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人類學
有關人類學

成立於疫情時代的搖椅人類學專欄,相信民族誌值得被認真對待。 Matters 和 Medium同步連載,舊文持續搬遷中。 Medium網址:https://allaboutanthropology.medium.com/

樹洞與廢墟:讀Anand Vivek Taneja《精靈系譜》

除了神燈精靈之外,伊斯蘭世界的精靈還有什麼形象?人類學家可以從精靈身上讀出哪些故事?年輕一代的南亞研究者Anand Taneja的第一本書Jinnealogy獲得了2019年文化人類學會的Gregory Bateson獎佳作。這是一趟紮實的北印度廢墟之旅,在次大陸的歷史傷痕與極端民族主義的陰影中,追問跨宗教共生的可能。
Anand Vivek Taneja, 2017, Jinnealogy: Time, Islam, and Ecological Thoughts in the Medieval Ruins of Delhi.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被封印在神燈裡、有著灰藍色的皮膚、還讓你許三個願望?離開了《一千零一夜》裡阿拉丁乘著飛毯的沙漠,伊斯蘭世界的精靈有著非常不同的面貌。Anand Taneja的《精靈系譜:德里中世紀廢墟的時間、伊斯蘭與生態思想》讓我想起不久前的《紐約時報》裡面,一篇叫做〈德里的叢林王子〉的深度報導。1970年代,一位名叫Wilayat的中年婦女帶著一雙兒女、隨從、獵犬與成套古董現身繁忙的印度新德里車站,高傲地宣稱她是早已覆滅的奧都(Oudh)邦國末裔,並向印度政府索討上個世紀遭到侵佔的土地與財產。Wilayat就這樣在車站的貴賓室一住十年,直到1984年,印度政府承諾將Malcha Mahal,一座破敗的十四世紀園林獵宮讓給他們居住。奧都女王帶著王子與公主隱遁園林,從此消失於大眾眼前。

三十多年來,沒落王族的傳說流傳於德里市井。記者Ellen Barry獲准採訪的2016年,只剩自稱Cyrus的「王子」活在這個沒有自來水電的廢墟裡,不久後也孤獨離開了這個世界。記者一路抽絲剝繭,發現奧都女王的王族血統完全是憑空杜撰,而且是一位控制欲極強、有精神疾病記錄的母親。但Wilayat也曾有過平凡的人生。1947年印巴分治,身為穆斯林上層階級,Wilayat被迫在越來越激烈的宗教衝突中放棄家鄉的一切,流亡到巴基斯坦。在丈夫死後,她怨恨地帶著一切回到印度,開始了瘋狂而堅定的伸冤之路。其實,一家人在巴基斯坦的生活仍然富裕,他們最後卻潦倒地死在德里的森林廢墟之中。Ellen Barry感慨地寫道,Wilayat以自己和子女的一生為代價虛構出來的傳奇,是整個印度次大陸創傷的縮影。

奧都「女王」Wilayat一家人的住所Malcha Mahal(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事實上,整個北印度還散落著許多像Malcha Mahal一樣的中世紀遺跡,包括《精靈系譜》的主要場景Firoz Shah Kotla。表面上,這是一本以德里的文化資產為主題的民族誌,但Taneja試圖做的,是以這座城市被遺忘的過去想像未來。鄰近的穆斯林工人階級與達利特人認為Firoz Shah Kotla是精靈的聖地,祂們見證過先知穆罕默德的時代,至今仍然棲居在這片都會綠洲裡。精靈並非不死不滅,但祂們遠超過人類的壽命,讓這些遺跡有了不同於現代性意義下的時間,茂密的樹林庇護了鳥獸蟲魚,也讓歷史的低語可以被聽見。

在精靈與人類不一樣的時間縱深裡,Firoz Shah Kotla孕育出了能夠暫時消融社會邊界的氛圍。受委屈的女人向精靈訴苦、階級懸殊的陌生人彼此相伴、不同宗派的教義辯論平和地展開。每週固定碰面的人們並不一定知道對方的姓名,在印度,姓名難免隱含宗教與種姓的標誌,匿名於是成為新關係的基礎。另一方面,洞穴牆上則貼滿附帶照片與個人資訊的紙片,訴說著不順遂的婚姻、酗酒、失業、背信、債務等疑難雜症……這些模擬官方樣式的文件是上呈給精靈的請願書。Taneja指出,向精靈請願是一種政治神學的展現,信徒們藉此重新想像他們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我們或許可以說,Firoz Shah Kotla就像一個巨大的樹洞,接納並療癒著當代德里的生之艱難。

樹洞的比喻不算太離題,因為與此同時,人與非人之間的界線也被悄悄鬆動了。Taneja追溯伊斯蘭傳統中常常被忽略的生態面向,例如綠意(sabza)與神性之間的連結。在十世紀的阿拉伯,精誠兄弟社(Ikhwan al-Safa)採錄的《動物對上人類的例子》向來被視為伊斯蘭對人類與動物關係的經典描述。寓言故事裡,百獸齊聚精靈之王面前,控訴人類對動物的掠奪。在一場針鋒相對的辯論之後,精靈之王斷言人類的確是特殊的存在,因為他們本質上具有成為聖人的潛力。不過,深受蘇菲派影響的南亞伊斯蘭卻有不一樣的面貌。人類在Firoz Shah Kotla之中並不是一切的主宰,在自然豐沛的生命力中,人的身體被夢境、預言與異象所穿透。悠游在不同時間尺度裡的魚、鴿子、鳶、蝙蝠、貓、蜈蚣都可能是精靈的化身,非人也可以成聖。

曾經,整個北印度都受到伊斯蘭精神氣質的薰陶,殖民與後殖民國家卻接力將它封印了起來。遊走在廢墟之間,《精靈系譜》強烈批判印度政府的失憶症,不僅對自身的伊斯蘭過去刻意淡化,甚至煽動宗教衝突。Taneja援引十八世紀,男性詩人揣摩女性敘事口吻的rekhti(ریختی‎)文學,指出德里曾經是男人與女人、印度教徒與穆斯林、高種姓與低種姓之間和諧相處的繁華都會。如今,這個城市卻被印巴分治的暴力遺緒、印度教民族主義、還有改革派伊斯蘭運動撕裂得傷痕累累。作為另類的歷史見證者,叢林中的廢墟或許是精靈埋下的希望。

或許,自囚其實是敞開,奧都女王的瘋狂也可能是救贖。

《精靈系譜》中的主要民族誌場景Firoz Shah Kotla(圖片來源:https://www.travelandleisureindia.in/featured/djinns-feroz-shah-kotla-fort/)

Anand Vivek Taneja是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的人類學博士,受業於Partha Chatterjee、Brinkley Messick與Michael Taussig等學者。他的研究包括南亞伊斯蘭、印度大眾文化與跨宗教關係。《精靈系譜》獲得2016年美國印度研究所(AIIS)Joseph W. Elder獎與2019年文化人類學會Gregory Bateson獎佳作(Honorable Mention)。Taneja現在是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宗教研究與南亞伊斯蘭的助理教授。


關鍵字:伊斯蘭、人與非人、文化資產、都市人類學、倫理、南亞研究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