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
慢慢

喜歡文字帶來的感動,隨筆分享我的閱讀

讀後感《孤獨六講》孤獨不是病,反而是現代人的解藥


傳統思想我們是不太被允許說孤獨,孤獨彷彿是一種病毒,會傳染、會致命。但是簡單來說,孤獨是跟自己在一起,你有多久沒跟自己在一起?你會害怕跟自己一起嗎?

蔣勳先生的書不給你答案,只給你問題。六講分為情慾、語言、革命、暴力、思維與倫理。六個部分我非常喜歡革命與暴力孤獨,他提到了另一個層面的孤獨是我從沒認知到的部分,在看得當下內心充滿驚喜與悸動。


📌 革命孤獨

歷史上的項羽和劉邦,為什麼反而是失敗方的項羽獲得關注比較多?

司馬遷將項羽列於專屬於帝王的《本記》中,霸王別姬更是將項羽描寫成史詩般孤獨的王者,他是失敗的,輸了現實,卻贏的得了文學的詩與美,

又例如荊軻刺秦王的歷史,少有人提及秦始皇在美學中的重要性,但是失敗的荊軻卻在後世留下革命的美與孤獨,反而更讓人難以忘懷。


年輕的自己深信這世界純粹的美好,馬克思社會主義就是很好的典型,

為什麼當時的年輕人深信這樣的制度能帶領人類走向另一個夢想社會,青春的激情與激昂,他們不傻,只是衷於內心的純粹,

所以最美的革命者都該是短命的,因為因為當有天認知到「哪個社會上沒乞丐?」青春與革命其實已悄然離去。
革命的美在於不成功,一旦成功了的革命將不再具有美學,因為要開始落實現實面,就會失去當初那個最理想最激情的夢想。

📌 暴力孤獨

人類的演化與暴力脫離不了關係,因為有暴力的本質我們的祖先才能在當時的環境生存,

但是到了現代所謂文明社會,暴力變成被鎮壓被厭惡的本性,誰能說人性沒有黑暗面?

二戰時在你在戰場上殺人是英雄,回到文明社會中你殺人就是暴徒。


鐵達尼號悲慘的呼喊、破壞大樓的金剛、血肉模糊的戰場,為什麼我們喜歡去看災難片?

是不是某部分戲劇中的暴力滿足了人們心中的暴力因子,即使口喊著文明社會,暴力始終不曾消失,

但是如果將暴力提升成美學,正視性善論與性惡論本來就是應該相互思辨與探討,反而比較是人們該努力思考的方向。


📌 最大的孤獨是思考

Image by Free-Photos from Pixabay

如同蔣勳先生在思維孤獨提到,最大的孤獨是思考,成為一個思考者,要有承擔孤獨的能力,孤獨六講,蔣勳大師對於美學的見解,孤獨就是美學的本質。不必去害怕孤獨,反而珍惜讓你感到孤獨的原因,去接受、去關注、去思辨。

2020的疫情,人與人之間不得不保持距離,但反而成為一個契機,適合看看自己,多在意自己,正視孤獨與自己對話,孤獨不該是拿來消除,而是該用孤獨開啟更多扇
門。


蔣勳將孤獨寫得太美,讓我不停多次翻閱,👉️ 蔣勳大師是我男神 👈️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