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展
學展

學展,政治工作者。台灣中壢人,是七年級也是90後,關注數位產業、台灣政治、媒體、兩岸議題。

中國的佛系青年v.s.台灣的「厭世」觀

曉雅分享的「佛系青年」這個概念,對於在台灣的我實在有些共鳴,我指的是台灣最近兩三年流行起來的「厭世」文化觀。

厭世一詞,指的是認為人生沒有什麼好期待的、胸無大志、對於世界感到厭倦。

這則下游來介紹一下台灣三個蠻紅的「厭世」系列粉絲頁,並在介紹完之後分享對於這個現象的想法。

這三個粉絲頁分別是:

每天來點負能量(2015年中成立,今年10月已經停止更新)

厭世動物園 (2016年中成立)

厭世哲學家(2016年中成立)

一、每天來點負能量

每天來點負能量的創辦人叫林育聖,原本的工作是文案相關工作。在經營這個粉絲頁的期間,以「鍵人」自稱(註:寫字時代稱筆者,鍵盤時代稱鍵人)。

粉絲頁的內容形式基本上就是一張大圖,圖上只有4-8行的文字,文字精練、帶點酸味,頗能引起具有厭世觀的人共鳴。

在經營了將近一年,就出了書《每天來點負能量:失落的壞話經典,負負得正的人生奧義》 ,獲選金石堂2016十大影響力好書,銷量5萬本。

再過一年半後,又出了一本「續集」《告別負能量:續集居然就是完結篇!》,同時粉絲頁也宣布將停止更新。

關於林育聖本人,今年7月端傳媒曾做過一篇專訪:

爛事再正面還是爛事:專訪每天來點負能量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410-city-generation-ne-energy/

經營這個粉絲頁對林育聖來說一直都只是「副業」,他完全沒有停下原本的文案和文案講師的工作,這粉絲頁為他帶來的知名度,也帶給他更多在線上與線下的課程平台開課的機會。

除了定期與非定期的課程之外,他現在持續經營的粉絲頁是文案的美 ,並且在訂閱(集資?)平台 PressPlay上開設專案「探索文案的美:每週給你寫文案的靈感」,該專案的形式類似電子報,每週寄兩封信 ,內含10個文案詞句、解釋與使用範例,以及3句特色金句,目前訂閱金額是每個月台幣13萬(約港幣3.4萬)。

二、厭世動物園

厭世動物園的經營者「厭世姬」,做過保險、出版和社群行銷。

內容形式是搭配可愛動物的插畫,但動物們的表情也都是賤賤的,具諷刺感。

內容主題也經常搭上時事,例如去年底台灣因為同性婚姻的問題吵得轟轟烈烈時,厭世動物園設計的一張貼紙也被大量使用。

今年1月也出了一本書《厭世動物園:天天都有ㄐㄅ事,天天都厭世》 ,且版權隨後銷至韓國,授權金達5位數美金。

厭世動物園在line上面出了兩款貼圖,還拿下2016年12月的「Line貼圖最佳新人賞」。

厭世姬:我能表達出精準的厭世感,因為我真的經歷過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5222

三、厭世哲學家

厭世哲學家的經營者是一位北一女的年輕國文老師。

比起前兩者,在內容形式上更特別一點,主要是在「翻譯」古人在古文中透露出的厭世觀。

因為厭世,所以慈悲──專訪「厭世哲學家」

http://www.biosmonthly.com/weekly_news_topic/8790

除了這三個比較有計畫性在經營的粉絲頁之外,頗具知名度的還有像是以短文字為主的「政大厭世陣線」 。

*****

剛剛看了 @曉雅@方可成 在上游「佛系青年」一文評論區的對話,其中可成提到:

“草食男”的说法是什么时候流行起来的?眼下“佛系”在大陆网络语言中的流行,我觉得只是一种语言上的叛逆而已——大陆社会太丛林了、竞争太激烈乃至血腥了、太没有人情味了,很多人感觉累了,但是又不可能脱离这个游戏,就像一台越来越快的跑步机,你只能继续跑,一旦停下脚步就会摔死,所以人们只能在口头用“佛系”的说法来调侃一下。实际上是一种口是心非,把“佛系”挂在嘴边的绝大多数人,在实际生活中根本不佛系,依然是继续在丛林中厮杀,继续加班,继续做着一夜暴富、财富自由的梦。

這是我想講的第一件事:

直覺上,中國的「佛系」、日本的「草食男」、台灣的「厭世」,雖然有一點點差距,但背後的成因都是年輕人對社會感到無望,因此沒有慾望、因此對世界感到厭倦。

不過,可成認為佛系青年們只是「嘴上說說」,事實上還是「口嫌體正直」的繼續加班,期待能夠往上爬。

但我認為,台灣帶有這類價值觀的年輕人,不是「口嫌體正直」,而是在面對低薪、過勞、房價不成比例的現況下,真的失去「競爭」的慾望。

這是很大的差異。

第二件事情是:

昨天我在我的臉書上轉貼了 《第一批 90 后已经出家了》這篇文章,這跟台灣的時事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反應卻出乎我意料的好。

我推測的重要原因是,台灣立場親中的媒體(例如聯合報、中國時報)近年經常在報導中強調中國年輕人的「狼性」,並凸顯台灣年輕人沒有「競爭力」,而這篇文章(且我附註是最近在中國爆紅的文章)呈現出的卻是完全相反的現象,所以引人注意。

這讓我想起一年多前,在因緣際會下跟一個與我年齡相仿的共產黨員聊天的經驗。

當然聊天的話題有很高的比例都圍繞著統獨、人權、民主、太陽花等等,但我事後比較深刻的心得是,如果兩岸(的年輕人)真的想要互相了解,真的不應該從這些議題出發。當時的經驗對我來說,是「你真的不懂為什麼會發生太陽花」,太陽花當然與統獨有關,但更與台灣年輕人受到的教育方式、面對的社會環境更有關。

如果中國人不能「從我的經歷」開始了解台灣,那話題真的只是永遠在表層打轉而已,反之亦然。(所以這也是我對 Matters 的遠程期待之一)

第三件事則是跟文化較無直接關係,而是網路科技。

網路在許多面向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但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新理論還是「一千鐵桿粉絲定律」,這個定律是由 Kevin Kelly 提出。

雖然許多針對這個理論的討論,是從商業經營的角度切入,但對我來說,這個定律指出的網路帶來的突破是:藉由網路,人們和其他人接觸的技術與資本門檻確實變低了。

把一千鐵桿粉絲定律套到厭世這件事情上,我的理解是,「厭世」這種價值觀,若從傳統媒體的價值觀來看,是「難登大雅之堂」的,就算提到,可能也只是當作「其中一個社會現象」來看,而不會像他們對待「努力」「成功」這種價值觀一樣對待「厭世」。

厭世「自古以來」皆存在(看看厭世哲學家的貼文),但之所以能夠成為「主流」,網路是重要的因素。過去,我們厭世的時候,頂多是「私下向身邊的朋友」抱怨,但身邊的朋友最多五個、十個、二十個,而且很難是「公開」談論,但網路讓這些人得以在線上抱團取暖,每天來點負能量的粉絲有70萬,這絕對不是「身邊朋友」的數量。眾人取暖之後,才有機會成為主流。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