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essa
Vanessa

一個堅持寫作的人。

Instagram 時代的博物館行銷

這幾年週末可以看的展覽更多、主題形式也更豐富了。

許多人走進展覽後,搜索的目光往往放在哪裡最好拍、哪些是這次展出的最大亮點,心中或許已經開始在思考這次看展的心得,要在 Instagram 下的標題、加哪些 Hashtag。

這對原先就有在策展的機構是耐人尋味的問題,當商家或品牌紛紛迎合 Instagram 「展覽化」時,Instagram 又如何影響現有的博物館增進 IG 思維?

那些過去帶給我們莊嚴、高雅印象的美術館、博物館,正在改變傳達給看展者的印象,它們變得更活潑、平易近人,甚至鼓勵參觀者共同參與一件作品。更精確地說,人們與「藝術」的互動關係已經發生改變。


作品的 IG 化

你或許以前看過一群人躺在彩虹色泡泡球裡,邊自拍或幫朋友拍照的情境,人們喜歡被鮮豔、高飽和度的色彩包圍的感覺,彷彿眼前展開一個異想天開的新空間,手腳也可以伸展開來。這種設計就是受 IG 攝影風格啟發,應用在策展主題,例如紐約的《色彩工廠》(Color Factory)、上海的《雞蛋屋》(The Egg House),在杜拜今年甚至為適合在 IG 拍照的場景打造專屬的展覽館。或是壯觀、身歷其境的場景打造,例如穿越下雨的空間、天花板懸掛巨大的手工編織網,提供炫目、令人驚奇的感官體驗,又稱沈浸式展覽(immersive exhibition),這些都是為了讓人享受好擺拍的樂趣。

所謂 IG 化,就是能讓人們透過拍照將自己融入作品中,看作品像在看鏡子,因此這類展覽方式有被戲稱為「自拍展」、「Instagram 展覽」,看展的人彷彿寧願有拍照的樂趣,而對作品本身的意義毫無興趣。但其實這也不是全新出現的概念,早在 1960 年代,就有藝術家利用博物館的展間,以裝置藝術打造沈浸式展覽體驗,這轉變了人們與作品之間的新關係,從傳統被動、有距離感的站著欣賞畫作,變成可以和裝置藝術進行互動的。

而裝置藝術的興起,最有名的莫過於草間彌生,一提到她,許多人就能想到佈滿黑圓點的巨大南瓜,圓點是草間彌生的代表性視覺,她會將圓點延伸到雕塑、鏡屋等裝置空間,設計出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也曾鼓勵參與者透過簡單的動作一起打造作品(例如黏貼貼紙)。因此不只是許多快閃展(Pop-up) 的靈感來源,也啟發了時尚界的圖案設計。當展覽在美國展出時,也成功為博物館帶來空前的訪客量,並提高新會員註冊數。


當博物館踏進 IG 和粉絲培養感情

這對傳統畫廊、美術館或博物館「禁止拍照(閃光燈)」的政策產生很大的影響,過去考量閃光燈對作品很敏感或保護著作權的問題,近年,他們需要重新思考展覽如何更貼近今日看展者的需求。因此隨著品牌在 Instagram 經營社群,Instagram 日益成為宣傳展覽的重要管道,一些博物館也取消了禁止拍照的政策,例如美國華盛頓的 Renwick Gallery 自 2015 年解除拍照禁忌,此舉成功吸引到更多訪客。

博物館如何透過 IG 推廣展覽?以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為例,他們為了加強自己在社群媒體的曝光度,和時尚攝影師 David Krugman 合作引入 #EmptyMet 等 Hashtag,並舉辦活動邀請網紅可以免費參觀博物館、自由拍照片。在大英博物館的 IG,主要呈現人類歷史的重要文物並搭配介紹文字,並鼓勵看展者打卡投稿照片,羅浮宮的 IG 除了放畫作、雕塑,也會穿插呈現博物館建築在不同光影下的美感,這些照片就是粉絲透過 Hashtag #Louvre 投稿的!2017 年的一份研究也發現,人們喜歡透過 IG 發文當作自己看展體驗的一部分,透過文字紀錄展現自己對展覽的想法。


更貼近逛展需求的策展規劃

這些趨勢表示策展人更看重參觀者看展細緻的需求,因此要更留意一系列看展者會接觸到的內容或管道,是否確實做到簡單好懂、與自己的生活有關(看起來很容易?你去博物館逛展就會發現,很多策展論述或前言都寫得很艱澀)。

如果我們仔細拆解從選擇要看什麼展,到進去以後會做的事情,可以發現至少有以下感性或理性需求:

  1. 想看展前已經有想看的作品,想按部就班的看完。
  2. 想趁放假時遠離塵囂,邊看展邊充電、放鬆心情。
  3. 想透過看展探索適合自己的東西、滿足求知慾。
  4. 為了和朋友、家人或情人聚聚,重在交流而非看展。

而受到 IG 風格啟發的策展,不該只是強調外觀吸睛,也要與上述需求場景有連結,例如定調在「適合和朋友一起探索新事物」,具備的元素可以包括:

  1. 適合和主題一起拍照的設置(例如裝扮成特定角色、主題意象的背景),增進看展者的代入感。
  2. 提供甜點、茶飲,讓朋友可以坐下來邊吃邊聊,這個空檔也有助於策展人進行導覽。
  3. 增進探索感官、互動的體驗,例如聞氣味瓶、觸摸原料、寫便利貼、共同創作、簡單的轉動裝置等,通常這些設計會是在整個展覽埋下的「印象深刻點」。

誰說快閃展就會淪為膚淺,只能拍拍照,無法從中得到有啟發的訊息?2018 年在舊金山的快閃展《That Lady Thing》就透過一個個有趣的裝置,喚起大家對性別不平等的關注,像是用攀岩牆象徵女性的升遷難度、在乳頭堆裡正視女性的身體,短短 5 天內為國家婦女法律中心籌集超過 1 萬美元資金,也成功在線上觸及 1.16 億人宣傳。

《That Lady Thing》

不過,儘管有愈來愈多因應智慧型手機使用的潮流,結合 AR、VR 裝置應用在展覽體驗上,但仍然一直有批評聲音認為「拍照本身就是分心」,我們無法專注認識作品時,就決定先拍照再說,結果走馬看花的結束回家,然後什麼也想不起來 — — 可能浪費了策展人當初引進概念、希望溝通特定價值的美意,或者套蘇珊 · 桑塔格說的,我們太依賴靠照片去記憶過往發生的事情了!

最近舊金山的冰淇淋博物館就反其道而行,舉辦了一個特別活動,只要觀眾把手機放在入口處,就可以免費入場,這樣的作法希望讓大家真正好好享受看展、盡情玩耍,空出雙手、抽離隔住的手機螢幕,直接靠自己表達身處的空間,或許會因此看到不一樣的細節,也或許想拍照的衝動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在過去,人們的確對於上美術館、博物館有一種刻板印象,覺得自己需要對展覽主題有相關知識、要用嚴謹的鑑賞方法看作品,結果導致許多人覺得自己格格不入,好像想用手機拍作品是顯得自己很沒教養的事情。但 Instagram 文化的興起與對策展思維的影響,讓我們留意到觀展並沒有所謂的單一作法,其實值得多元形式互動體驗。

在 Instagram 不只是可以分享自己看展心得、透過 Hashtag 快速交流給更多人知道的管道,也延伸出「達人帶你逛展」的內容呈現,為還沒看過但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人事先預習看點,可以更有意識的吸收展覽主題。

藝術,正以更有感染力的姿態走進人們的生活。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