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案與解答
小時候的數學應用題,規則總是,如果沒有列出清楚的算式解答過程,即使寫下來的答案正確,這題仍然扣分。
寫著算式的我,從不甘不願,到邊寫算式邊找到答案。當然,數學題目確實越來越複雜,我也越來越無法一眼看出答案,而一次、一次嘗試著解答,都還是能一題又一題地往得到答案的方向邁進。
解答總是順利,就讓我忘了,答案其實不會只在試著解答時才出現,甚至,我因此否定了任何沒有解答過程的答案。
人生好像也是這樣。
有時候,答案就在一個火光之間,頓悟也明白,完全不需要解釋;有時候,答案甚至就在下一個發生中出現,共時、或者啞然的驚嚇,其實遍佈於日常。
可是,有一個已經存在地理直氣壯的自己,反覆著解答的過程,好需要得到解釋,甚至鞭笞著難以解釋答案的自己。而這,其實常常也來自於自己以外的眼光,交代也好、說明也好,邏輯也好、脈絡也好,就是想辦法讓自己與答案能夠被理解,有時,可能選擇退一步,嚴格地要求,至少讓自己與答案能夠被自己理解。
是啊,解答,是因為「需要」,需要理解,需要依據,需要路徑,而解答回應了這樣的需要,所以存在。甚至,有時,解答回應的還是一個合乎生存的需要、安撫恐懼的需要。
而答案,則不是因此而存在的,答案,仿若那無可名之的已知。當前方無路,答案就像一閃而見的前方。當答案還不夠清晰、不夠具體,是什麼讓答案帶來的支持與溫度能夠直抵此時?
信任。然後,勇氣。而在這之下,底氣則是,生存的安全感。
放鬆,等待,答案會一一出現。收下答案,當太困惑、太無依時,解答就是一條校準的路,而不是答案得以存在的必須。
那,就讓解答,只為了需要而存在,不要讓解答反過來碾壓了、淹沒了答案的浮現。
最終,面對未知、面對無可名之,需要的是信任、勇氣,與存在的安全感,而這些所需要的,卻不是解答。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