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飛竹
墨飛竹

墨隱暗香伴紙生,飛來不見茶煙澀。 竹下流泉瑯聲去,一扇一舞踏玉歌。

那想像中的彩雲之南

生活在一方海島,對另外一片土地的認知,一直以來是充滿撥不開的迷霧。

拜資訊發達之賜,終於在過了弱冠之年,開始能接觸到關於中國的更多訊息。

對那片華夏土地的印象,一直以來都只出現在教科書中,夏商周、元明清,各種歷史軼聞、藝術工藝,莫不刺激著我喜愛中華文化的靈魂。

但那都是已經成為歷史的過去,不管是那百家爭鳴、盛唐之治等時代,都已成為記憶般的縹緲,只能在文字與文物中還能一窺一二。

而實際上如果沒有特意關注,我對現在的中國是一無所知,一想到中國,腦中浮現出來的第一印象,還是那停留在幾十年前百廢待興的模樣。

直到接觸了越來越多的消息,才知道原來那種只能在古風小說中看到的韻味,仍然在那片土地上傳承著。


-----


要說從信息時代開始後對中國現代印象的第一個啟蒙,可算是在國外影音平台上看到李子柒的影片。仔細想來有點惋惜,同樣是用著漢字的人們,我竟然是在一眾英文標題影片列表中才得以見到現在中國的人們是過著如何的生活。

隨著對自媒體的關注,我才知道原來我從上大學時開始遊玩的遊戲『劍俠情緣參』中出現的場景,不少是現在仍真實存在。原來真的有蒼山與洱海、原來西安還保有不少舊時長安的風韻、原來真的有五台山及山下的台懷鎮、江南依然煙雨迷濛、北方也依然會在隆冬下起鵝毛雪。

而後又見到滇西小哥的影片,才知道曾經在『雲南味道』節目歌詞中所唱的『我家住在彩雲上,野草青、山花香。』是真的,那裏真的是彩雲之南。

以往在自媒體尚不發達時,看到如『雲南味道』、『舌尖上的中國』等節目時,偶爾還是會聽到一些聲音跟我說『那都是假的』、『那些都是請人來演的』,雖當時仍有些懵懂無知,但大人說的話還是信了一半。可是看著節目中的人們泰然自若的做出帶有中華文化的各色食物,生活在有著不少中華元素的環境中,我實在很難相信那全是假的。

-----


隨著越來越多的自媒體分享他們的生活,我也看到了更多我原以為已經不能隨意見到的景況。

初春的寒梅映雪,而後的桃華灼灼、一樹李花梨花似雪,以及那荼蘼不爭春,寂寞開最晚。

甚麼叫小荷才露尖尖角,甚麼叫十里娉婷芙渠路,到荷盡已無擎雨蓋。

路邊籬下真的會有菊花,樹上也真的會有帶著刺殼的栗子會掉下來,金風真的會吹來桂花香。

節氣中的白露、霜降原來真的會出現,下雪的地方也能見到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看似只在文學中會出現的場景,在許多自媒體的影片中出現已經讓我十分震撼,本想著可能是因為他們因經營自媒體的關係,會去尋找適合拍攝的題材,才拍到了這麼漂亮的景象。

但後來又發生一件更讓我震驚的事,因緣際會之下我們家族得以結識一位來自廣西桂林的姑娘,她曾經拍過她老家的日常環境給我們看。

還記得那時正要入秋,那張照片中是滿地的細碎桂花,鋪滿了石磚路,幾乎蓋住了所有的石磚,細細密密的如同天工紡織的花毯一般。為何叫做桂林?真的是桂樹成林,原來琦君的桂花雨一文中寫的也不是什麼稀奇的景象,桂花真的能細密如微雨,隨樹搖而落下。

後來那桂林的姑娘生下一個可愛的男孩子,從那孩子的生活照中我們看到他穿著的日常服飾有著不少的如盤扣、刺繡等漢服元素,更是讓我們一家人心生嚮往,真希望我們也能隨處買到帶有中華元素的常服。


-----


時至今日,身邊對中國抱有各種意見的人越來越多,經常只要說些有關於中國的事情都要引發激烈的爭論。而且講述不帶褒貶的議題,就已經能驚起一潭靜水,而若是講說正面積極的事情時更是幾乎要被各種聽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理由給駁斥,彷彿那片土地上不允許存在好事發生似的。

我明白任何事物都會有優點,也會有缺點。但見優不見劣,不得成長反省;見劣不見優,難以客觀待物。人世之間沒有完美之事物,若真追尋完美,興許只應天上有。

或許那些人說的是對的,或許只有部分對,又或許全是錯的,不管定論如何,我決定還是要自己去看看,去看看那個地方是不是真的如同他們所說的充滿了邪惡與無序,去看看那些我現在只能在影片中看到的良辰美景是不是真的。

去見桂樹是否成林,去見住在彩雲上的人家,去看江南煙雨,去找真的有能三更畫舫穿藕花的地方嗎。

去聽西藏喇嘛誦經的低沉縈繞,去喝君山銀針的清新茶香,去看看現在的馬嵬驛,去見想像中的大理山城。

想去的地方不勝枚舉,希望第一站就能去到雲南保山,還記得滇西小哥說道:「這是一個特別美麗而神奇的地方。」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