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展
學展

學展,政治工作者。台灣中壢人,是七年級也是90後,關注數位產業、台灣政治、媒體、兩岸議題。

過年回的老家,是「家」嗎?

今天小年夜,已經看到微信上有一篇「过年回家体」的文章(逐漸消失的東北互聯網) ,一邊看著作者描繪那個「去互聯網」的東北故鄉,我也一邊想著如果是類似的文體,我能寫出什麼。想了一會兒,還真的沒啥感覺,因為我覺得我自己過年不是回「老家」,而是「爸爸的老家」。

我爸媽都是彰化鹿港人(彰化在台灣中部,離台北車程約2.5小時),年輕時就到桃園中壢工作,而我是在中壢長大的。完全沒有長住在鹿港(超過一個月)過。除了我爸之外,其他爸爸那輩的親戚都留在鹿港發展,堂表兄弟姊妹也有不少留在中部地區工作、結婚生子,我阿嬤當然一直都在鹿港顧家。

我爸在觀念上也是挺傳統的,把「孝順」擺在很前面,從我小時候就不斷灌輸「鹿港=家」的這個觀念,雖然人在北部,但每個月都會回鹿港一次。

小時候我也接受這樣的觀念,會跟別人說「我是鹿港人」,甚至講台語還有鹿港腔。但隨著年紀增加,「自己」的人生經驗越來越多、對爸媽的依附越來越少,我已經認為自己是「中壢人」了。甚至是我在基隆當替代役的期間,放假要到台北找朋友,就乾脆說「回」台北了(從大學到現在,我在台北已經待了超過8年了)。像開頭那篇文章說的,作者在東北老家找到了四個老同學,但我的老同學都在中壢,而不是鹿港呀。(但我的同學們過年也都是跟著爸媽回中南部。P.S. 我今年28歲了。)

最近幾年我都在想,我每年過年回的「老家」,這個「老家」對我來說到底是什麼?

要解釋這樣的變化,可能可以隨意搬出幾個高大上的理論來解釋。例如我阿公阿嬤那一代是農業時代,對於土地的依賴較深、家庭模式是大家庭,我爸便因此接受了這樣的觀念;但我是在高度都市化的中壢長大的,緊密的鄰里關係也幾乎沒發生在「原子化」的個人身上。

另一方面,在接受「自由主義」的洗禮之後,我自然是把「孝順」、「家庭價值」這些東西擺到比較後面的順位了,中壢離台北開車只要1小時,以這種距離通勤的大有人在,但我一個月不一定會回中壢一次,更別提是從來沒有一起住過的鹿港阿公阿嬤了。

這禮拜一,我還特別去了戶政事務所申請了阿公、阿公的爸爸、阿公的爸爸的爸爸、阿公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在日治時代的戶籍謄本來看(還有人被註記「初犯賭博哈哈哈),應該也算是一種「尋根」了。但是,鹿港—中壢—台北,三代的距離,實在還是挺遠的。這個「老家」對我來說到底是什麼呢?在理性上,我幾乎可以說服自己鹿港跟我真的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每年過年一定都會「被」帶回來待上四、五天,所以總是會被逼著思考這個問題啊......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