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winTsai
ErwinTsai

1985年生,台灣人 2019年11月開始嘗試創作的生涯,練習每日創作1000字以上的文章,原本希望可以持續一年,看看會發生什麼改變。 雖然只做到了三個月,但自己確實感受到變化,那是文字的靈魂在內心已萌芽。

現在的孩子比較有事?

現在的孩子比較有事?

曾經我在心裡也常常想,當我們變得越來越留心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和情緒穩定,好像反而必須面對更多的困擾和難題,是否這樣做是多餘、自找麻煩累死自己?就算當我自己被問起「以前不也都沒有甚麼問題?」「我們不都是這樣長大的?」或是任何一個經驗比自己更豐富的人告訴你「第一個照書養,之後照豬養」的時候,也無力產生過多的辯駁。

當起父母時,面對幼兒的需求五花八門,看在老一輩的眼中我們永遠是門外漢,「以前我在帶你們的時候.....」甚麼的總要被拿出來比較一番。

曾經也聽過身為老師的朋友說過,現在的孩子罵不行、打不得,還有國小的年紀就會假裝委屈哭泣,實際上只是為了威脅她以便投訴。

似乎,當我們對於這群尚未成熟的個體生命提供更多的包容和尊重時,他們所能擁有的表現能因此產生更多的變化,雖然大部分,我們看起來像是更多的問題、更多的叛逆、或更多的軟弱。但就像給與一朵花的花盆,底下的花盆越大,根從泥土吸收的養分越多,枝葉和花朵便在上方展露出夠多的延伸和茂盛。而相對的,帶來的枯枝落葉也相對的多,更需要照顧者費心照顧和調理。要是不管他,同樣能長得好好的嗎?

「以前的我們不都是這樣長大的?」,是否在告訴現在的父母、師長,花費這麼多的心思、犧牲這麼多的自我、忍受這麼多的鄙視,其實終究是只是徒勞、自討苦吃的行為,生命自有自的韌性和強度,總能自己找到出口,我們究竟是在寵小孩,還是應該選擇砥礪磨練?孩子讓她哭累了就會自己睡著了,何必讓他們把依賴當成是習慣?

也許是的,部分來說一定是正確的,有些人必定是相對堅強、相對突出、相對能夠面對外在的壓力,而同樣能夠長得好好的。但卻有些人如同天生體質孱弱的杜鵑花、蘭花,他們都不是像黃金葛、或者仙人掌一樣,不需要特別照顧就能長的頭好壯壯,他們需要特殊的環境,來開展特殊的容貌,雖然很麻煩,卻也因此得人疼愛。

我們在看待自然的生物都能如此,為何對於自己的孩子還是帶著「以前不都是這樣」的眼光去審視呢?究竟那些過往一路走來看似完好的個體是適應良好,還是只是『帶著傷口往前進』?我們終究會找到自己生命的出口,而是否對一些人而言可能宛如下水道般的處在骯髒惡臭的環境,出口從來都不是明亮的。

並不是幼小的心靈們因為大人給予的尊重和空間而產生出更多問題,而是過往這些問題或許本來就存在,只是在過去的環境不被重視、不被認識,甚至只是被歧視。畢竟以前上課時,老師總是不喜歡提問題的學生、更不喜歡產生問題的學生。誰都喜歡被認同和尊重的感覺,所以學生問問題就好像對老師提出質疑,問題不是老師的,都是學生自己才有的,我教的東西沒有錯,不可能大部分的學生都會,就你不會,那肯定是你自己的問題。同理,以前教小孩的方式沒有錯,不可能大部分的人都長得好好的,就你會難過會寂寞會委屈,肯定是孩子你自己的問題。

不被允許問問題或是不被允許依賴的孩子,有些或許可以仍然過得很好,培養出堅強獨立的性格,但有些必定會引起心理上的問題,終生容易缺乏安全感,強迫自己做些甚麼事情來滿足不安,或者養成習慣犧牲自己以成全別人的個性,或被男人欺負劈腿仍死心塌地的忍受和原諒。

我們還小的時候,經驗不夠、不會表達,甚至也不一定清楚是甚麼問題,甚至不知道問題的存在。要解決心靈的問題,往往需要好好花心思和時間溝通和引導,並不一定能碰上願意重視的大人,畢竟太花時間、太花心力、太忙,跟著傳統、潮流走,肯定沒錯,不聽?不乖?不服從?那是孩子的問題,孩子懶、心機重、逃避現實、不求上進,得用權力、階級、憤怒來要求服從,每個人都是這樣的,少在那邊胡思亂想。


看不見的,總是沒關係,卻因此得以默默地在身體裡破壞

心裡的傷痛,在青壯年的時候表面看起來身心健康,卻每每到了老年時被視為家中爭執問題的泉源,與其從小就好好的重視和面對,放任其腐爛和發臭到未來會來的更好?

無論是看似叛逆的行為、無理取鬧的作法、傷害自己或他人的惡意,反覆無意義的自殘行徑,背後都可能帶著保護個體正當動機。

『不是想讓自己更好,就是想保護自己免於傷害』

這是作者不斷地在文章中所強調。

心裡的傷不被治療不被看見,個體便會自己尋找療癒的方法,用奇怪不得人心的行為包裹自己,都像是放任傷口自行結痂。只是有些人體質很好,走過不留疤痕,有些人有蟹足腫體質,傷口長得歪七扭八,從此成為身體的印記。平常的時候沒事,只是偶爾還會從新破開流血流膿。看到這樣的狀況,遇到問題時,還會說甚麼誰誰誰怎樣就沒事嗎?

自己的問題、自己的孩子的問題,永遠都是自己的,我們一定能夠參考別人的經驗和做法,但拿過來套用從來都不是正當的行為。

為什麼你從小不喜歡被父母師長比較,卻又得讓自己的孩子去用別人的標準來檢視?

你總知道自己和別人不一樣,但嫌麻煩的時候就想套用公式對待你的小孩,讓後說服自己跟著別人做一定沒錯。

受傷的時候你是個人自由主義,困擾的時候你變成社會保守主義。

小時候大人們不能好好聽我們說話,我們希望能被尊重,賦予自由。

長大之後成為權力地位較高的長輩時,我們希望能被服從,也不見得願意聽別人說話。

那些從小埋在心裡不被聽見的苦悶和遺憾,就會成為生存之道,也成為自己孩子的所遵循的背影和路線。

總有聽聞年邁的父親、母親有一大堆讓子女看似固執難以相處的個性或特質,總覺得他們很難溝通,總覺得他們剛愎自用,觀念和年輕人不合又不懂得傾聽,嘴巴上說著開明好講話,行為卻是充滿著傳統和保守;言語中總是透漏自己為了你好,卻在子女看起來是自私的打擾。

更有甚者,從小到大以羞辱、責罵的方式養育小孩,說是為了激勵,卻從來只從言語裡感受的惡意。

那些行為的背後,都只是在滿足自己的過往不被正視和尊重的內心創傷,小時候不被大人世界看好的靈魂,長大之後持續成為世代的輪迴。

被侮辱長大的孩子,從小便不被大人尊重、包容,一旦成為別人的父親、母親時,如何能期待自己用不同的方式養育小孩?

被以滿足自己需求優先的父母所養,如何能期待自己長大後懂得體諒和包容孩子的需求?

久而久之,孩子不願意陪伴父母,剩下的都只是一屆責任心的維持,親情的關係多半枯萎凋謝,社會充斥著各種家庭問題,我們邁入老年化的國家時將會有更多的孤獨老人。

無力扶養的不是孩子的經濟能力,而是即使有錢也不想跟父母在相處同一個屋簷下。

曾經還能擁有和樂的育兒時光、成長歲月,何苦變成這樣的家庭悲劇,倫理關係變成單純的負擔和拖油瓶,是一個家庭的另一種破碎方式。雖然不若意外事故一樣殺傷力強大且快速,卻是另一種猶如緩慢吸入霾所致生的癌,讓人不知覺卻影響終生。

所以,在孩子、青少年狀態,我們都曾經經歷過大大小小不同的問題,並不是因為時代變了,現在的孩子被寵壞了,才會看到這麼多令人感歎的社會現象。而是在過往的年代,我們都傾向於忽視、歧視,還有排斥這些需要旁人細心照料和保護的心理問題。

心理的問題從來都不如皮脂毛囊上的切口來的引人注目,也比較容易得到群體的嫌惡,內心有狀況的人彷彿得到傳染病一樣的叫人保持距離,也沒有大人願意承認自己的孩子心理有病。要是走路不小心撞個頭破血流的話,連旁邊幫忙打掃的阿姨也會急忙地跑過來看你有沒有怎麼樣,你有憂鬱有自閉,每個人都恨不得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也因此大部分的心理問題,都是被帶著,忍耐著,默默地等到未來的哪一天,成為不見血的傷口,持續的在自己的生活中作祟,也持續著在自己與他人之間產生防備,越是親密的伴侶、子女,和朋友,越是能感受那傷口的惡劣。


關係,是心理創傷的急診室

我們都能理解,生了病、受了傷,會去找護士,找醫生幫助我們復原,一旦身體康復的時候,我們大部分都能靠自己走出病房,重新回到自己的生活,並不會想要就此賴在病床上不走,也不會巴著醫護人員的手腳不放。接受輔導和諮詢也是同樣的道理,並非因為脆弱和與眾不同所以才需要被引導和照顧,當我們內心有所顧忌、有所疲憊和疼痛時,尋找支援的用意同樣是為了讓自己之後能夠好好的生活。

孩子還小的時候需要父母的陪伴,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繼續在沙坑裡面玩耍、在遊戲場裡面奔跑,並不是因為依賴和脆弱所以才離不開大人的視線。

孩子從我們身上擷取的是獨立的力量,那幼小還未成熟的自信宛如和父母間連著臍帶一樣仍然無形的在輸送養分,會寵壞孩子的,並不是這份臍帶所導致的營養過剩,而是大多數時候父母、或者長輩,頂著權力階級的光環從孩子身上奪取自我學習和成長的力量,告訴他們怎麼做、告訴他們不能怎麼做。

我們都會以為受傷待援的人需要一份指導、不需要胡思亂想,只需要好好地聽話就不會有問題,但終究我們需要的永遠是一份陪伴,和關係的聯繫。在我們還仍讓抬著頭仰視著我們所依賴的大人時,希望得到的是一份平行的視線、還有貼近的耳朵以及能夠靠近內心焦躁不安心情的關懷。

『引發情緒的是事件,而修復情緒的是關係』

不要錯怪了那些看似寵小孩的父母們,因為他們真正提供給孩子的是獨一無二的關係,這份關係與生俱來,卻不是理所當然,它需要花費大量的心力去審視,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維護。

不要錯估了那些看似嚴格紀律的父母,他們或許帶給家庭眼前的安靜和順服,但越是快速有效的處方,往往也帶來後續更多的副作用。承擔起這些後果的不僅是孩子自己,還有他們的下一代,以及那些圍繞在他們身邊的關係。

孩子不是因為我們給予過多的同理心而長不大,反而是在他們需要撫慰時得到太少的陪伴和理解而無法長大。

寵壞和虐待,都是一樣的,都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剝奪孩子自我學習和獨立的能力,差別在於前者是似毒的糖水,後者則是粗鄙的暴力。

真正的在乎,始終都是以孩子為主體,思考甚麼才是他們最需要的,獨立的養分。而在他們還小時,心靈就如同弱小跌跌撞撞的身軀,時不時都會跌個受傷嚎啕大哭,和學習走路一樣需要大人們攙扶。有些孩子早早就學會走路,有些孩子早早學會喊出爸爸、媽媽,怎麼會有希望孩子一定要早早睡過夜的標準,怎麼又會有孩子幾歲該脫離母乳的荒唐定義呢?

這些,都不過是大人們爭取養育之便的藉口罷了。

但我並不是想增加一些父母的罪惡感,也不是來挑起爭論,究竟誰的方法才是對的。

每個人的孩子、每個人的父母、每個人的環境都有不盡相同的條件和資源,不要隨意地套用自已的經驗和標準在別人身上,也不要輕易地懷疑自己對子女的愛和關懷。把對子女的教養上,永遠的回歸到彼此之間關係,找出一套最適合自己家庭的相處方式。

變得只是父母們衡量自身的狀況和條件做出權衡和取捨,不變的永遠是關注子女真正的需求,以『尊重、無條件和真誠一致』的愛,去照顧每一個幼小的天使。

還有,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仍然在哺乳的期間,不吝嗇地給予滋潤,直到他們意識到自己能夠自己走路,他們就會要求想要自己走路的,直到往後長遠的未來。

2020.3.7

參考資料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