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winTsai
ErwinTsai

1985年生,台灣人 2019年11月開始嘗試創作的生涯,練習每日創作1000字以上的文章,原本希望可以持續一年,看看會發生什麼改變。 雖然只做到了三個月,但自己確實感受到變化,那是文字的靈魂在內心已萌芽。

哭一陣子就好了,這是必經之路?幾歲送幼兒園比較好呢?



幾歲送幼兒園最適當?

剛開始送到幼兒園的寶寶,一定是大哭大鬧,勇敢一點的父母可以微笑和孩子說再見

「沒甚麼好哭的,妳看大家都在看妳,羞羞臉」

「不要再哭囉,再哭我就不來接妳,乖乖聽老師的話」;


心軟的父母則必須忍吞著不捨甚至淚水,假裝告訴孩子

「拔拔媽媽很快就來接你囉!」、

「妳看這裡有很多玩具和小朋友,妳可以很開心得跟大家一起玩阿!」


專家則安慰你,說再見的時候,不要讓孩子有所遲疑、不要讓孩子從妳的表情感受的到不安,不要讓離別的過程拖泥帶水,要的就堅決、肯定、有自信還有say「掰掰~」

這一斷反覆播放的插曲每個小孩子不同,有的不到一個禮拜就可以融入幼兒園,也聽過好多媽媽說自己的小孩花了好幾個月才結束上學前的這段儀式,甚至也有病情復發的情況。

害羞、孤僻是不對的?

曾經分享過孩子在兩歲三個月的時候,試著去讀家裡附近幼幼班。決定就讀之前我跟媽媽也算做足了功課,詢問參訪過將近10家的幼兒園,想要確定幼兒園的環境、老師的狀況、活動的安排、餐食的計畫、傳染病的控制方針和落實程度、園長的理念等,我不在乎硬體的設施有多充足,相反的我最介意的是人的環境,是否友善、耐心、價值觀和父母相仿。只要人對了,其他很多都只是輔助,只要人錯了,彷彿把小朋友推入坑,整天和不放心的長輩相處,怎麼想都不對勁。

當初下這個決定的原因,是因為考慮到孩子玩伴的多元性問題,全職媽媽必須花費每天24小時陪伴,深怕孩子覺得無聊,或者頂多爸爸放假回家了,媽媽可以喘口氣換成爸爸來點不同的刺激模式,但終究大部分的時間只有兩個大人在陪伴,不止家長也很撐,也擔心孩子無法融入交友圈,看見同年齡的孩子總是避而遠之,為我們心理抹上一點擔憂。

孩子唯一不能輸在起跑點的,是社交能力

孩子在3歲前,只需要好好滿足需求即可,尤其媽媽的地位無與倫比,媽媽就是世界,但......早一點學習社交技能也不錯,既然有這個機會,很幸運也補到就學名額,反正也只是先讓孩子試讀每天兩小時應該也無妨,很多小孩都是這樣過來的...

也許女兒很快就可以適應,也許她會多了很多玩伴可以互動,也許一定對成長有很大的幫助,也許父母也可以換得不少自由時間......

真的...可以撐過就好嗎?

試讀的過程嘛,可想而之,我們都聽聞許多,只不過親身經歷是永遠都無法被資訊取代,極度膨派同理心、度日如年的時光流逝、如坐針氈的不安、無法抽離的隱藏視角,事前即便做過在多心裡準備,痛苦的當下就是會質疑。

這樣做真的對嗎?

她這樣哭真的是正常的嗎?從來都沒有看過的求救模式,肢體的渴望動作、臉部猙獰的表情、不安、困惑、恐懼的情感掩埋我的週遭,撕叫、淚水、緊抓、跺腳、哀求、聽不見爸媽講的任何一句話、也看不見任何玩具點心,平常最愛的小兔子小恐龍小熊通通都不認識了

做為大人的我,在甚麼情況會做出這樣的反應?

做為大人的我,在甚麼情況會逼別人做出這樣的反應?

大概是會在生命受到極度威脅的時候吧,或者最心愛的人生命受到極度威脅的時候,尤其當內心極度恐慌,週遭又盡是和你相同遭遇的同類,看著她們一樣在哭喊、咆嘯、無助,或者就像等著被處決的在排隊,世界頓時只會成為黑箱,父母的身影則是唯一的燈光


這樣做真的對嗎?

有許多過來人甚至專家用研究證據告訴我們,從來沒有任何論文可以證明孩童時期上學經驗或者兒童時期的哭鬧經驗會對長大之後有顯著的影響,相對的是父母可以因此得到不少支援和救贖,權衡之下,早點將幼童送入學校環境的利大於弊。

只是女兒很明顯已經有認知能力了阿,她也會記得你答應過她的事情有沒有實現,也會害怕曾經跌倒過的地方要小心謹慎,那這種生死交關的場景即便未來看不出來有所影響,能否定說她只是隱藏在心裡的某個角落把傷害掩蓋住嗎?

沒有研究報告可以證明有害所以相信無害,那20世紀初全世界都無法對大眾有效證明吸菸有害,醫生、明星都在推崇吸菸有益身心健康、象徵地位尊貴時,那些因吸菸導致生命消亡、家庭破碎的受害者要如何看待自己周遭發生的一切呢?1900年代西方社會視母乳為下層、低等文化的行為,對於現在的人人說母乳是孩子最好的營養,母乳喝越久,孩子越健康的推廣又如何看待?


潮流不全然是正確,歷史不斷在修正,常識從來都不是從一開始就是常識。


當然我絕對不是持完全的否定論,只是真正想告訴自己,如果當眼前的一切看起來是如此的不自然、心裡是如此的矛盾和掙扎,順從自己的直覺並且客觀的看待所有的證據未嘗不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


看過陳安儀的文章「五歲再上幼兒園」後,我和老婆心裡有個底了。

陳安儀的小孩在兩歲十個月時將小孩送去幼兒園,生離死別的戲碼也同樣上演,當時她覺得孩子還沒準備好,所以中止了這項計畫,取而待之的,她等到孩子五歲時再送去,發現竟然是完全不同的狀況,沒有任何分離焦慮、也沒有上學前的怪異躲藏,反而是孩子充滿上學前興奮的期待,帶給陳安儀的不再是同情與壓抑,反而是孩子獨立成長後往外跑成就,還帶著一點失落感慨。

《安靜,就是力量》一書的作者 Susan Cain,分享她對於內向小孩相處方法。

內向的孩子,可以逆來順受,用屬於自己的方式找到舒緩,或者表達聲音。

內向的孩子,可以獨自遊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一定要他人打擾。

內向的孩子,可以謹慎慢熟,接觸到新玩具、新環境也不一定會高興。

內向的孩子,可以獨來獨往,只需要有一兩個穩定的朋友,長大之後仍然會有很棒的社交技巧。

內向的孩子,可以改變世界,愛因斯坦、高爾、巴菲特,都曾在公開場合告訴別人自己是內向的人。

我們的成長以及教育環境,幾乎都是為外向者設計的,只是從小到大不斷的告訴我們群居與社交的重要性,甚至在成人世界裡,廣結善緣、拓展人脈更是成功者的象徵。但這些,都不應該代表內向者安靜、離群的傾向和偏好就是異常、疾病或者心理缺陷,內向者需要的只是和外向者不同的情境,需要更多從內心來汲取生活所需的能量、自信和成長的動力。

集體標準化的教育始於工業革命,為的是生產一批一批品質穩定的「勞工」;還有在資本主義壟斷時代的下,大人們辛苦掙錢養家時,孩子可以簡單的寄託在固定地方的「便利」。諸如以上背景,似乎不該把現今制度和傳統觀點是為理所當然,個體差異性應該逐漸的被重視,相對的公平也才是人類文明不斷前進的準則。

尊重孩子依照自己天生的性格和步調給予陪伴,絕對不是過度保護,也不是太寵的問題!

我們都需要多用同理心去專注對待我們眼前最關心的人,他們所釋放出來的訊息或許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父母的價值觀、親朋好友的建議、傳統世俗的看法、既成事實的規則,這些通通都不應該是阻礙我們維持親子關係的束縛。也許迫於現實、無奈,必須讓孩子提早在不適合的時機進入校園,至少也要讓孩子清楚父母的感同身受,盡可能的陪伴孩子以接近他們的步調去習慣這樣全新的生活環境。

只有父母和孩子的關係,能取代公式的等號,做為所有教養的依靠。


參考資料

母乳歷史→https://zh.wikipedia.org/wiki/母乳哺育

王宏哲影片(關於送小孩去幼兒園)→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NWbqbtvS8o

吸菸的歷史→https://kknews.cc/zh-tw/history/krjbl9q.html

陳安儀文章→https://mamaclub.com/learn/《陳安儀》五歲再上幼兒園/

參考書籍《德國幼兒園原來這樣教》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1472

參考書籍《安靜,就是力量》→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59988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