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wenliang
liwenliang

吹哨人

知道《登鹳雀楼》是千古名作,但我看着总像“白话文”,如何跟大家聊聊这首诗?

1.《登鹳雀楼》自唐代诞生以来,一直饱受争议。争议最大的点正如你所说一一过于直白。


2. 在我看来,这种看法略显偏颇。作为一种抒情题材,诗歌固然要追求文学性。但想要在大众领域流传千古,至少要具备两个特点:明白晓畅,引发共情。比如杜甫最重要的诗篇是《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秋兴八首》,但我们最容易脱口而出的,还是通俗易懂的"两个黄鹂鸣翠柳”"'恨别鸟惊心”;李白最优秀的作品包括《梦游天姥吟留别》《独漉篇》,但每当游子想要表露思乡之情,还是会吟唱"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这两个角度看来,《登鹳雀楼》就是当之无愧的千古名作。


3. 直白并不代表浅白。单看前两句,作者便穿透了无数画面,营造出咫尺万里之势。"白曰尽",既是一幅从上到下的纵向画面,又让人联想到时间流变;鹳雀楼位于山西,看不见海,"入海流”既是一幅从近到远的横向画面,又由实入虚,带人进入想象空间;"黄河”的流淌自西向东,几乎是一种固定意象,九州大地在读者脑海中铺开。作者仅用了十个字,便在我们眼前打开了一副波澜壮阔的画面,贯穿了现实与想象,同时带我们感受时间流变与文气的生灭。这也正应了那句广为流传的评价: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4. 虽然前两句诗境界宏大,但气质刚硬,也难掩柔情。这首诗的"柔"从两个动词就可以看出来:"依”与"入”。试想一下,除此处外,还有哪里用"依”描写落日?日之落矣,如此一派凄怆刚烈气象,因一个"依”字尽显柔肠。再看一个"入”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滔滔江水,一往不返,绝大多数诗人下字用词都铿锵有力,唯此诗用一个"入”字,描绘海纳百川之平和宽大。与它气质最像的一句诗,其实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细腻的豪迈,温柔的浩荡,二者皆有咫尺万里之感。


5.在我看来,前两句算得上绝佳的开篇。诗的题目叫《登鹳雀楼》,但开篇十个字,无一字提到"登”。仅凭这一片壮阔景象,作者直接置我们于高楼之上,全无登之艰辛。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6. 这首诗在文本上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后两句。"想要看到更多的风景,就必须再上一层楼”--用今天的标准,可能也就配得上一句"直抒胸臆”,用语非常白话,有虎头蛇尾之嫌。不过我们换个角度想想:前两句的描述,把万里之景全都写完了,下面还能怎么写呢?常见的写法无非两种。要么就着前两句的景色开始抒情,但这样景色就断了;要么把目光收回到眼前,但这样景色就小了。这两种写法都非常俗套。那么顺着“入海流”来看,你以为景色已经穷尽了吗?其实没有。待你"更上一层楼”,目光所及之外,更有新景。如此情景并举,让读者感受到更辽阔的境界。这种"翻新”的写法既在情理之中,又超意料之外。难怪清代诗人鄂容安感叹:"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


7. 这首诗能够流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登高才能远望--诗背后蕴藏的这一哲理穿透力极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其有关。能跨越时间的经典文学作品,需要具备哪些特征?其中之一,大概就是能让人在各种场景中随时想起,并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与之产生呼应吧。


8. 本诗的作者究竟是谁?这件事一直存在争议。现存的十多种唐人自己选编的诗歌集里,只有《国秀集》收录了《登鹳雀楼》,还不是在王之渙名下。直到今天,也尚未有个定论。


9.最后,想跟大家讨论一个意象:"白曰”究竟是什么?不知道大家读这首诗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很奇怪--晨昏的太阳都是红色、黄色的,正午的太阳才是白色的。这大中午的,太阳怎么就“依山尽"了呢?有人强行把白日解释为落日,这显然不靠谱;还有人认为,白日就是中午的太阳,这里更突出诗中的"山”之高一一连正午的太阳都快被挡住了。我倒是觉得,不必过于落实。"白日”作为一个意象,在古代诗歌中本就代表着"盛年难再,以及转瞬即逝的光阴",比如陶渊明《杂诗 其二》中的"白曰沦西阿,素月出东岭“,曹植用了两次的"惊风飘白日”,其实都是这样的用法。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