後,城市打造者就這樣從幕後走出來,在深夜,於網絡會議上,和年輕人講述了他的故事,一個如何和城市重修舊好的故事。

點擊此處收聽本期播客節目,文末有山城巷的實拍視頻~

👇

緣起

我的父親是重慶沙坪壩人。

我從小在外地長大,後來學建築專業。畢業後,在北京上海工作,做過工地的施工、設計、又到開發企業做過商業項目。直到2003年底,我回到了重慶。

回來後我才第一次意識到,重慶是個極具特點的城市。它包容一切的矛盾,讓所有元素在一處和諧共生。它的道路不像平原城市那般筆直延伸的康莊大道,走錯的小路會意想不到引入新方向:看似山窮水盡,轉角又遇驚喜。

15、16年重慶突然因魔幻地形火了,成為一座網紅城市。但我感覺,它的底蘊並沒有被恰當傳達。外地遊客來景點吃個火鍋,打個卡,可本地人並不想去,對景點還頗多吐槽。眼看周邊省市的好項目都逐漸做出來了,故鄉卻使人遺憾。我在想,什麼時候能做一個讓重慶人自己也愛去的地方呢?

當時我在解放碑工作,有一天下班後,無意步行到了山城巷。那裡彼時還未拆遷,老奶奶窩在椅子上曬太陽,低頭一針針打著毛線。長江在山腳緩緩流動,雲霧在開闊江水上暈暈地蕩開。三千年江州城,一片靜肅光陰。

我 75 年生,四十多歲了。但是在這個年紀,我還想做事,做個能經得住時間檢驗的作品,做能真正還原歷史、再現重慶生活氣息的“東西”出來。雖然之前從未打造過景區,但我突然想嘗試一種全新的開發方式——發動所有熱愛重慶的人,一起來建造故鄉。

就這樣,我決定接手山城巷。

項目開始時,很多人過來拍照留念,說,“多看看,過段時間就沒了。”但是我打包票講,“你們不要擔心,它會在的。它還是山城巷,也不是山城巷,但一定能找到它。你們放心。”

接手那年中秋,所有老街坊鄰居被請回來吃壩壩席,在老屋前,他們對自己的小孩說,“這是爸爸媽媽小時候住的地方”。看著所有人沉默著等待廢墟新生,那天我很感動。


—選擇—
  拆還是留?

真正的改造開發開始了。

一棟棟實地勘察170多戶老房、走遍每個角落後,我們發現其中70%都是危房。危房是什麼意思?建築本身已經不安全了。如果是出於投入少、回本快、收益高的目的,就應直接拆掉新建。

但我做事有點固執,我想為重慶留下點什麼:保留著重慶“穿斗式”建築精髓的老屋,蘊藏著生活邏輯的街巷肌理,拆一處少一處;但是,老山城原始的風貌需要被守護。唯有保留狹窄逼仄的空間,才可還原在峭壁上活生生開路的苦心;唯有保留一步步走出的街巷肌理,才能見證街坊過往生活的邏輯。

建築不僅是結構和功能,也是記憶和情感。所以,我一定要把老牆和街巷盡可能保留下來,哪怕成本再高一些。

事實上,成本確實高了,投入很大。因為這種翻新不是在白紙上寫東西,為了維護一面老牆,要另外再做一層結構來加固,還得考慮翻新後商業空間寬敞好用的實際需求,確實花了太多精力和成本。

同還是異?

建造之外,還有運營開發。

兩年前,有人誘惑我說:“你不用動腦筋,我把整條街包下來全做小吃,租金會很高,到時變成第二條磁器口(注:重慶著名景區)。”

當時我有點猶豫。動搖中我反問自己,“最初到底為什麼做這個項目?”如果我的目的是最大程度的商業化,那一開始就不會接手了——我的初心是做城市中一片開放、包容、共建、共生的區域,讓歷史感和商業化能連接與平衡。

因此,相較於統一開發,我意識到,更應該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所有人共同來改造山城巷。

首先得有住的地方。有人給我介紹小鵬——天津人、旅居作家,一年200天在國外晃蕩的背包客。第二天我就從上海飛成都,去看他的民宿 IP “背包十年” 。一走進公共空間,看到鬆鬆散散的年輕人三三兩兩、橫七豎八地癱在大廳,氛圍包容又開放。我知道這樣做青旅,就做對了。

景區中的歷史建築“厚廬”,是抗戰時四川軍閥劉湘下屬藍文斌師長的官邸,它是民國的故事。我就找到國共談判時民主黨派愛國人士鮮英的後輩,讓他來做精品酒店,能傳承和守住厚重的歷史。

景區裡廢墟一般的仁愛堂,當年是法國在西南的主教府,它需要更國際範。我就交由重慶鵝嶺貳廠(前身是民國印鈔廠,現為文創園區)的操盤手週迓昕負責打造,重新將荒廢百年的教堂地下室、鐘樓呈現在世人面前。

重慶精神就是包容,所以山城巷的主理人也應接納不同氣質的人,變成矛盾綜合體。

除了和老建築的記憶相呼應,進駐的商家也會是不跟風的內容輸出者。從前是媒體人的靈兒姐,現在來做豆花;啥子巷巷大湯圓的店主龔藝琳,在銀行上過班,現在來傳承外婆的湯圓。

沒有人做過“共同建造”的城市更新,所以我們要來做示範。

過程中,我試圖平衡商人和文人這兩種身份。有些事,長時間看是好的;可短時間內,不見得馬上被市場接受。當下團隊裡所有人得養家糊口,這是現實。所以平衡的過程很難,有時會偏離方向,我就得時時告誡自己——商業只是配套,商業要服務文化;但同時商業又是支撐,維持文化的運營。

從接手到現在,5 年。

5 年裡我全身心投入,山城巷像十月懷胎生下的孩子,現在才剛剛學會走路。長遠來看,我相信它會得到大家的認可。我們最終會看到,長遠和現在、商業和文化,矛盾又統一。

新還是舊?

過去太多的開發太慘痛了。當時大家發現一個機會就一窩蜂上,比如一窩蜂地造古鎮,最終卻留下空無一人、荒廢封閉的鬼城。

最近幾年,全國城市化思路開始轉變了。自上而下的全局政策從增量經濟轉為存量經濟,相應地,城市更新不再大拆大建,而重提升保留。現在大家也發現了,並不是隨便一個東西都能大賣,消費者也想為情感的共鳴買單。我意識到,不應割裂地看待商業和文化,文化應該是更新的突破口。

但新的衝突也隨之產生了。僅就重慶渝中區而言,一方面,政府要統一規劃,形成能串聯起各個文化板塊的連貫線路;另一方面,不同區域的開發主體卻各不相同:白象街是房地產開發,開放商擁有產權;山城巷是投資運營打造,土地產權仍在政府;它們各自的文化基因、可挖掘的歷史故事也大相徑庭:魯祖廟、白象街是開埠擴城時期的文化,十八梯是抗戰陪都時期的文化……在復雜的背景下,運營還要避免同質化,做出各自的特色。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認知方式和投資目的的不同使得市中心建築形態混雜,新和舊、土和洋,並肩存在。

山城巷也站在思路的拐點上:既要有重慶本土的壩壩茶,也要有咖啡店,不需要都長成一個樣。包容兼蓄,復古,但是也要新潮。

在這新與舊的交叉點,有時,我像在探險和考古:往下刨地挖50公分,刨出了原來的老地板,刨出了抗戰的防空洞。有時,我又面朝未來:今天剛和“造空間”的主理人討論——今年五月份前,要在山城巷里辦展覽,場地不收費。

今天的市場尚未成形,我們要做先行者,孕育明天的市場。

我有信心。

👇

上文故事是對本次播客內容進行敘事化處理後的結果,下文為觀點性討論。欲知全文,請收聽音頻。

塗色刷:當年輕人想要打造駐足歇息的場所時,經驗沒有告訴我們,本土文化中休閒場所要賣些什麼;舉目四顧,國外的同行都在買咖啡,所以大家只能選擇開咖啡店。但其實我們本土的休閒生活,除了咖啡外,還有很豐富的飲食生態。

黃恆:從前我們對重慶老蔭茶的印像是,用最末端的材料製作的、餐飲火鍋店最便宜的飲品。最近我才知道,老蔭茶是從古樹上摘取的,好的茶口感非常好——但問題是,具備傳統手藝的人,不會表達和包裝,也沒有資本支撐。

投球手:似乎目前有兩種城市更新思路: 一種是,完全推翻建築、轉移原有居民、新建仿古建築;另一種則是,修舊如舊、少搬遷居民和重建文化。雖然很多學者提倡第二種思路,但生活中,大量“全新古鎮”卻層出不窮。為什麼會出現學界和現實的差異呢?

黃恆:因為第二種方式投入小,回報快;第一種方式投入既大,回報也不一定快。當下來看,大眾快消品是很好,但情感的傳承與文化的體驗,需要消耗過程去探索。

其實還有第三種思路,也就是我想做的思路——讓歷史重新被使用,讓歷史成為新生,而今日的新也將是明日的舊。三年前我做的欄杆,今天別人問我,“是不是專門做舊了?”其實不是。我說,三年的使用下來,自然也會有沉澱和歷史,沒必要去做假古董放在那裡。要包容新和舊在一起,而不是說我們必須長成一個樣。

塗色刷:黃老師這個點特別有啟發。修舊如舊的古鎮,哪怕做得很好,可當你作為遊人去拜訪時,會明顯意識到:這是景點,不是人居住的房屋。哪怕它不是很惡俗的消費景點,但終究是景點,沒有辦法變成我們的日常。

但如果我們不再抱著“古舊的東西,得保留古舊的樣子”的觀念,而任由它自然地變化,就像歐洲的老城,並沒有經過大規模翻新,可居民也會自主更新;我們去到那裡,就會感到“我進入了很優美、有特色的生活天地”,甚至會被這種生活方式所吸引,自己也想成為這裡的一員。若能讓新舊並存,自主更新會彌合掉景點和生活之間的割裂感。


採訪後,寫給我們的城市

城市更新仍在進行時,從未結束。站在當下,對於快速現代化中的中國城市,什麼才是一路狂奔的終局?是爆火之後蜂擁而至的遊客嗎?或者是,最終彌合生活和景區的界限,讓忙碌旅人寄居的幾日里有一瞬的動心:要不就在此處,安放人生?

當下重慶市中心混雜的建築是上述不同心理目的的現實投射。每一種野心都試圖製造奇觀,又最終幻滅;建築者奮力前進,卻恍若逆水行舟。

聊天中,黃老師說,“我們,就是做給你們的。” 在時空的棧道裡,我聽到了兩代人之間叮叮噹當的迴響。

那些隨處可歇腳的公共空間、充滿人文氛圍的活動,和自治自主的主張,寄託了看遍歷史因果後的中年人,對年輕人的密語、期許、警示和尊重。

因果如此密密麻麻地串聯,時空是稍微牽動就發出巨響的鈴鐺線。在時空隧道的末端,由過往所有的因鑄成的年輕人,面向未來做出的每一個選擇,踏出的每一步,腳下也都牽動著看不見的果——

我們會把怎樣的城市,怎樣的歷史,留給未來?


點擊此處看看山城巷的真容:【不褪色的城·第一話 —— 煙火又先鋒,山城巷】

Ask 100

獨立運營的采訪類播客,向生活、世界和自己發問。
同名微信公眾號、小宇宙、喜馬拉雅、網易雲音樂同步更新。

-小宇宙:搜索“Ask 100”
-Apple Podcast:请输入我们的RSS碼      http://www.ximalaya.com/album/32108013.xml 导入订阅
-喜马拉雅:在播客分区搜索“Ask 100”
-网易云音乐:在电台分区搜索“Ask 100”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