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winTsai
ErwinTsai

1985年生,台灣人 2019年11月開始嘗試創作的生涯,練習每日創作1000字以上的文章,原本希望可以持續一年,看看會發生什麼改變。 雖然只做到了三個月,但自己確實感受到變化,那是文字的靈魂在內心已萌芽。

選擇之後的問題

圖片來源http://books.cw.com.tw/blog/article/335

越是接近變化的時間點,心中越容易忐忑,心裡也越是容易想到之前沒有的狀況。

還沒開始做之前,或者距離確切的時間還很遠之前,總是容易高估自己可以應付的程度,又或者把事情想得太容易,沒有好好充分的思考可能的情形。

如果順利的話,再過一個多月,又要改變工作崗位,重新適應全新的挑戰了。

雖然過去在台中也有類似的工作性質,但畢竟又是重新把自己丟入陌生的環境,除了承辦的業務,最重要的還是共事的人,如果都是熟悉的,那即使是複雜的交辦事項,有熟悉的人會給自己基本的安心感;如果都是不熟悉的,那即使身旁坐滿鄰座的同事,也會有單打獨鬥的孤獨感。不僅對陌生的工作充滿未知,也需要對陌生的同事充滿臆測和想像,心靈和腦袋的負荷需要一段時間的高乘載運轉阿。

做這個決定是對的嗎?

大概每次在事情確認前,都覺得游刃有餘,抱著期待多過於擔憂的心情去跑每一個步驟。而當塵埃落定,倒數開始的時候,就會開始不斷地問自己這個問題!

而不只是自己質疑,關心我的人也同樣會替我擔憂,確實做好所有的調查了嗎?

但我感謝那段時間,無論是直接的支持或者帶著疑惑的祝福。直接的支持帶給我們更多的信心與勇氣,疑惑的祝福則讓我們體會包容和尊重。

我想,事前的調查永遠也不會足夠的,決定方向的那一刻往往需要的只是一個理由,一個讓你不得不行動、面對、改變的唯一理由。無論是當初要跨過中央山脈,或者是現在準備回到文書崗位,我的唯一理由就只是想要守護自己最心愛的家人而已。再充分的檢查未必能讓自己更加篤定,而可能帶來的是更多躊躇,恐怕最後也只是杵在原地,猶豫束縛著雙腳一動也不能動吧,然後預期未來回首時,總是帶著遺憾和後悔。

不做你會惦記一生,做了你就會知道

忘了是在哪裡看到這一句話,但是這就好比讓人朗朗上口的純喫茶廣告一樣,

『不做不會怎樣,做了很不一樣』

有太多時候,對事情的疑問,是想破頭也得不到解答,因為未來永遠都無法預測,只能認為未知的恐懼佔據每天心頭的主位。既然有了不得不去面對的理由,一時也想不到更好的辦法去解決和面對,讓就讓行動來處理一切吧。

就像閱讀對於個人,是為了讓人們有更好的思維,而不是讓閱讀本身妨礙了行動;

事前的準備、心態整理,同樣是為了讓自己的行動更加有效率,過多的思考只會成為身體的枷鎖。如同《最低限度思考》作者鈴木銳智在書中所稱的"垃圾思考”,不但妨礙了處理問題最關鍵的專注思維,還可能讓不該衍生的個人情緒和恐懼蔓延。

習慣的威力是無窮的,人類的適應性是強大的,再怎麼惡劣的環境我們一定都能找到生存的平衡點,更何況為了應付以後更多無法想像的意外和狀況,主動選擇離開舒適圈挑戰才是最穩當的風險管理。事情的演變往往不若事前想像的糟,最壞的情況往往也不會發生,取而代之的是不同的視野和體驗。

如果真的最後只能在池上生活接近半年,這也會是我過往人生從來都不能想像的到的美好經歷,這是一段看似很短,卻也足夠讓人累積對一塊土地熟悉感的時間。我會細細地品嘗這裡的藍天、山巒、稻田和人情,做為以後滿滿可以回甘的美好回憶。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