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rianAu
AdrianAu

需要藍天

14歲的模樣

你還記得,14歲時的你,是怎麼樣?

屈指一算,那時應該是中二生。中二學年應該是我中學時代最愉快的學年:有喜愛的老師做班主任,總算適應中學生活,成績亦比以前進步,慢慢建立自信。可是好景不常,到中三時就一擊即沉,成績未達預期。或許那種學習模式令我不能適應,也許同學們太強,或者是我當年自我放棄,繼而沒有學習動力。這樣一跌,反而讓我有「透氣」的機會,幸運地讓我找回自己的步伐(pace),再拾動力往前。

現在回頭看,幸好有14歲的那年,否則中學時代的美好回憶,所餘無幾。

~~~~~~~~~~~~~~

因為朋友的孩子長大,從兒童書的範圍,慢慢轉到青少年讀物。之前介紹陳郁如的《仙靈傳奇》系列(現在又有新出版),這本應該是另一本合適青少年讀物。

我很清楚,我買這本書的原因,一定從網上看到的那一句:

“日本文壇天才少女 史上最年輕文學獎得主。”

《14歲,明日的課表》。作者鈴木露莉佳,中學生一名。

作者用不同的課堂來書寫故事:國語、家政、數學、道德(即德育),還有體育。國語講的作家之夢、數學寫的講安全感、體育則是人生課題。

我很喜歡體育及家政。家政的故事背景是課堂後的興趣小組,突然來了一位男同學。「我」開初並不了解,明明這位男同學一直是參加運動興趣小組,為何來到家政興趣小組?相處久了,「我」慢慢發現,原來另有因由。在這裡賣個關子。

又如體育,講到「我」再次面對最不喜歡的長跑比賽,究竟應該苦練還是放棄?「我」在兩難之際,遇到同班同學也在練跑跑步,但長跑對他沒難度,因為他是運動健將。這位同學帶著「我」、訓練「我」應付難關。在訓練過程中,發現同學的兄長也是跑步選手,卻最後放棄跑步,甚至自我隔絕。作為弟弟,看見哥哥的情況,如何說服父母選擇跑步?如何跨過困難?而「我」最後能否克服困難?無論你是否愛跑步,應該會理解”dead zone”,但“second wind”可能不清楚,但對於跑者,一定明白。

這些故事都簡潔,閱讀時覺得很舒服。那些老生常談的道理,作者用最易理解的方式表達。不要因為書名以為只適合年青人閱讀,其實,成年人都適合。

之所以適合成年人,或許因為大家曾經擁有14歲、曾經在校園生活、曾經面對過主人翁們的情況:想完夢卻未如願;家庭的包伏改變了自己的夢想;總有一科最討厭成績最差⋯⋯這些故事,總會找到「曾經的我」。

期待她日後的作品。

(圖片來源:誠品書店)

~~~~~~~~~~~~~~

延伸閱讀:

書介:

《14歲,明日的課表》: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83842834423&kw=14歲+明日的課表&pi=searchType=

「我是因為想得到獎品才開始寫小說的。」──專訪《14歳、明日的課表》作者鈴木露莉佳: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3102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