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高雄的凱吉
來自高雄的凱吉

透過持續的寫作來挖掘自己,認識自己及重新創造自己。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 Netflix"創造安娜"心得

我們在生活上或職涯上,在尚未達到自己追求的目標前,或多或少都曾經膨風過,但重要的是自己是否有真正努力去達到自己追求的目標!以下為非劇透的"創造安娜“觀後心得!

最近Netflix的火熱題材正好都集中在“詐騙”這個主題,接連火紅的“Tinder大騙徒“跟"創造安娜",兩位主角- Simon跟Anna - 都是利用某些手段跟心理技巧,讓他們接觸的人都相信他們是家財萬貫,資金雄厚的富二代,從而從這些人身上得到許多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由於兩位都是真實存在的人物,發生的時間也不過是幾年前,讓人感受更加真實。

“創造安娜”最後一集時,辯護律師Todd在結辯時,多次提到“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主張Anna跟我們世上多數人相同,在尚未成功前,只能假裝自己具有這個能力,是屬於這個圈子的其中一員,只要撐到她追求且夢想創立的ADF基金會成功,她就會確實成為這個圈子的一份子!

這句話正好是我在社群app上的暱稱,打從換工作開始,我也是時常這樣砥礪自己。

由於過去產業與現在工作的產業落差相當大,因此,一切的產業知識及人脈都必須重新學習,但由於自己已經非社會新鮮人,所以主管跟同事對自己的期待,是盡快能上手,且能夠馬上做出貢獻。

這樣的情況下,自己不會允許自己慢慢學習,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發揮戰力。所以,即使知道自己底氣是不足的,但須要求自己,無論如何都必須要想辦法達到目標。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就是我在這段期間,不斷提醒自己的話。

假裝不是自以為很懂,或者去欺騙別人,而是給自己信心,相信自己即使現在還未成氣候,但只要持續努力向前,自己遲早都可以做到!

沒有人一開始就具備所有成功的條件,必定要經歷那個“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的階段。

但最重要的是自己有持續努力,腳踏實地地去根據那個想成為的自己,去奮鬥,去爭取,去學習。

如果只是一直停留在"Fake it"的階段,最終永遠都不會"make it"!

"Tinder大騙徒“的Simon跟"創造Anna“的Anna最大的差別,應該就是在Anna是想打造一個事業,而要創造這樣的事業,她選擇創造一個形象,來獲得達到目標的人脈/資金/地位!而Simon更像是單純的龐氏騙局,持續地利用下一個受害者的資金來支付現在的奢侈生活,讓自己一直可以過著如夢似幻的生活!

“創造安娜“這部影集相較於詐騙這個主題,可能更想傳達的訊息是 - 即使我們不鼓勵她的作法,但尊重她是個追求自己夢想及確實付諸實現的人!相較於那些汲汲營營生活,但卻未真正地為自己想做的事情付出努力的一般大眾(劇中一直自稱導演,卻從未拍出任何作品的Anna閨蜜-Neff,是個一直被拿來比較的角色),她是個勇敢嘗試的實踐者!或許她能夠讓這麼多人相信她,也是因為她確實在追逐自己的目標,讓人感受到那股熱情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