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牧
艾德牧

自由职业者,艺术爱好者。

基本事实4

昨天一直在看MBTI的书,越看越有兴趣,越看也越感叹,找到了许多谜团的钥匙。

比如,我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对事实视而不见,而以感情要素为先?我以为的原因是他们不够理性,知识没能告诉他们应该怎样看待生活。

比如,我一直不能理解老师口中的聪明到底是指什么?而我有时觉得自己很聪明,很有悟性,有时候又学不会,钝的像块石头?

比如,我一直会感到有些人很玲珑,能体察,能想象,可以放心交代事务的,而大部分人则不行。这又是为什么?

比如,我一直感觉工作前像个隐居的敏感的贪图享乐的随波逐流三无青年,而工作以后忽然变成了高效的精明的喋喋不休的无心人,在维持不下去以后离开,独处,全新旅程,又一个轮回,逐渐变成内心细腻的思维跳跃的雄辩的中年少男。

以下对MBTI所设定的四个对立的属性进行自我剖析。

第一步,内倾与外倾。

我在MBTI的几个象限中左右对比,发现内倾和外倾的迹象似乎不是绝对的,尤其在我的成长岁月中,先内后外又内这一趋势是很明显的。在整个小学到高中,我都是内心相对孤独,但又不断地想跟外部交流的心情,左右不得,最终没有几个说得上的朋友。但到了研究生及工作以后,我对外部的渴求越来越强烈, 整个人也延续着随和简单,满足别人所需的气质,所以外倾愈加明显,甚至开始导向外倾思维或情感类型,有人凭印象认为我是工作类型中的孔雀(自己测出来是考拉,说明内心还是主导)。但与此同时,我开始真正寻找什么是心中的根,如何用内心的逻辑统治整个合一的世界。一场向内的旅程延续至今。

第二步,感知与判断。

如今的我可以说内倾现象更明显,所以更可确定的是内倾主感知和外倾辅判断这一趋势。我一向是一个思虑甚多,行动迟缓的人。内心深处也一直是这样一种对待世界的态度:这世上每一件事都很复杂,都需要体悟,要敬畏,哪有那么多非黑即白。但对别人的事项,眼下的情况却总显得很有判断,很有看法,甚至因为评判别人过快而屡次遭到敌视。

第三步,感觉与直觉。

感觉与直觉是感知象限中的一对矛盾。我似乎是随着年岁增长,逐渐从感觉转向直觉。我特别感到在上班之前,整个人像是一只湿哒哒的动物,只有感官的兴趣是最大的,而对其他一切强制的义务兴趣寥寥,再加上接受的唯物的和理工的教育,世界总是很简单划归为客观所在,于是顺着社会的期待和安排,新的际遇,顺水推舟般持续了下去。但是我又可以很轻松地想到,比如上大学选专业,毕业后选择要去工作的地点和公司,等等这些重大决策,在家人无法给予建议,信息不够流通的情况下,我都是凭借直觉上了车。而这选择一对一错。上大学的专业选错是因为我对这个专业的名称充满想象,并没有实际的思维进行矫正。所以我想要去学的“材料”实际上是艺术和设计专业所玩弄的那种状态,次之也是科学研究中的材料,而绝非是工业上的那些实际的操作和实验。工作的地点选对是因为我感到这个人生点上的机会,南方所具有的机会和生命的热情,商业世界在现实世界中的权重和开放,而这一经历果然深刻地改变了我的认识。

但是等到上了班,我想这一点也没有彻底发生一些变化,而是在外部增强了思维这个辅助属性,比如如何制定可行的计划,严谨精确地执行,保证一切可以发生。Being Crystal Clear是我从老板身上学到的宝贵财富之一。但那时候,我也遇到了一个极大的困惑:完成一件事,完成一个项目,似乎只需要凑足所有的因素,安排好时间和计划,就可以完成。即使是策略部分,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参照和指引,一切似乎都流转于一个平面的逻辑空间。当供应商来提案时,我采取的判断策略就是各种逻辑的衔接,横向比较过往数据,整个逻辑框架是否成立,成立的依据是否有章可循。而供应商总是很可怜的将他们的感知产物裸体横陈于这些判断之上,等待暴风骤雨般的审判。但是Max说,Marketing的工作一半关于methodology,一半关于philosophy。我有过很多解读,但今天我才明白这句话的实质含义。Philosophy的部分就是关于直觉,可以突破逻辑的死循环而打开新世界的部分。可惜我那时没能很好地悟到这一点。

但我确实开始觉得不安全,觉得不对劲,觉得这世界忽然变得很无聊。如果万事都可以这样被执行,那就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事务,也没有什么是真正值得期待的。所以我在各种项目上的真正水平并不好,总是很辛苦的坚持,做完了也不会有很大的成就感,而事实上也没有什么卓越的成绩。我开始怀念以前的一些瞬间,总有火花迸溅出来的时刻,可以充满幻想的时刻,小时候看的各种各样的探险故事,百科全书,世界地图,没完没了的电影和综艺,到远方的旅行等等等等。是这一切促成了一场职业生涯的猛然中断和左右徘徊。我开始看重色彩和诗意,开始追逐艺术和哲学,我希望,我在直觉上把它们拉回到我的体内,经过一些波折,我重新找回了直觉和感觉在我生命中本该占据的比重,它一直都在,但它需要以应得的比例出现在我真实生活中。感觉此时就更像是一个诱惑,无知无觉消磨时间的妖精,也像是一扇门,积累直觉所必须的种种生活经验。

第四步,思维与情感。这二者甚为纠结。所谓感性与理性在我身上是漂移不定的,时而感性,时而理性,现今也许多亏了学生时的学科,工作上的训练和这个时代的价值取向,算是理性还是占据上风。所以辅助属性应该算是思维。

根据Briggs的理论,P/J展示的是外部属性,所以如果是内向型人格,则P/J所展示的并非是主导,而是相反。按照这个说法判断,结合所有的自我分析,我的人格类型应该是INTJ,即内倾人格,主属性直觉,辅助属性思维,外部表现为判断,内部则为感知。有意思的是,真的拿量表测出来,则是ENTP/ENFP/INTP这几个可能性。令人惶恐。Briggs确实谈到,测试的选项应该以“倾向”为准,而我们实际在作选择时,有时出于观念的牵引,有时出于习惯使然,有时才是出乎意料的倾向。但谁又能如此精准的自我觉察呢?

所以这十六型人格的分立,在很多层面并不适用于具体个体,而是只能切近地观察自己,找到一些当下可能的线索。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