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wenliang
liwenliang

吹哨人

我想和朋友聊聊《心流》这本书,怎么能聊出些不一样的东西来?

1.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学习、跑步的时候,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当下,忘记时间的流逝,失去了自我意识,同时感到巨大的喜悦。这种效率高、体验佳的状态,就叫做"心流"。


2.建议你把《心流》当成一本工具书。书中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达到心流的方法。一共三步:设立清晰的目标、即时反馈、挑战和技能的黄金匹配。


3. 前两点你也许听起来都很熟悉,重点就在于如何让挑战和技能匹配,这就像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游戏。你可以为自己设计一个小挑战,可以是学一个新知识,可以是把自己的工作小窍门分享给别人。总之,这个游戏不会因为难度太低让你陷入无聊,也不会因为挑战太难而感到焦虑。这种挑战的乐趣能促使你不断更新游戏的版本,产生意想不到的最优体验。


4.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叫里柯•麦德林的工人在装配线上工作了五年,这几乎是世界上最枯燥的工作,里柯却觉得这比看电视有意思多了。诀窍就在于他工作时不是想着如何早早下班,而是怎么能设计好自己的每一步动作,能再快一点,打破昨天的记录。达到速度的极限后,他又每周固定抽两个晚上去学电子学的课程,希望能找一份更为复杂的工作。你看,目标是可以调整的,技巧要跟上目标迭代的速度,心流才成为可能。


5.我自己有一个可以达成心流的小技巧是,每天早上刚醒来的25分钟做自己最想做的事,不要刷手机,与外界资讯断开,全然沉浸在其中。可以是跑步、读书、冥想,反正是平常觉得有时间一定要去做的事。然后,你就会在那一整天中有更大的控制感,精神能量会更集中,也更容易进入心流的状态。


6.这本书对我启发最大的一点是:过分的自我意识会阻碍心流。比如,你在写文案或者写论文的时候,是不是也经常会写两句就停下来批判自己,语句是不是通顺,用词是不是恰当,导致思路总是被这些杂乱的小想法干扰。知道了心流这个概念,下次遇到相同的情况,不妨就屏蔽自己内心挑剔的声音,任由思路带你往前走,把自己扔到更宏大的叙事中。相信我,你的自我意识会变得更强,感受到深切的快


7.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你加班的时候在那写文案,你脑子里可能奔腾过无数个念头:凭什么我一在这加班啊?一会儿点什么外卖呢?我写完这个文档,老板会不会表扬我?你的注意力被无数这样的念头瓜分着,很难集中注意力在当下。你的意识系统处于混乱之中,作者把这种现象叫做精神熵。让我震惊的是,精神嫡是种自然状态,我们的意识系统原本就是混沌无序的。心流就是精神熵的反面,对抗这种无序的状态,能让我们的精神能量变得有序可控。


8.这里我要为心流这个概念正名,它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一个严谨的积极心理学概念,由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MihalyCsikszentmihalyi)在1975年首次提出。这个概念的发明并不容易,是他和他的研究团队走访了各行各业几千多人,收集了超过10万份实验数据后才建立的。心流这个说法也是由一个受访者形容心流是"一股洪流带领着我"的感觉而来的。


9.我建议你读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心流:最佳体验心理学》,这本书虽然1990年就出版了,但中间改过好几次书名,这版的翻译最接近原著,也得到了作者本人的认可。米哈里文笔流畅,他的作品往往都通俗易懂,给人醍醐灌顶的感觉。如果你想进一步探索心流和积极心理学的话,可以去听他的主题为"心流,幸福的秘密”的Ted演讲,或者是他关于创造力的著作《仓i」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得到电子书里就能搜到。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