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顥熹
羅顥熹

本名羅顥熹,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本科畢業,現於中文大學哲學系就讀文學碩士,興趣多元,對明清哲學、文學、歷史有所深究,近年涉足東亞政治、公共政策、倫理學及近代中國史之議題。

千迴萬轉 : 重尋張愛玲晚期風格、創作波折與《少帥》背後故事

張愛玲、晚期風格、《少帥》、《小團圓》

【原文曾於2021年12月25日公開發表,翌日作出增訂】

引言:重新考掘張愛玲的晚期風格

       近日許鞍華導演、由張愛玲成名作改編而成的《第一爐香》正式上映,引起中國大陸文藝界的爭論,相比許導早年改編的《傾城之戀》(1984) 及《半生緣》(1997),甚至有人視是次改編乃大失敗。恕筆者未曾有機會去觀賞,不敢在此妄下評論。

       筆者曾言張愛玲是一個「被遺忘的才女」,她真正進入現代中國文學史論述始於八十年代中期,源於當時「重寫文學史」運動,提出把文學史從政治革命式的書寫解放,主張以文學史家的個人審美及藝術觀作評價作品之標準。相較於那些使張愛玲「頂天立地,世界都要起六種震動」的早期作品(注1),筆者更為關心張愛玲中晚期作品的創作歷程,即學術界所言的「晚期風格」。

        關於張的「晚期風格」定義,曾任教科技大學人文學部的復旦大學陳建華教授曾以〈論張愛玲晚期風格〉為題發表三篇文章(注2),筆者認為非常具參考價值,在此先歸納舉出數個現象:

一、這些「晚期風格」作品大多創作於張愛玲去國以後(1952年先赴港,1955年再赴美國定居,1995年於洛杉磯去世),時間近四十年。

二、《秧歌》與《赤地之戀》兩部作品分別在1954、1955年出版,政治色彩濃厚,主題直指土地改革,一反四十年代個人文風;

三、《十八春》修改後重新取名為《半生緣》在1968年出版;

四、在張愛玲學研究其實有處於非主流文本,即張愛玲為電懋編劇的電影文本(注3);

五、〈色,戒〉初稿1978年的面世及張罕有對〈色,戒〉初稿批評的回應;

六、一系列自傳╱半自傳體小說的創作嘗試。

由於張愛玲的「晚期」創作歷程一直鮮為人知,這和當時漸興的海外張愛玲研究風氣成了極大落差,亦因如此不論夏志清、李歐梵、王德威,他們對張愛玲小說的討論大多著眼於張愛玲的「早期」創作(注4)。本文將由第六個現象出發,作進深介紹,繼而進入一部張愛玲生前未完成作品《少帥》,揭開張愛玲六、七十年代創作的跌蕩。

張愛玲六、七十年代創作的跌蕩:從《小團圓》回溯到《易經》《雷峯塔》

       我們重新發現張愛玲的晚期作品,其中一個途徑是她本人和在港的宋淇、鄺文美夫婦之書信往來。宋淇先生乃著名翻譯家,曾任香港美國新聞處書籍翻譯項目主編、電懋製片部主任、中文大學校長特別助理兼翻譯研究中心主任。他早年和夏濟安(夏志清的兄長)為同學,夏志清因際遇會之下由宋淇手中借了不少英美文學批評書籍,豐富了他的學問;繼而宋氏贈其張愛玲《傳奇》《流言》兩部作品,開啟了夏公的張愛玲研究。也可以說,張愛玲在現代中國文學史的地位之奠定,宋老先生是有一份功勞。

張愛玲1995年9月突然逝世後,作為遺囑執行人的林式同奉命把張氏所有遺物移交給宋淇夫婦。而巧合的是宋淇也在一年多後(1996年12月) 去世,此時鄺文美已經年近八十,對整理張愛玲遺物可謂有心無力(注5)。直至2007年鄺文美亦去世,作為兒子的宋以朗就成了新任遺產管理人,第一個棘手任務就是處理存在宋家的《小團圓》手稿。

《小團圓》在某程度是張愛玲的壓卷之作,在這部作品她回歸到自己的成長故事,以女主角盛九莉的身分登場,講述自己的大半生。她在1975年致宋淇夫婦的信中表達了她之所以寫《小團圓》是因為有人計劃以胡蘭成的材料為自己立傳,爭奪話語權,《小團圓》就是為了回應《今生今世》並提供自己的說法。然而這本書一路不斷修改,直至張愛玲逝世也只聞其名未見蹤影,一來初稿寫成之時的1975年,蔣介石剛逝世,胡蘭成向蔣經國上言主張政治改革,旋即遭到台灣文壇就其昔日「漢奸」身分的攻擊,被迫離台赴日定居。如果《小團圓》在1975年以初稿出版,可以肯定引起不少風波,所以宋淇在閱讀過初稿後,便回信指不能此時出版,不可以讓那個「無賴人」藉此翻身再大做文章,並且作出了一系列改寫建議。

張氏接受了宋暫緩出版的建議,然而在1981年胡蘭成亦逝世後最大阻礙已經去除,她又繼續拖延超過十年,1992年她在一份遺囑向宋家提出了要銷毀《小團圓》原稿的想法。而這個銷毀說法最終為宋以朗帶來麻煩,原來張愛玲在之後的1993年向皇冠出版社的編輯就《對照記》的出版交涉,提到自己正在修改《小團圓》,並指自己無法在1994年將兩書一同推出。結果《對照記》在1994年6月出版,成為張愛玲生前最後一份作品。

最終在2009年,宋以朗決定將《小團圓》付之出版,此舉固然有其爭議,為此宋氏在《小團圓》全書前撰寫〈前言〉,把自己的決定和張愛玲的矛盾告之予讀者,並在2008年浸會大學中文系主辦會議演講作一次交代(注6)。隨後2010年宋氏將張愛玲六十年代寫成的《雷峰塔》The Fall of the Pagoda與《易經》The Book of Change 之英文原稿及中文譯本同時出版,另外有發行散文集《異鄉記》及經整理的宋家與張愛玲書信來往的《張愛玲私語錄》(注7)。而《雷峰塔》、《易經》和《小團圓》在閱讀感受上,更是令人感受到張愛玲在把自己大半生以自己最熟悉的文字呈現出來,故有謂「自傳三部曲」之稱。

創作:《少帥》的出土和發現

然而事隔四年以後的2014年,竟然又有一部張愛玲遺稿《少帥》The Young Marshal 面世,當中收入張愛玲的英文原稿、鄭遠濤的中文譯稿,以及馮晞乾的考証文章。關於這部作品有幾個問題常引起讀者群的迷惑,筆者認為可以先在此處理一下:

一、   《少帥》的創作時間

根據張愛玲和宋家往來書信,可以知道在1956年張氏剛定居美國久便計劃,1961年張愛玲在為電懋編劇事宜來港,途中亦訪問台灣搜集資料。1963年已全面動筆,至1964年五月已完成三分之二。

二、   《少帥》的現存稿

2014年出版的《少帥》為現存稿,共有七章,約二萬三千英文字,時代背景為1925年至1930年。

三、為何《少帥》在張愛玲生前沒有付之出版?

根據1964年張愛玲寄信予宋淇夫婦,告知他們:

「少帥故事寫好的部分他(理查德.麥卡錫)和Rodell看了都不喜歡,說歷史太confusing(混亂),Rodell說許多人名完全記不清。我讀到新出的一本中國近代史的書評,說許多人名完全把他搞糊塗了,直到蔣出現才感興趣,所以我早有戒心,自以為特別簡單化,結果仍舊一樣,難道民初歷史根本不能動?三年來我的一切行動都以這小說為中心,現在得要全盤推翻,但目前也仍舊這樣過着,也仍舊往下寫着。」

Rodell即是瑪莉.羅德爾,為張愛玲在美出版代理人,她認為《少帥》歷史太混亂,許多人名完全記不清,無法吸引英語世界的讀者,這是一大要害,連張愛玲自己也不得不承認。這和張愛玲一直希望闖出英美文學名堂的願望落差甚大,造成《少帥》連同《雷峰塔》《易經》三書同時創作的英文原稿並擱在一旁,想不到這一擱就長達四十年。

另外張愛玲在1966年另一封信亦言及自己出版《少帥》的「絕望」:

「少帥小說決無希望在台出版,因為無論怎樣偏重愛情故事,大綱總是那樣,一望而知。我對英文本毫不樂觀,因為民初背景裏人太多是個大問題。也還沒動手寫下去,可以不必擔憂英文本出版而使我自絕於台灣,至少現在愁不到那裏。要點是終身拘禁成全了趙四。」

這裡的張愛玲彷彿接受了一個政治現實:只要蔣介石一天尚在人世,張學良怎樣都不會得到人身自由,《少帥》也不可能以中文文本形式見諸人世,而地亦無法解決英文原稿的寫作挑戰。有趣的是「終身拘禁成全了趙四」一語,不禁令人聯繫到〈傾城之戀〉結局那句「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白流蘇)」。香港失守成全了范柳原和白流蘇,西安事變則成全了張學良和趙一荻的愛情。何杏楓教授在〈愛情與歷史:論張愛玲的《少帥》〉一文指出(注8) :

「《少帥》以英文寫成,固然可以跟其英文創作《易經》、《雷峯塔》組成以英文創作的『自傳三部曲』。然而本文認為,若把《少帥》回置於張愛玲的中文創作脈絡,會發現張愛玲作品中各種跨越寫作語言的連繫和呼應。如上所述,《少帥》在題旨上可視為張愛玲早年創作〈傾城之戀〉的一個變奏,跟〈金鎖記〉和《怨女》的擴充重寫和『迴旋與衍生』可以兩相對照。另一方面,《少帥》跟寫於七十年代並於2009年出版的《小團圓》亦關係密切,兩書有不少句子和意象上的重疊。」(注9)

四、《少帥》的「出現」

何教授在〈愛情與歷史〉一文亦指出,司馬新在1996年出版了《張愛玲與賴雅》這部以張愛玲後半生及與賴雅婚姻為題的傳記,當中首次提及《少帥》:

「這篇小說是以眾所周知的一九三六年西安事變的歷史為背景。一九三六年冬,年輕的軍閥(即書名少帥其人)張學良(與張愛玲非親非故)為了迫使蔣介石指揮他所轄的軍隊抵抗日軍的掠奪行徑,綁架了蔣,一時間,整個中國都震驚得目瞪口呆。在釋放蔣的條件經協商一致後,張學良親自陪同蔣介石一起從西安飛往南京,作為悔改的證明以昭示天下。張學良到了南京就被蔣軟禁起來。當時張愛玲十六歲,在這一感受力極強的年齡,一定把西安事變當作驚天動地的大事。如今她決定將這段歷史經戲劇化寫進她的小說中,而以少帥和他生活中的兩個女人為主線。」

夏志清老師在《張愛玲與賴雅》作〈序〉,一反他在《中國現代小說史》對張愛玲的推崇,罕有地批評《少帥》的創作:

「(張愛玲)同賴雅結婚五年仍打不開一條出路,她竟有意以《少帥》為題寫本暢銷書,我認為是大大的失策。(賴雅原是馬列主義的信奉者,很可能覺得張學良劫蔣之舉非常英雄,給她出的主意。)比張愛玲早幾年,林語堂寫武則天,張歆海、黎錦揚各寫賽金花— 三人皆英文高手,書都並未暢銷。張愛玲英文雖好,寫西安事變這樣重大的歷史事件,可能力不從心。張學良的風流事跡其實也沒有甚麼好寫的。(……)好像她從未為此書接洽過出版事宜,書稿想應仍在宋淇夫婦保管的。」

在閱讀了這兩段評語後,筆者必須承認自己對夏公的負評甚為不解,先不論夏公和司馬新二人很明顯均沒有接觸過《少帥》的現存稿,因為現存稿只寫到1930年的事情,內容上絲毫沒有提及影響張學良一生的九一八事變及西安事變。尤其夏公將《少帥》之創作原意歸罪於賴雅,筆者認為難免出於不公私見。司馬新說此書「以少帥和他生活中的兩個女人為主線」亦非《少帥》現存稿所反映的真相,主要是陳叔覃少帥和周四小姐(代指張學良及趙一荻),沒有涉及第三者(連于鳳至所代表的少帥正妻也未曾出現)。結果出現了一個有趣的怪象,用何教授的文字去理解:

「『背叛』一直是張愛玲小說和散文中重複出現的母題,早期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的葛薇龍背叛了來港唸書的初衷、〈色,戒〉裏的王佳芝因背叛了暗殺易先生的使命而化作冤魂。《少帥》寫作的本身,亦背離了『歷史小說』的軌跡,把張學良『歷史故事』寫成一個『愛情故事』。」

大家都以為《少帥》的成品是一部歷史小說,想不到它卻回歸到張愛玲自己最熟悉的愛情小說,和其他作品實際是一脈相承。馮睎乾先生更言:

「《雷峯塔》、《易經》和《少帥》才是張愛玲六十年代的『自傳』三部曲。七十年代她寫《小團圓》,坦蕩蕩講她與胡蘭成的故事,已經豁出去了,於是那部未完的,『影射』自己的《少帥》便難免成為雞肋。」

歷史:真實的「少帥」和他波濤洶湧的人生

       《少帥》這部著作最大亮點,在於它雖然是未完成作品,卻是張愛玲唯一一部有歷史原型的小說,這一原型便是民國重要軍事將領、人稱「少帥」的張學良,以及他第二任妻子趙一荻(趙四小姐,《少帥》稱為「周四小姐」)。張學良在近代中國歷史扮演了重要角色: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其父張作霖為關東軍設計炸死,張學良迅速接管奉系,催使其歸順南京國民政府;1930年中原大戰,張學良率兵入關支援蔣介石,助其擊潰對手,與此同時卻令關東軍得以乘虛而入;1931年九一八事變,張學良受命不抵抗,率領東北軍撤入關內;1936年他與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迫使蔣介石聯共抗日,為中共尋得一線生機得以殘存,休養生息,埋下了1949年大換局的種子。

然而張學良的人生也在西安事變後劃上一個休止號,他僥幸地逃出死神的槍口(注10),只是失去了人身的自由,失去了鄉土。之所以說是休止號,而不是句號,一來在於蔣氏父子先後過世,這位少帥仍然活著,儼然成了一位「老少帥」;二來他在1990年重獲自由,親口敘述當年九一八事變及西安事變的來龍去脈;三來他和于鳳至、趙一荻等女性的感情故事,是民國時期的一道奇特風景。

張學良和趙一荻相識於戰火紛飛的1927年,兩年後張趙開始同居,因正妻于鳳至之要求,對外趙一荻自稱「秘書」,並育有一子張閭琳。西安事變以後,張學良開始他半世紀的軟禁,早期由于鳳至和趙一荻輪流陪伴,之後因張閭琳年幼之故,于鳳至建議趙一荻赴上海照顧幼子。1937年底上海失陷,趙氏母子被迫徒居至香港。1940年因于鳳至身體欠安,在張學良主張並得蔣介石的同意,于氏赴美養病並終老當地,由趙一荻接替照顧工作。趙一荻在赴貴州陽明洞張學良軟禁處前(注11),託孤於張學良的顧問伊雅格夫婦,讓他們把張閭琳帶至美國生活,自此張趙長相廝守六十年,至2000年趙一荻過世。六十年代,蔣介石放寬了對張的監管,但是為了阻止張學良赴美定居,便以張學良信奉基督教為由,只能奉行一夫一妻,迫使于鳳至與其離婚,而趙一荻亦得以「坐正」。

愛情:范柳原與白流蘇、張學良和趙四、張愛玲與胡蘭成

可惜的是《少帥》沒有最終完成,張愛玲所言的終身拘禁成全了趙四,最終沒有如童話般在文本裏成真,沒有〈傾城之戀〉式美好團圓結局,更沒有「小團圓」。何教授在文中說:

「張愛玲在《少帥》裏,彷彿是重回或走進胡蘭成〈民國女子.張愛玲記〉中的時空,重新經歷了一次戀愛的放恣。這是人生難得的『一撒手』,儘管當事人未必意識得到。」

「張愛玲筆下的情與史,始自〈霸王別姬〉的女性醒覺,在張胡熱戀之時轉化為〈傾城之戀〉中『圓滿的收場』,經過五十年代〈五四遺事:羅文濤三美團圓〉的抽離反諷,成了六十年代《少帥》中對熱戀的難求沉湎,最終歸結為七十年代《小團圓》中的幻滅和失落。」

       張愛玲透過不斷對自己往事的反復書寫,由童年到求學,再去到自己和胡蘭成短暫的戀情與婚姻,正如1976年張愛玲就《小團圓》的描述:「這是一個熱情故事,我想表達出愛情的萬轉千迴,完全幻滅了之後也還有點什麼東西在」。在她的筆下,既有范柳原與白流蘇的圓滿,也有〈金鎖記〉曹七巧家庭的困鎖、〈第一爐香〉葛薇龍和喬琪喬的互相利用、〈半生緣〉的情感交錯,最終走到自己的故事《小團圓》邵之雍的背叛。

               在此筆者不免感慨地想起王菀之〈小團圓〉歌詞,或許正好道盡了張愛玲創作的最深刻處:

翻開你的小說

快樂是 消失於哪篇

聰明 何處才累積到

使你學會 望闊點

鏡破了 看著那閃亮 而不是碎片

誰的書 寫到盡處 居然會如願

自傳中 千轉萬轉 竟如初所算

在最壞時候 懂得吃 捨得穿 不會亂

其實你 又怕苦 又怕酸 難免

做個壞一點的打算 缺陷才像圓 人生方好演


注釋:

注1:此語出自胡蘭成《今生今世》的〈民國女子〉一文,原文為「張愛玲的頂天立地,世界都要起六種震動,是我的客廳今天變得不合適了。」

注2:參陳建華:〈論張愛玲晚期風格〉(上、中、下),分別刊於《現代中文學刊》2020年第4期、2021年第1期及2021年第3期。

注3:有興趣者可參考2010年由香港電影資料館出版、藍雲天主編四冊之《張愛玲:電懋劇本集》。

注4:王德威教授曾有一長篇論文〈重讀張愛珍的《秧歌》與《赤地之戀》〉,刊於《現代中文文學學報》第1卷1期,後收入其文集《一九四九:傷痕書寫與國家文學》。

注5:鄺文美尚在人世時的2004年,台灣皇冠出版社曾出版《同學少年都不賤》。

注6:該次演講之後以〈書信文稿中的張愛玲——2008年11月21日在香港浸會大學的演講〉為題,全文發表於《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9年第4期。

注7:2020年宋以朗完成全面編輯整理,出版了《張愛玲往來書信集》兩冊;夏志清教授亦在生前整理出版《張愛玲給我的信件》、莊信正教授亦有《張愛玲來信箋註》、《張愛玲莊信正通信集》。

注8:〈愛情與歷史:論張愛玲的《少帥》〉發表於《中國文學學報》第八期,後收入林幸謙教授主編之《千迴萬轉 : 張愛玲學重探》及何教授本人近著《重探張愛玲:改編.翻譯.研究》。

注9: 『迴旋與衍生』語出自哈佛大學王德威教授,首見於2000年發表的〈張愛玲再生緣〉一文,收入《再讀張愛玲》此部論文集。該文主要為討論當時可見的張愛玲作品,後來其他作品的出土令王氏延伸其理論至《雷峰塔》、《易經》和《小團圓》,見之〈雷峰塔下的張愛玲:《雷峰塔》、《易經》、與「回旋」和「衍生」的美學〉,《現代中文學刊》2010年6期,頁74至87。

注10:西安事變另一主角楊虎城在抗戰之初被捕軟禁,及後在中共建政之際於軟禁地重慶為人所殺害,全家近乎遭到滅門。

注11:張學良在抗戰期間及內戰初期曾經於多地軟禁,陽明洞為其人生第三處軟禁地,位於今日貴州省貴陽市之修文縣。此處得名於明代重要思想家王守仁,其別號為陽明子,故人稱「王陽明」。正德初年陽明自北京遠貶貴州,並定居於此三年,故有是名。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