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chKatze
FischKatze

德國魚貓一枚。 努力掙扎求生中。

[Matters 15] 讀書《單一文化的陷阱》之本書討論議題&金句摘錄

(编辑过)

想了很久,最後還是決定寫下《單一文化的陷阱》這本書的分享。開始動筆前,其實考慮了很久要不要寫。後來決定要寫了,又在想,應該要怎麼寫。其實我向來偏好讀文本本身,畢竟每個人讀書對於書中內容會有不同理解和感悟,尤其自己深深受到書中觀點吸引,更會希望大家能一起閱讀看看。

因此,百般猶豫後,最後我決定將這本書以一種非常緩慢式的分享,這書本的分享將會以三個大主題進行:本書討論議題&金句摘錄(本篇)、各種情況下的經濟故事如何宰制我們,及對於單一文化的省思。(分別會用三篇文章的篇幅)

《單一文化的陷阱》書封。

書名:單一文化的陷阱——經濟效益掛帥的時代,我們失去了怎樣的生活方式和多元價值?
原文書名:Monoculture: How One Story Is Changing Everything?
作者:麥蔻絲(F.S. Michaels)
譯者:黃煜文

那麼,今天就來看看這本書的基礎——即它要討論的議題,和書中摘錄出來的、很值得思考一番的那些金句。

當然,在這兩部分也有不同小節,是以來個目錄:

1.本書所討論議題

1.1 什麼是單一文化?

1.2 淺談發展主義如何宰制了人們?

1.3 前有古人:簡介幾位前人與其主要思想。
2.書中金句摘錄與省思

2.1 以撒・柏林 (Sir Isaiah Berlin)
2.2 黑格爾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2.3 穆里爾・洛基瑟 (Muriel Rukeyser)
2.4 約翰・莫塞爾 (John Mursell)

2.5 哈維爾 (Václav Havel)
2.6 奧斯卡・王爾德 (Oscar Fingal O'Flahertie Wills Wilde)

1.本書所討論議題
1.1 什麼是單一文化?

有一個論題,當然要先說說是針對哪一個領域。這本單一文化所針對的是「經濟故事下,人們如何行動」,乍看是針對經濟與制定經濟政策的政府,然而實際上是如寫下導讀的李尚仁先生*1 所說:「本書作者更強調意識與文化層面,但沒有進行政治經濟與權力的結構性分析。」(p. 5)

的確,單一文化在作者的觀點裡,是指歷代有不同的單一文化模式。如 17 世紀那會,是科學的時代,而在21世紀這會,我們被「經濟故事」——也就是我們這時代的「單一文化」所主宰。

即,單一文化是:
「⋯⋯你會傾向於接受主窄故事對現實下的定義。你會在不知不覺中相信某事而且依照某事行動;或者反過來,你會不相信另一些事而且不依照那些事來行動。這就是單一文化的力量。它主宰了我們,卻又不讓我們察覺到它的存在。」(p. 17)

也就是,單一文化形塑了一個框架,認為哪些事是正常,而哪些事是不正常,而人們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不知覺地就漸漸趨近這個正常狀態,而不會思考到其他可能。

那麼,我們這世代的單一文化,是用「經濟故事」作為腳本,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首先,作者指出,人都是依附在「故事」上過活的,的確,套句書中所寫的話「(我們)身為說故事的人,我們以自己的觀點來了解自己的生活,根據自己了解世界的方式,來賦予各種事物意義。」(p.25)

然而,我們是如何習得說故事的技能呢?就是透過社會化。因此,反過來說,我們又是依附在「故事」上過活,而身處 21世紀的我們所依附的故事就是「經濟故事」。

經濟故事認為,人就一個人,跟其他人毫無關係;經濟故事認為,身而為人,你是理性的;經濟故事認為,你是盡可能地自利;經濟故事認為,每個人都明確知道自己的偏好;經濟故事認為,你會了解提高生產力以創造更高的效益,並朝這方面行動;此外,經濟故事當然認為資源有限,而慾望無窮,所以你會拼了命的努力,然後達成一件件目標。(整理自p. 28-32)

是以,在經濟故事裡,台上的角色有了,那麼,台上的布幕場景呢?

作者指出,在這個故事中,台上的布幕就是由一個個市場所構成,這個市場包含商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其中包含勞務市場)所有的一切都是由價格仲裁,而供需決定價格。重點是,所有事情都會是會達到最適效率的。(整理自p.33-36)

不過,如果當台上有人不想演這故事中的一角呢?

作者提到,「你可以任意進入或離開市場世界」(p.37)但也就是說,如果我不喜歡這一棚,是可以換下一棚演(另一個市場)試看看,卻不是可以自由離開劇場另謀職業(離開經濟故事)。而且,在這個故事裡,我的選擇其實是有限制的,也就是,我並沒有真正的自由去做選擇

不過,作者也指出:「經濟故事承認『選擇自由』有限制。」不過,「如果你在越多的生活領域擁有越多的機會,就越自由。」(p.38)這兩者綜合起來,就推導到了「競爭」。邏輯是這樣的:因為選擇有限制,但透過擁有越多機會就越能自由,所以選擇成為眾多機會彼此競爭的最後仲裁者。

因此,作者描述了經濟故事,就是強調成長(發展)。雖說「成長是好是壞,取決成長的內容」(p.40-41),「但在經濟故事裡,成長的經濟無論如何都是件好事。」(p.41)

經濟故事所帶來的困境,將會留在下一篇講。這裡我想說說書中提及的發展主義的部分。

1.2 淺談發展主義如何宰制了人們?

這部分許多細節,是牽涉到經濟故事為人帶來的困境。

不過,究竟是哪方面為人帶來困境呢?

先回過頭看看李尚仁先生所提及的「拚經濟」的口號迷思。李尚仁先生指出:「把口號和呼口號者的政策、作為與利益對照檢視,很容易就可以揭露出,拚的通常是特定團體與個人的經濟利益,但對台灣大多數人的經濟或長遠利益反而是有害的。」

然而,因為發展主義,也因為對於「財富下滲 (trickle down)」的信念 [註:該詞引自p.4. 財富下滲這詞是源自美國,意指「給富人及企業減稅可惠及所有人包括貧苦大眾的經濟政策」希望透過「企業」來改善經濟體,並惠及窮人。],結果就是使人堅定地相信經濟故事和故事中主打的經濟效益,其「主導了從自我定位、家庭生活,到宗教信仰、公益慈善、教育、政府等多個層面與機構,而形成了一個塑造人生觀與世界觀的單一文化。」(p. 4)

也就是,在方方面面,經濟故事都宰制了我們。

1.3 前有古人:簡介幾位前人與其主要思想。

由於本書跟經濟牽扯上關係,再加上牽扯到「人」在經濟體系下的活動,當然不可避免地就要提到幾位「前人」啦。

> 卡爾・馬克思(Karl Marx):勞動商品異化理論。
> 馬克思・韋伯(Maximilian Karl Emil Weber):鋼鐵牢籠。
> 赫伯特・馬庫色(Herbert Marcuse):「單向度人」(One Dimensional Man)。

其中又以馬庫色(法蘭克福學派)的「單向度人」最接近本書所討論的「單一文化」現象。

2.書中金句摘錄與省思

2.1 以撒・柏林 (Sir Isaiah Berlin)

我們的思想與行為的歷史,絕大部分是主導觀念的歷史。某個主題躍升到我們意識的頂層,吸引了一兩代人的想像,並且塑造我們整個人生。」(p.16)

這句話是作者拿來開篇的,以撒・柏林之口透過指出「主導觀念」是如何主導了我們的人生。

「柏林相信,如果你能把文化遵循的這個主導模式孤立起來,你就能解釋與理解世界是如何形塑某個歷史時期人類的思考、感受與行動。」(p.16-17)

雖然同樣是用在開篇,可是在讀了這句話之後,我也會試著想:「我應該如何把文化遵循的這個主導模式孤立起來?」「身在現在這個時期的我,可以如何客觀的思考、感受與行動?」如果我們沒意識到束縛,我們也許自由,但就像魯迅筆下失火的房子。然而,如果我們意識到束縛,我們該如何逃到屋外,看看屋子的全貌?

身在其中,可是又要試著以第三者的角度觀看所處的「金魚缸」(引自《刺蝟的優雅》的比喻),那就——寫小說吧(誤)。

2.2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一般來說,熟悉的東西,正因為它熟悉,所以認識不清。」(p.24)

這是作者拿來開第二章〈經濟故事改變一切〉。透過作者一步步解析,才發現原來我一直認為的生活和準則,其實是「改變過後的產物」。也就是,在幾代人之前,他們所注重的,可能跟我們完全不一樣,只是因為出生以來一直接受這套思想,所以即便長大受了教育,也只會把前人的生活視為考試的內容(誤),或是以自己的觀點來詮釋。除此之外,因為一直以來都在經濟故事下生活,「要成功」、「要勤勞」、「要工作」等等概念,已經深植心中,然而,這就是準則嗎,還是只是因為我們習慣,我們熟悉,但根本沒認識清楚這到底在幹什麼?

2.3 穆里爾・洛基瑟(Muriel Rukeyser)

宇宙是故事組成的,而非原子。」(p.24)

這句浪漫的話,是作者以為什麼人類會受到故事操控為基礎。其實更退一步傳遞知識的「語言」本身就是為了故事而存在的吧!在我們最初指認每件事情時,我們就在編造一個個屬於社會的故事(突然想到以前學語言學時,教授玄問:「為什麼蘋果叫蘋果?而不叫橘子?」的確,我們既然學語言可又受其宰制,而後又用語言創造、傳遞一些價值。就連當初說宇宙由原子組成,這也是依附在語言上面呢!)

2.4 約翰・莫塞爾 (John Mursell)

作者是這樣寫的:「一九五五年,教育家約翰・莫塞爾提醒大家,民主社會的學校如果無法支持與拓展民主制度,那麼學校在最好的狀況下對社會也沒什麼用處,在最糟的狀況下甚至會為社會帶來危險。」(p.148.)

這張是在講經濟故事下「教育」的部分(下一篇會細寫)。當初讀到這句話很震撼,怎麼看都有種反社會的感覺。不過看完前後文,仔細一想很是合理,不過退一步想,其實這也是建基於「教育體系應支持民主社會」的理論上,不過,社會制度百百種,有沒有其他可能?

2.5 瓦茨拉夫・哈維爾 (Václav Havel)

作者是這樣寫道:「哈維爾說,事實上,這個故事並非理所當然;這個故事的目標與生命的目標之間存在著鴻溝。生命的發展是多元與多樣,生命是為了實現自身的自由,反觀系統則要求一致、統一與紀律。哈維爾說,系統『是個表象世界,卻企圖充當現實』⋯⋯一但接受表象世界裡的生活,你就開始『活在謊言裡』。最終會造成巨大的人性認同危機:為了在系統裡存活,你什麼事都做得出來。」(p. 178)

當初閱讀到這段時,我忍不住(很搞笑地)哭了。因為某部分的自己(或許可以稱為「原來的那個自己」)有種深切體認,體認到自己從小到大是為了「符合系統所造出的謊言而活著」。某個部份的我,並不自由。在成長的過程中,許多多元性,被割捨了,只為了唸書,考上好的高中,然後考上好的大學,然後自己也習慣了這個模式,所以後來又出來念研究所。

這是長久以來在系統下掙扎、因而習慣了的我。可是哈維爾的話,也觸動了那個曾經喜歡繪畫,曾經不著邊際的我。不過反過來說,幸好還能感受到這股憂傷,這股憂傷某整程度證明了「原來的那個我」還沒死透,而我也還以某種程度上地在想:這個系統是什麼模樣?而它正嘗試以什麼模樣

操控我?我如何跟它保持平衡——即,既不違背它,不被它「砍頭」(總還是得在系統裡生存)但又可以保留多元性,且不維持一些美好的價值,有自己的底線(i.e. 不要讓自己變得「為了存活,而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2.6 奧斯卡・王爾德 (Oscar Fingal O'Flahertie Wills Wilde)

人生的致命錯誤並非源自人的不合理;相反地,不合理的時刻很可能是人生最棒的時刻。致命的錯誤往往來自人的邏輯性。這可能是很大的差異。」(p.182)

這是作者在論「單一文化」如何狹隘了我們的生活體驗這篇,即將收尾時所用。

因為「經濟故事」下,很多部分都是把人放進經濟模型當成 Xi 的 i。然而人能被所有邏輯宰制並被精算嗎?其實很多時候當然不能,可是當遇到一些事情時,我們往往又不知覺地朝著經濟故事/腳本安安份份扮演好我們的角色。這也是為什麼作者用王爾德之語,提及:「不合理的時刻很可能是人生最棒的時刻」。

**

在讀這本書時,內心真的飛越過超級多的想法和自我提問。雖然很多提問還沒有解答,但是卻也會思考,「系統如何宰制我?」而「我又可以怎麼過?」這件事。

由於真的太喜歡這本書,加上第一次寫摘要(?)囉囉唆唆講了一堆,只能說——

感謝閱讀到這裡的你/妳!因為有你們的閱讀,這篇文章才一次次地存在。
然後,期待下篇再見!

**

*1 李尚仁先生為本書導讀,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