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ssv2
acrossv2

欢迎大家共同成长学习

“模仿白人”的经济模型解释-为什么学习刻苦是“模仿白人”?

模仿白人”的经济模型解释





Roland Fryer 

2015 年克拉克奖得主Roland Fryer 是哈佛大学经济系 Henry Lee 讲席教授,迄今为止已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其中顶级刊物十余篇),对美国的教育、种族、毒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仅用了两年半就在德州大学经济系以荣誉学生身份毕业,四年时间在宾州州立大学攻下博士学位,旋即得到哈佛大学经济系的工作邀请,七年之后晋升为正教授,成为在哈佛拿到终身教职的最年轻的非裔美国人。2008 年,Fryer 在哈佛创立“教育创新实验室”并担任主任,2009 年被时代周刊选入年度百大风云人物……

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简历背后,Fryer 还有着不为人知的暗黑过去:他在德州长大,三岁被母亲抛弃;父亲酗酒成性,还曾因为强奸被捕入狱。他的亲戚经营着当地最大的贩毒集团之一。12 岁那年,他的四位亲戚被警方逮捕,其中一人死于狱中,一人出狱后被人谋杀。他自己 13岁时开始在麦当劳打工为生,不时从收银机中盗取现金。工作之余,他贩卖仿冒钱包,并从达拉斯向本地倒卖大麻……

15 岁那年,他在街上被白人警察截住,当作毒品贩子盘问了几个小时。从那之后,他决定洗心革面。因为在橄榄球和篮球项目中表现出色,他得到了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的体育奖学金。在学校里,他逐渐发现了自己的学术天赋,踏上了通往哈佛的奇妙旅程……

 

 

Fryer 教授的一大贡献来自于他对“族群认同”概念的深刻理解和阐释。

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在对美国的黑人族群进行研究时,都曾发现类似这样的现象:在黑人群体中,那些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的个体往往会被认为是在“模仿白人”(acting white), 并因此遭到群体内其它成员的刻意排挤,甚至最终被剔除在群体之外。

这样的观察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因为如果它确实成立,那么“族群认同”很可能可以成为解释美国种族间教育、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在很长的时间里,学术界对这一现象始终缺乏很好的理解,即为何黑人群体内的其它成员会选择对“模仿白人”的个体进行排挤?或者说,为什么这种现象主要只存在于黑人群体,而在美籍华人、犹太人的群体中,我们看到的是“模仿白人”的个体反而受到了支持与赞扬?

Fryer 教授于 2005 年在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上发表论文,通过构建一个简单而精巧的理论模型,对上述现象给出了一个经济学解释(AN ECONOMIC ANALYSIS OF “ACTING WHITE” )

作者假设模型中共有三类主体,即个体、企业以及族群。企业希望看到个体更多地投资教育,并将为其提供高工资作为回报。族群出于稳定的考虑,不希望个体的教育水平过多地偏离族群整体的平均水平,如果偏离过大,则将会“排挤”该个体作为惩罚。

在这样的机制下,族群中的个体实际上是在通过一种选择(教育投资)试图取悦两个不同的对象(族群与企业)。假如族群与企业的品位相同(都偏好更高的教育),个体自然会选择投资更高的教育,于是皆大欢喜。但假如族群与企业的品位相反(族群偏好低教育、企业偏好高教育),那么个体实际就陷入了一种类似于“众口难调”的两难境地。




首先,该模型需要计算每个个体的效益。效益公式包括了个体在社会相容性和经济方面的不同性质,因为这些性质,从而导致了其分别在个人被群体接受所获得的效益和经济效益(收入)的不同。所以,每种个体由于收入和群体接受读的不同将会有不同的总效益。


utility function 

作者对模型进行求解,发现了有趣的结论:在均衡条件下,一个族群内部的个体被按照自身能力划分为了三类,其中高能力的个体会选择高水平的教育,低能力的个体会选择低水平的教育,而处在中间位置的那些个体,则会依据族群整体的教育水准进行选择。如果族群整体教育水平高,他们就会也选择高水平的教育,反则反之。




不难看出,这个模型的结论很好地解释了学术界一直以来的疑惑:美籍华人、犹太人群体之所以鼓励“模仿白人”的个体,是因为这些群体自身的平均教育水平就相对较高。相反地,黑人群体之所以排挤“模仿白人”的个体,则是由于黑人群体本身的平均教育偏低。作者在最后提出,劳动力市场的改善,团体激励措施的手段可能会改善“acting white”的现象。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