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燼
灰燼

獨立撰稿人、評論人、創作人、研究者。在 Matters 上書寫非虛構專題。Instagram:@ashes.of.our.times

【後記】那場火還未燒完:走過抗爭烽煙的中大校園和三個學生的日常

這個專題是我由去年(2021年)年底開始的一個非虛構寫作計劃。我在幾個月之間一直跟隨着三個受訪者的生活,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尺度,書寫他們在看上去很壞的時勢下如何生活。專題在今年(2022年)的二月初寫成。因事忙而拖延至今才對外發表。

不過是過了幾個月,世事又好像變了一個樣。之前寫下來的文字又好像已經過時。舊的壓迫彷彿已成日常,不再為人帶來甚麼衝擊。而新的壓迫又以其他方式來臨。譬如說,在 2022 年新一波的疫情下,學校再一次要求宿舍宿生離開宿舍。而各間大學跟隨政府舉措,要求所有進入校園的人都要展示接種疫苗紀錄,就算因醫學理由獲豁免都要出示檢測紀錄。大學又陸續收回中大學生報和校園電台的會室。但另一方面,尚存的人仍在思考將來出路,不願就此放棄。最近也有同學發起「尋找民女」行動,保存歷史記憶。未來仍是未知的。

在我的理解下,非虛構寫作是一個介乎文學跟報導之間的文體。相比起文學,非虛構寫作要求的是寫實。在我的運用裡面,每一句對白都出自受訪者口中。每一個我建構的場景都來自受訪者的敍述。相比起報導,非虛構寫作又希望挑戰「客觀中立」的框架,承認每個寫作者都是帶着自己的位置、立場、目光去寫作他人的故事。在受訪者(或者說是人類學語境下的「報導人」)的自我表現之下,由他們平常、過去的生命經驗重構他們的內心狀態。這是我希望在這篇文章做到的。

在社會大環境的壓力下,每個人都依然在努力過自己的生活。仍然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當然,這些日常中瑣碎的小事,可能在風向一變後又會被吹襲得七零八落。現實總是殘酷。但我從我的受訪者中學到,一場又一場的暴風驟雨,儘管可以把他們的努力一朝摧毀,但也會把他們想傳達的信息吹到去他們意想不到的角落 —— 儘管可能是以殘骸的形式。

每一件看似很平庸的事情,在艱難的時代更顯珍貴。「日常」這回事,脆弱微小,但也堅韌靈活。這就是「日常」的意義。而我們的「日常」仍在日復日地過下去。


2022 5月 台灣 


訪談及寫作:灰燼

文字校對:E

感謝每一個幫助這個專題完成的人

中大同學在畢業禮時戲弄頗受爭議的中大政政系講師李薇

*為保障受訪者及其他人的安全,受訪者跟特定名稱均為化名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