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1219r
yuan1219r

Startup / Outdoor / Photographer 喜歡創新的東西,喜歡旅遊,喜歡住在背包客房,越Local越好! 不過同時是一個三分鐘熱度的軟爛人。

學習筆記|知識學習進化與歷程

這個世代資訊爆炸、資源豐沛,想學習什麼很容易就可以入手,不過在資源豐沛的同時卻也面臨到要怎麼有效整理知識的難題;曾經有一段時間學了就忘,也苦於如何長期記憶跟應用,最近剛好有新的心得,趁這個機會來分享一下。

知識爆炸時代

以下是我人生中學習方式的歷程:

  1. 填鴨式學習
    這應該是我們這一代的教育常態,以考試成績為標準的知識危機;因為考卷通常是老師出的,因此很大部分的學生只是嘗試記下當下聽到的資訊,然後以為能背誦出來就完成學習任務,雖然有可能得到好成績,不過卻缺乏理解跟內化,一下就忘掉了。
  2. 理解式學習
    求學過程中發現到了這樣的狀況,為了能夠內化,所以傾向用理解的方式來學習。這樣的好處是,學習到的內容有經過大腦,培養出思考的習慣,能夠招架更多的難題,知識似乎活了起來;不過缺點卻是容易吹毛求疵,想要理解到最細小的原理,導致禮節時間過長、無限上綱
  3. 建構架構/框架法
    為了改善吹毛求疵的陋習,過去對框架不以為意的我,開始認為它是必要的,因為他是一種歸納出來的智慧與準則。這樣的好處是,能夠利用框架快速判別及整理接收到的資訊,並且內化、然後轉化到應用;但這時候卻發現到了一個問題,就是雖然能夠理解及應用,但卻無法準確地說出想表達的意思
  4. 精簡
    這時候我偶然聽到這集Podcast在說⟪最高學以致用法⟫這本書的「30%輸入,70%輸出」的學習黃金比例,開始嘗試利用「最精簡」與「我能理解的」的文字紀錄下來,並且開始說出吸收到的知識。這樣的好處是,在刪刪減減的過程中留下的就是一個知識的核心(Core),並且在實際對話的過程中腦中會快速且自動整理出重點,而這也是在實行這樣的方式最讓我吃驚的變化,而走過這樣的歷程後,面對的是如何更有創意的輸出
  5. 知識區塊化
    賈伯斯曾經說過:「創意就是一種連結。」所以現在也正嘗試透過自己能理解的精簡文字,將正在學習的知識區塊化分類,並在區塊之間找到關聯之處加以碰撞,期待這種類似心智圖的方式能夠建構出更多創意體現在生活中!

    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與一燈大叔發的這篇Zettelkasten卡片盒筆記法文章不謀而合,不仿也可以參考看看!
‘’Creativity is just connecting things.‘’ - Steve Jobs
圖片來源:Slideshare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