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rianAu
AdrianAu

需要藍天

人間有喜劇

上一篇是一題兩書:將兩本題材相近的書一齊介紹。那就不要讓它停下來。

以下介紹的兩本書並無關聯。要講,只能說是書名:胡晴舫的《人間喜劇》及董啟章的《後人間喜劇》。

胡晴舫老師的背景很「有趣」:她曾在世界不同地方的工作——香港、紐約、巴黎。她那本《辦公室》,道盡了辦公室的古怪事。還記得第一篇,「我」進到社長的房間想問一些事,最後:

我乖巧地點點頭,回到辦公室,我察看電子郵件。十五分鐘後,我突然意識到,從頭到尾,社長根本沒有回答我的問題。(頁18)

她那「旁觀者」的眼光,常常讓我看到另一番景象,就如這本《人間喜劇》。這本書集了10篇短篇,故事發生的地點是東京、香港、巴黎、新德理的城市。人物全是普通人,像你像我;故事情節平常,或許你也聽過。偏偏在閱讀時,總會令人莞爾。比如〈巴黎不屬於任何人〉,一個在銀行作交易員的非巴黎人,因為虧空而被捕,被警察審問,以下一段讓我從心裡認同:

但馬龍不需要這些故事。他自己就是巴黎人。他不相信巴黎人告訴他的話,他對他們沒說出口的話比較感興趣。他習慣觀察他們的臉而不是聆聽他們的話,如果說巴黎人真有故事可說,那全都寫在他們的臉上而不是長在他們的舌頭上。外來人以為巴黎人雄辯滔滔,喜好思索,其實他們只是喜歡自己說話的聰明模樣。他們腦子後面卻深藏著一套他們從不說出口的價值,才是他們祖母留给他們根深蒂固的行事準則,不管砍了幾個國王皇后的頭,那不會隨時代演化。外來者總愛指摘巴黎人言行不一致,要求他們解釋。他們總會聳聳肩,很無禮地瞪對方一眼,他們是巴黎人,天之驕子,他們才不在乎你的想法。(頁16、17)

這是我所知的巴黎,雖然我未曾到訪。巴黎,或許大家覺得她是浪漫的化身;但我經常聽到的,是另一回事。而作者,彷彿戳破了想像。

另一篇是關於一對住在紐約的男女,回到印度結婚,最後女生忍受不了那種「不自由」,離開丈夫回到紐約。這是一齣「喜劇」嗎?看完就知道。

~~~~~~~~~~~~~~~~~~~

有一天與朋友吃飯,他說他很久沒看雜誌。某天看到「元宇宙」,問我知道是什麼。我舉了一個例子去解釋︰動物森友會。

拜COVID-19所賜,虛擬世界不再只存在遊戲世界,現在各行業都在運用科技。未來究竟會否戴上AR(擴增實境)旅遊、學習、工作,不得而知。另外,AI已經發展十分成熟。AlphaGo已經證明,電腦學習能力十分高。

至於AI能否能變得跟人一樣,這個是電腦界一直有探討。而AI亦一直是文學作品的題材,《後人間喜劇》就是一例。

故事內容大概是這樣:主角胡德浩教授受邀到新加坡擔任客座教授。他本以為是當教授,卻意外地被捲入開發後人類計劃:康德機器.......

那......跟AI有什麼關係?後人類某程度是AI的一種。如我之前所言,AI某程度是接收指令,那人類有什麼東西是AI暫時沒有?這是董生在這作品探討的問題。是次作品從康德的道德準則作切入點。

簡單來說,人基本是接受命令,這方面跟AI沒分別,但人與AI的區別,是人類多了一樣東西,那是道德。人在執行命令之前,同時間會加入道德各度去思考︰

康德認為道德的判斷須要緊扣行動者的意志。「一個出於義務的行為之道德價值不在於由此會達到的目標,而在於此行為據以被決定的格律;因此,不繫於此行為底對象之實現,而僅繫於意欲底原則。」 即一個行為是否道德,應看看這行為背後的原則。[註1]

書中提出一個概念︰AI能否有這能力切換這思考模式。主角試圖用康德的理論來入手。康德提出三個令式︰普遍原則、 目的自身、意志自律。而意志自律亦即是意志之自由[註2]。董生用他的文字來解釋︰

康德說的自由,不是一般意義下的完全没有限制的自由。相反,自由永遠伴隨著律法,互為表裡。一個人必須完全的自由,才能完全地實踐道德律。自由當中包含著自己成為自己的立法者意思。也即是說,自由的人並不是受到外在的他律的約束,才做出道德的決定:他是因為自律的約束,而成為一個道德的人。這才是康德自由的真義。而這樣的道德律的合法性,也是不用外在的理由來說明的。因為有自由,所以有道德和因為有道德,所以有自由。他承認兩者是循環論證,或者好聽點說,是互向因果。(頁269)

這本書是一邊分析康德論說,一邊帶讀者幻想AI世界。閱讀時免不了會想起阿道斯.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撇開要消化康德的理論外,這本書開首節奏比較慢,之後節奏好轉。故事後段有種在觀看荷里活電影般。

去年有網站在討論在疫情下什麼工作會被AI取代[註3]。當然,AI早已進入生活範疇很多年,它可以向好的發展,也可以向壞的方向。作者對這個有什麼看法?書名或許給予了答案。

~~~~~~~~~~~~~~~~~~~

《人間喜劇》(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1887

《後人間喜劇》(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2117

[註1] 歐麗穎 (2008)。論康德的道德主體觀 (碩士論文,香港嶺南大學)。檢自 http://commons.ln.edu.hk/otd/16 頁20

[註2] 歐麗穎 (2008)。論康德的道德主體觀 (碩士論文,香港嶺南大學)。檢自 http://commons.ln.edu.hk/otd/16 頁34

[註3]「20種工作」在10年後恐式微消失!AI將取代四分之一人力 | ETtoday財經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112139#ixzz7IaxMkheo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