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yuhang168
suyuhang168

主要是想存一下有些东西,以防消失

闲聊反导

来自于微公众号:不老的榕树

要聊战略反导系统,就武器说武器,从萨德说起吧。

萨德

“萨德”是THAAD的音译,其实是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的简写,专业的直接翻译应该是: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


这里的“末段”是说的导弹飞行的后半段。针对导弹的发射、初段,各有拦截系统,那些暂且不表。萨德是专门管末段的,大概原理见图:

根据情况,它可以攻击300公里范围、大气层外到距离地面比较近的导弹。

具体原理不展开说了,需要一些比较专业的知识,只说效果。上图最左面那个雷达十分了得。它可以看多远一直是个谜,因为美帝保密。在韩国安装的时候,他们对外说是500公里,但是大家都不信,因为根据他们2005和2007的几次试验结果,我们行家掐指一算都知道,肯定超过2000公里。从原理说,天线足够大,理论上可以达到5000公里。


也就是说,如果2000公里外有一个导弹向这里飞来,它刚点火起飞,这里就知道了,开始瞄准,然后算好时间迎头飞过去,在空中撞掉。


你没看错,不是炸掉,这玩意就是这么嚣张:准准的撞掉,迎头。美国国防部的设计要求就是这样,因为他们坚持认为,只有这样,假如敌方的导弹是核弹头或者生化武器,把它整个撞烂而不是炸烂最安全。“子弹打子弹”、听起来不可能的任务,他们还就是办到了。

撞的时候会不会发生核爆?别担心,不会的。核弹非常精密,差一点都不会爆,不然核物理学家早就该都改行了。你看当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大爆炸,就不是按个按钮就行的,得一系列神操作才行,详见:戈尔巴乔夫为什么说切尔诺贝利事故是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

核弹引爆前你把它打坏、撞坏甚至猛烈撞击,它的引爆系统就搞不成链式反应了,核爆就不会发生。当然,核弹可能因此变成一个脏弹,短时间影响很小的范围,这个现在有很多办法解决了。


来攻击的导弹是所谓超高音速有用吗?没用。因为它是迎头撞击不是跟后面追。你越快,动能越大,撞得越碎。因为是末端,对于导弹来说基本不再可能有什么太不可测的变道变轨,而且速度越快反而越不可能精确变轨(想想你开车拐弯的时候敢不敢提到高速?),所以可以随时精确计算、动态锁定瞄准。

当然,你快到光速那样,超级电脑都追不上,那算你厉害。


听起来很科幻吧?但是你别不信,它虽然在各种早期试验中屡有失败,在最后定型的12次试验例无虚发,所以拿出来部署了。韩国并不是第一套。

能防多少导弹呢?它的一个单元最多是6套上图的发射车,一套可以连续发8发,换句话说,一个单元满载可以发射48发。这个还有自动装弹系统,发射第二波很快。


韩国至少已经部署完了一套,就是六部发射车。在韩国部署的这套,其设计范围据他们自己说如下图:

图上的黄色扇形区域是打击区域,进入这里的导弹会被击落,灰色扇形的就是前面说的雷达的探测范围,这个范围的导弹一发射就会被盯上。

科技含量的核心:电子系统

这套系统的承包商不仅有搞导弹的洛克希德·马丁空间防务(Lockheed Martin Space Systems)、卡特彼勒防务(Caterpillar Defense )和喷气飞机公司(Aerojet)、搞雷达的雷神公司(Raytheon),还有波音和电子系统大拿霍尼韦尔。


霍尼韦尔?对。它不仅有你熟悉的条码扫描机和口罩。它也是飞机自动驾驶系统的发明者,目前还拥有世界上算力最强的计算机,比IBM的最大的计算机快2倍。当然,这计算机他们不随便卖的。

这是波音777的驾驶舱。能看到的电子系统和仪器,基本都是霍尼韦尔制造。


我的意思,不要小瞧他们的高科技含量。这反导系统不是跟俄罗斯笨重的导弹系统那样的。它的灵巧和精密,都依赖于你看不见的电子系统。


这是陆基反导系统的一种。类似的还有海上用的,比如:

宙斯盾系统

先说,宙斯盾不是个具体兵器,是个系统。这系统到今天还在不断加入各种武器系统、雷达系统、卫星系统、通讯系统等。

航母战斗群的攻击力实在太大,所以搞导弹的都在想怎么能攻击航母,而海军们都在想怎么能避免被攻击。在美国,比较成熟的海上反导系统就是这种“宙斯盾”系统,目前已经发展到了第七代。宙斯盾是西方的名词,对标的中国词儿可能应该是“金钟罩”吧。它也确实就是这个意思。

宙斯盾一套打击单元的组合就是400发反导中程导弹,每一发都可以不受干扰地分别跟踪、独立制导。此外还有数千发近程的,再近一些还有一分钟数百发的火炮。他们作战时一般一对航母一起走,这样就能为了保护一个直径1000公里的区域同时一次最多发射800发中程反导导弹、近万短程的导弹。

你可能要问,这么多导弹装在军舰上,怎么发射啊?上图就是某一艘战舰的发射单元,每一个小圆柱都是导弹发射器,甲板下面是弹库和自动填装系统。

航母战斗群出来当然不是一艘大铁疙瘩那样在海上飘着等你打,那是莫斯科号:预警、反导系统都不灵所以傻不愣登飘在那里、而战斗群里的战友们也是又聋又哑

这是一次多国联合混编战斗群公开演习时的照片,可以体验一下通常的航母战斗群什么样。这张照片上至少还有些实战时必需的补给舰等没有加入,有登陆任务时候还应该多几艘登陆舰。此外,这也只是一艘航母及其小伙伴,我刚才说了,美国现在的标准作战编队是双航母,就是这个作战群的规模再大一倍。

为什么只有公开演习的照片?因为实战或者演练的时候不让你拍呀。不信你弄个无人机去试试,能进入方圆1000公里算你厉害。当年卡上校曾经派出战机和导弹舰艇要打航母,就没能接近,这个花絮详见这篇文章里面的彩蛋部分:武器真的会决定现代战争结果吗?经常会

而且实战时,这么多同框也很难,一般都是散开部署,很多甚至在视线之外。

回顾前面的图,再想想宙斯系统:头上还有卫星。遥远的陆地上和可能在另外一个作战区域上的其他航母作战群,通过这些卫星组成了庞大的系统。举个例子,如果从朝鲜半岛上发射导弹要攻击远在印度洋的航母作战群,第一个发出警报的可能就是同在朝鲜半岛上的陆地雷达,卫星开始沿路通知预计弹道要经过的陆基反导系统、海上反导系统….

用来反导的武器系统,有的叫PAC-3、BMD,MEADS,NAD,THAAD(萨德),NTW,BPI,宙斯盾等等。他们并不是孤立作战。通过卫星系统组合起来,构成罩着美国本土的反导系统NMD和美国以外的TMD。 

饱和攻击? 

俄罗斯虽然有6000多个核弹,但是目前拥有767个核武器载具,就是核导弹。其中在部署状态、随时可以打的只有517个,另外200多个其实已经坏掉了。其中,在陆地发射井里的,就是所谓陆基的是305枚,包括46枚SS-18“撒旦”、60枚SS-19、60枚“白杨-M”SS-27、72枚移动式“白杨”SS-25、18枚移动部署“白杨-M”和58枚“亚尔斯”SS-29。

另外200多枚在潜艇和战略轰炸机上。

算上多弹头的,以上一共可以携带1456枚核弹头。换句话说,俄罗斯确实有6000多个核弹头,如果说他们是“子弹”,目前拿出来可以用的一次性的枪只有517把。其中一些“子弹”是开花弹,能打出的弹片合计1456个。

注意多弹头其实要在最末端才会“炸开”释放出来,在此之前,对于反导系统来说,虽然一个来袭的导弹可能最多有16个核弹头,可是它就是一个目标:在多弹头释放出来之前打掉就是了。

所以,即便所有的核导弹全部端出来瞄准一个双航母战斗群发射,517枚核导弹从四面八方飞来,就算初段、中段全部顺利躲过拦截、进入末端,这个双航母战斗群也还有800枚反导导弹等着你。

然后…

美国有十一艘航母。北约内、他的盟国还有。

地面情况类似,而且更容易部署,就不赘述了。总之,所谓饱和攻击,已经过时。精确打击才是当今王道,可是它需要很高的科技。

答问

载具和弹头的数据哪儿来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规定了互相核查的义务,此前倒是一直执行得不错,因为美国可以查俄罗斯,俄罗斯也可以查美国,双方互相确认出来这些数据。别想着会有隐藏,核查人员个个都是人精专家,互相都藏不住的。

可以快速增产吗?这个真快不了,俄罗斯开足了马力一年可以增加载具20个,还是在平时。现在各种制裁下,缺这少那的,估计产能更少。

我速度快…说过了:没用。拦腰撞你,不行迎头撞你,又不是追你,你越快碎得越彻底,何况也不见得就快到哪儿去,我锁定和瞄准得更快。

我会变轨转向。这么跟你说吧,一个导弹在末端不可能变到哪儿去的,你又不可能到了末端还带着一个航空或者火箭大功率发动机。更何况前面说过了,越快,精确变轨难度越大,想想动量、惯性这些初中物理概念就知道了。再说一遍,相对于超级计算机和电子系统,几马赫的速度也不见得快到哪儿去。

这真就是美帝议会老爷们一直不批钱搞高超音速武器的道理,在他们的听证会上,行家真的就是如上那么说的。加上这次俄罗斯的所谓超高音速导弹根本没有什么好的表现,对付海马斯都束手无策,想攻击反导更严密、机动性一样很强的航母战斗群,就差的更远。当然,军方什么都想搞、同时要钱,有机会就提提这茬,可以理解。

至于网上老提的这那的什么什么弹道,称可以在末端非常灵活地躲过反导系统,这技术上能不能实现、能不能造出能用的成品,还且说了。反正,俄罗斯目前的517个载具里面并没有这种。

战术核武 一般说的是当量较小、载具射程较短的核弹。幸运的是,上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苏美达成了重大默契,把这些核弹绝大多数消除了部署状态,就是把弹头从载具上拆除。各自留下随时可以发射的仅200多枚,而且都部署在打不到境外的本土,作为纯防御用途。它们也被对方密切监视,任何向边境的移动都会激起反应甚至先发制人的打击。而重新装弹需要好几天时间,在战争状态下,敌方不会容许你完成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