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r0320
amir0320

人事代谢,你犹立于此。

中国经济:同情的理解 - 兰小欢

国内很有几位经济学教授的著作是我长期关注且持续学习的。陆铭、兰小欢、徐高... 这个名单不短。新冠疫情肆虐,各方论战也愈演愈烈,似乎已渐变为一场大型且残酷的社会实验。但,还是想自我提醒,永远不要让屁股决定脑袋。在任何时候,放弃预设立场客观看问题,都是极难完成却要尽力争取的"那个点"。

以下原文转自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兰小欢微信公众号



(2020年3月17日,在陆铭教授B站直播节目中和朋友们聊天,谈“让经济学教育更贴近中国现实”,以下是思路和发言整理)

先讲个我上学时的小故事。我97年上大学,上当时北方很有名的东北财大金融系,当时毕业要求必须有三个证: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珠算六级。算盘,应该是将来工作的必备工具。考试前整个宿舍楼都是噼里啪啦练习打算盘的声音,回想起来非常好笑。

我在复旦经常跟学生讲这个故事。面对这个急速变化的世界,没人知道会怎么样。作为经济学家,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是特别管用的“具体谋生技能”,只能尽力教一些分析框架,希望能帮学生处理不断变化的信息,从中得到些理解和判断。

但是社会科学的分析框架有很多局限。它处理的每个重要现象,每个数据点,背后都是无数力量作用的结果。再好的分析框架也只能处理非常有限的信息,提炼非常有限的判断,同时永远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每个事实都有多种解读,永远有人乐观有人悲观,怎么做判断,持一种什么态度做判断,就变得非常重要。所以在分析框架之外,还有个视角的问题,它不仅影响对分析结论的判断,也会影响分析框架的选择,还会影响对分析所用信息的筛选。

举个例子,从我上大学开始关注经济开始,这二十几年,几乎每年都有各种版本的“中国崩溃论”出来,各种名人,各种分析,还有各种拿真金白银去做空的人,每一次失败,下一次都会卷土重来,“这次中国肯定不行了”。听了二十几年,我从关注,到担心,再到现在完全没兴趣。因为绝大多数基本论点,90年代和本世纪初就都有了。视角和信念一直没变,分析框架和信息选择也就万变不离其宗,无非加入些时事:今天国企改革崩溃,明天世贸冲击崩溃,后天债务危机崩溃,都没出现就说你GDP造假,非常无聊。

这些年经济学教科书教出来的中国学生,看问题的基本世界观是什么呢?市场经济是高效的,高效就是好,我们应该一直朝那个方向去,虽然可能永远达不到完美的市场经济,但要努力逼近,路上的障碍都要破除。在这种世界观底下,一看到限制市场发挥作用的地方,首先想到的是“效率损失”、"扭曲"、“错配”等等。在严格的经济分析中,这些词所代表的真实含义,也许不是普通学生以为的那样,但这些词的字面意思是有极强的心理暗示作用的,它们就是坏东西,应该改革。

但学习过市场经济底层逻辑的人,学过阿罗-德布鲁世界的人,都知道完美的市场经济和完美的计划经济,效果是等价的。什么叫“完美经济”?就是在需求端能把东西分配到最需要它的人手中,在生产端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市场经济里,人的需求和生产技能需要通过价格信号表现出来,通过这个信号引导资源配置。但在完美的计划经济中,连价格信号都不需要,上帝直接知道每个人的需求和技能,直接做规划和生产,然后按需分配。

但完美的市场经济和完美的计划经济,都是童话故事,根本不可能实现。完美的计划经济不能实现的原因,和完美的市场经济不能实现的原因,其实差不多。但既然都是等价的童话故事,为什么大家一遇到现象,都要朝市场经济那个方向想,不朝计划经济那个方向想呢?

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已经被证明失败了,八九十年代之后,人们接受了市场经济的力量,或者说是美国式市场经济的力量。但这种普遍的信念和态度,放在历史中,是个新现象。

计划经济被证明失败了,欧美放任的市场经济没有被证明失败么?实际上它败的比苏联还早,29-33年就败了,后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以二战后到七十年代,欧美很多知识分子和经济学家是支持计划经济或重度政府干预的,因为对他们而言,市场失败的惨痛教训依然鲜活。比如萨缪尔森写的二战后最主流的经济学原理教科书,六七十年代的版本里也在大谈苏联计划经济的优势。英国杰出的历史学家Eric Hobsbawm在他所著的二十世纪史《极端的年代》中说:对他们这代经历过大萧条的人来说,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自由市场经济思潮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重新主导世界,明明几十年前就已经没人信了嘛。他说人类非常健忘,经济学家非常健忘,所以需要历史学家去记录人类想忘掉的事情。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这十来年,支持政府做各种干预的主流经济学家也越来越多,声音越来越大。其实这种争议从19世纪一直延续至今,谁的听众多,谁是主流,都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变化。

一旦学生的世界观不再是一条直线,不再认为最差是完全计划经济,最好是完全市场经济,应该一直朝一个箭头方向前进。而是认识到这条线的两头实际是同一头,而且都是一样的海市蜃楼。那思考的重心就会改变。没有线,只有一大堆点,对应不同的国家和制度。要想分析和研究,首先得知道中国处在哪个点?美国处在哪个点?为什么它会在那个点?这是我所说的“同情的理解”:你先得知道是什么,然后再问为什么,不要轻易有知道“怎么办”的幻觉。

中国学生是不知道中国经济是什么的。我举个例子:中国政府在经济中是干什么的?学生一想,就先想到教课书上的公共物品,顺着那个套路往下琢磨;或者想到税收和补贴的扭曲,其它管制的扭曲等等。他们不知道政府“招商引资”究竟在干什么。不知道政府怎么在生产函数中直接投入土地,为企业提供基础设施服务、融资服务、法律服务、招工服务、扩展国内和海外市场的服务等等。这些直接参与经济生产的行为,远远超越了一般教科书里政府的功能范围。

只有了解了这些事实之后,才能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一步步变成今天这样?也才能真正了解这种状态究竟有何得失。再慢慢形成判断,该怎么办?

现在学生不这么想问题,他脑子里有个先入为主的判断基准,就是美式的经济学和市场经济,用这个去套中国现状,不符合就是扭曲,就是错配。如果你拿着锤子,就只能看见钉子,也就只能到处碰钉子。

更麻烦的是,他们其实对美国的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是怎么回事,也都不甚清楚,对美国如何发展到今天,也不甚了解。不知道其实很多中国遇到的问题,欧美历史上都遇到过。因为大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瓶颈,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在不同的年代,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差别。比如欧美当年能利用奴隶积累剩余,能用武力开拓殖民地市场,甚至不惜用鸦片贸易,这些事情中国今天都干不了,时代不一样了。当然这不是说中国就亏了,欧美积累的诸多生产和技术知识,我们都不用再重新发明,欧美打下的全球贸易框架,我们也利用的很好。但这些东西怎么来的?要有个基本的了解。

所以我特别重视欧美发展的经济史,认为这是中国学生应该认真学习的发展经济学,能帮助培育对中国经济“同情的理解”态度:原来很多今天我们面临的不完善,欧美当年也都经历过,他们的解决方案有的很好,有的也不高明,很多都付出过惨痛的代价,而且时不时还把代价推到了别人身上。

我当然支持市场经济改革。我们是从计划经济的起点出发的,市场化的程度如今还远远不够。而欧美从市场经济出发,今天他们中的很多人觉得本国政府应该更有作为。我不相信最终全世界会收敛到同一种经济体系,但我相信我们应该改变学生的世界观,去除他脑子里直直指向完美市场经济方向的一根筋,改变他们思考的重心。真正去追问为什么我们会在今天这个状态,真正去追问历史上的各种冲击如何把各国推到了不同的状态,真正去追问我们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到底是什么。

老师应该把中国经济的事实和发展过程,以及其中的得失,实事求是的都跟学生尽量解释清楚。很多问题其实我们自己也没想清楚,也没研究清楚,那不妨一起探讨,继续研究。我们教的都是最好的学生,很聪明也很好奇。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我们要相信他们的判断和选择。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