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winTsai
ErwinTsai

1985年生,台灣人 2019年11月開始嘗試創作的生涯,練習每日創作1000字以上的文章,原本希望可以持續一年,看看會發生什麼改變。 雖然只做到了三個月,但自己確實感受到變化,那是文字的靈魂在內心已萌芽。

對別人的期待只會帶來傷害,如果父母未曾檢視自己的習慣

攝影師:Andrea Piacquadio,連結:Pexels

期待和相信,是完全不一樣的層次,在此之上,最高層的是信念

有時,期待本身或許代表著失望、輕視、無奈,因為多半時候只是存在心裡的一個角落,並沒有變成任何行動。

行動,並不單純只是代表著從椅子上站起來,或者從被窩裡鑽出來。行動,往往意味著人們必須做出和以往習慣不同的事,挑戰原本相信的做法和理論,甚至過往的經驗;

行動,就是代表著必須去實踐愛因斯坦的一句話:

什麼叫瘋子,就是重複做同樣的事情還期待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Insanity: doing the same thing over and over again and expecting different results.

人們會以為自己已經充分地做出改變,充分的付出、充分的犧牲,足夠了所有的努力,卻不曾真正動腦思考「如何」努力。忙碌只是懶惰的藉口,用來偽造自我正直的一面、用來掩蓋自己內心的焦躁、用來倘塞自己怠惰的理由。如同對孩子的教育,以為始終督促著唸書、寫作業、準備考試,卻始終得不到孩子的正面回應,父母以為無力可施,小孩子就是天生的不愛念書,誰知道孩子只是在反映父母內心的期待,那一小部分是口口聲聲說的「為你好」,但一大部分卻是明擺著的「為你擔憂」。這些為你好,都只是期待而已,意味著我們都只是靠著以往習慣做的事情,去預期事情會有不同的成果。父母以為苦口婆心的勸說教導,其實都只是在掩飾自己的不信任,以為對孩子好的,都只是過往習慣的懷疑以及自卑,所顯現出來的質疑,孩子真正接受到的訊息,都是負面的能量以及傷害。

只有當自己內心開始懷疑一件事情的時候,才會開始忙碌起來。

就像,如果你開始還疑你的另一半有所隱瞞,當他行蹤不明時,你可能會多問幾個問題。就像,如果你開始還疑你的家人沒有在應該出現的時候打通電話,你可能會開始忙著撥電話確認他們的安全,萬一此時電話沒接,你可能會比平常打更多通,因為你懷疑,焦慮了。

所以,就像,不斷的叮嚀孩子寫作業,否則比不上別人;不斷的叮嚀孩子要好好念書,否則長大之後沒有用處,以為內心都是期盼著「望子成龍」,卻沒有意識到每一句過多的叮嚀和告誡,都是在提醒孩子「望子成土」。

我們都經常都忘了,當自己深切的相信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的行為是如何堅定和沉穩,即便偶爾會產生動搖,但比起忙碌的說教、忙碌的叮嚀,帶給孩子的訊息卻是天差地遠,孩子自然的反應也有相當的差異。

相信一件事情時,做的,往往比說的還要多

語言是最直接的表達,有時確實可以深入人心,造成改變,但多半時候,語言的無效率,充分地顯現它自身的成本低廉,不但達不到說話者想要的效果,可能大多數還會促成反向的功用。

輕易脫口而出的話語若不經思考,不經修飾,即便表面上寫的是「讚」字,聽者或讀者可能也只是讀到「ㄌㄢˋ」的注音,它直白的顯現說話者的心情,以及說話者的信念,你在說甚麼,自己可能往往聽不明白,但接收的人卻很清楚那份信念是如何的赤裸。

「我只是提醒你」、「我只是為你好」、「天下哪有不是的父母,聽我的話就對了」,表面上的善意的文字,但實際上卻總是充斥著,不照我的話去做,你就是蠢、你就是笨、你就是缺乏社會經驗、你就是自大狂妄,你就是長在淤泥裡的爛草自以為廉潔而不染等,不信任的訊息。這種命令式的語氣夾帶著恐嚇和威脅的控制,想必許多人的成長過程中經歷了不少。無形之中,我們養成了自卑的習慣,我們養成了服從的本性、我們養成了憤世嫉俗的視野,因為我們自己不再相信自己,我們被迫順著大人的價值觀走,從今以後我們生存的信念只能逗留在別人身上,生命的價值也只能仰賴他人的視線,對的錯的、好的不好的、幸運的不幸運的、漂亮的美麗的、成功的失敗的,都是別人的錯,都是政府的問題,都是父母從小沒把我教好,都是雨滴要落在馬路上讓我跌倒.....

別再只是期待

要想完成一件夢想的事,需要不斷地檢視自己的信念是否穩固,不斷的餵養和保護,還要能夠在不斷前行的路上,不停地測試和修正。過程中保持著一致的方向,即使偶有蜿蜒曲折的路徑,但總能清楚自己為何而在,為何而做。

對孩子的教育也是相同的道理,我們不應該固執的守著以往的習慣和觀念,並且用不一定對每個人都有幫助的教條去期待每個孩子都能接受並且成長茁壯。我們都很清楚,只是用期待的心態在看待內心所憧憬的未來,現實是不會有任何的改變,如果也用這種態度來對待孩子,孩子怎麼可能有所成長?只是會慢慢變成父母內心真正期盼的樣子,那種明明嘴巴講著為你好的言論,卻表現得充滿輕視和無奈的態度。

期待是被動,相信是主動,信念則是潛意識的

期待是日復一日做著相同的事,躺在相同的沙發,看著同樣的電視劇,然後仍然抱怨薪水領的不夠、政府給的不好、學校給的不多、教育給得太少、子女讀得不好,然後仍以為自己努力的賺錢養家活口應該得到肯定和讚揚,其實大部分的都有一樣的想法,所以也顯得你和大部分的人一樣。

相信是別人說你老婆跟誰走得很近、你同事在背後批評你、你小孩成天跟奇怪的人閒晃,你會用最堅定的語氣告訴別人,「沒有問題」。這代表著你能理解、掌握你內心熟知的事物,他們的運作和行為都在自己的預期之中,即便偶爾產生了意外的狀況,卻仍然能合理的看待,不慌不亂,不多問問題、不多做多餘的事。旁人能夠深深的接受到你的信任,你的另一半、同事和孩子,也能徹底地感受到你想對它們說的內心話,然後就能用相同的真誠和努力,去回應這份情感。

信念是無論遊戲失敗幾千回,仍然覺得自己能夠破關,並且不覺得累,也不覺得辛苦。他不若相信一般還需要刻意維持,而是恍若黑夜注定轉變成白晝;冷冬必定融化成暖陽;春雨必定帶來初苗;野火必定創造新芽。猶如阿諾史瓦辛格的一句話:

我不是去競爭,而是去獲勝

對於擁有信念的人,未來的景象早已清晰可見,所有的困難、失敗都能看成養分、所有的機會和助力都能把握和學習。這樣「無敵」的狀態,人還有甚麼可以擔憂的?父母還有甚麼需要提醒的?

要給孩子的,不就該是這種生活態度,讓孩子得以獨立,得以好好照顧自己,也能夠自己面對所有困難的,最好的人生資產嗎?

我懂得,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曾擁有過信念,有的也只是自小到大被灌輸的失敗者意識、窮人意識、自卑意識。我們容易直覺財富不可能屬於我們,因為幸運永遠只會降臨在別人身上;我們容易感受到自己的卑微和沮喪,因為自己面對的現實總是最困難的;我們容易把自己定位成別人眼中的樣子,因為從小到大都在努力把自己扮演成父母師長口中的健忘、不愛念書、調皮搗蛋、胡思亂想、天真、憨直、自以為是或者叛逆的小孩。

信念,很不容易獲得,但它一旦嵌入靈魂,就會如同夏日的海水般不時閃爍著迷人和奪目的光彩,而好消息是它仍有方法,便是必須讓自己一步一步的將期待轉化成相信,停止日復一日重複著相同的做法去期待不同的成果,去期待命運之神的眷顧、政府的義務、富人的施捨,透過不斷的突破自己內心的成見和習慣,然後在取得成功的一小步經驗之後,逐漸累積成信念的城牆,逐漸相信自己,內心才是最可靠、最完整的力量來源。

信念,不會在長輩出口成章的道理中生長,只會在孩子發自內心主動完成一件事情時開始萌芽,我們照顧者應該做的,是思考如何呵護這份稚嫩,並把他維護至茁壯長大。他比起很直接地用話語告訴孩子該怎麼做、怎麼選擇,困難多了,即便效果是最好的,但大部分的人仍舊喜歡選擇低成本的語言作為教養的道具,也難怪要不斷怪罪自己的孩子「怎麼講都講不聽」「就是天生反骨」「死到臨頭就知道了」。

控制不成,反過來變成諷刺、鄙視自己的孩子,真是所謂壞掉的大人和受傷的孩子啊。

參考資料

《壞掉的大人和受傷的孩子》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