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展
學展

學展,政治工作者。台灣中壢人,是七年級也是90後,關注數位產業、台灣政治、媒體、兩岸議題。

《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讀書心得:大學教育根本是「未來學」

這兩天剛看完 @Vanessa@Cait 之前推薦的《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最主要的感受是「這個時代的大學教育,根本是“未來學”」。

顏擇雅在這本書講了很多事情,形式上是他在媒體專欄的合輯(但他在後記有提到,書上的內容都是增修過的),包括國際觀、高等教育、人才問題、中國崛起之於台灣、國族主義......等等。從書名看,主題應該是關於台灣經濟發展與轉型,但內容花了不少篇幅在談台灣的大學教育。

顏擇雅談大學教育的角度並不是「大學是生產知識的殿堂」,而是更偏向將大學視為「職前訓練所」來看待。台灣的高教政策在近年因為少子化危機不斷被提起,也因此討論的角度多是「招生危機」、「大學退場」、「流浪博士」等等。另一個常見的經濟相關的角度,就是「文憑貶值」了。

「文憑貶值說」跟顏擇雅關注的角度類似,即:大學作為職前訓練所的角色。

暫且不提那種很不科學的「因為大學廣設、大學生增加,所以大學文憑貶值」的廢話。但由於台灣整體經濟環境變糟,使得連前段學校(尤其是“文組”)畢業生都不見得能過得舒服。

至少在我成長的年代中,在學生時期「義務教育>好高中>好大學 > 好工作」這個方程式仍然是主流價值觀。

但到了我大學畢業之際,看到的世界並非如此。最後一個箭號的重要性遠大於前面的過程,「學用落差」是「社會人士」在談論教育議題時最常切入的角度。

我之前回顧自己的教育歷程時,也曾認為「義務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才是教育改革的根本。但後來又覺得,在上面那條方程式未被破解時,義務教育不管怎麼改,最終還是會被「升學導向」和「就業導向」綁死。至於什麼「適性發展」頂多只是「幫你看看你適合做哪種工作」,這離「陪你一起思考你想要怎樣的人生」差多了。

台灣的「教育新聞」,最經典的大概是每逢升學考試放榜後,開始統計各校考上台大和醫科的人數,以及出了幾個「五冠王」(註:在台灣,高中升大學的「大學入學測驗」,學生在「申請入學」的管道可以填5個科系,如果全部上榜,就被稱為「五冠王」。但今年建中主動提出,不再配合媒體採訪學生此話題,算是一個進步。)

除了這種每年都有季節性新聞,三、四年前台灣在討論「十二年國教」時,政策當然包含了課程內容的調整,但新聞和家長關注的還是在「入學制度」。例如會考的計分方式、填志願的訣竅......等等。為的就是要進「好學校」。

回到從經濟角度看高等教育。顏擇雅在書中提到的其中兩個角度,是「研究導向」和「學校無法跟上產業動態」。「研究導向」的問題指的是台灣大學教師的升遷制度(就是經常聽到的「點數」,但細節我真不是很清楚),這除了讓教師痛苦,也讓學生很難遇到對教學用心的老師;「學校無法跟上產業動態」的責任不只落在學校身上,顏擇雅認為產業界也須負起部分責任。

總之,學生進了大學,遇不到「會教」的老師,也很難學到畢業後就能用上的知識與技能,結果就是「學用落差」、「文憑貶值」、「大學生滿街跑」、「起薪22K」、「年紀輕輕就只剩下小確幸」。這些「結果」,就是前面提到那個方程式的最後一個箭號已不再成立。

那麼,如果學校有責任扮演「職前訓練所」的角色,那到底應該要教什麼呢?世界隨著科技發展而越變越快,五年後的工作現在可能根本還猜不到(例如臉書出現之前,根本沒有「小編」的角色吧),18歲的高中畢業生要怎麼決定「能在四年後為我帶來生存技能的科系」?

就像在談經濟轉型一樣,「台灣」現在需要什麼?這得看我們期待台灣「未來」變成怎樣。如果台灣經濟的走向無法確定,產業界不知道未來在哪裡,那大學作為求職訓練所又要怎麼「配合」業界的?

在看書中的這些段落時,我一直想到之前一位媒體前輩跟我分享的小故事:他曾到高中的新聞社團開課,有位高三學生來向他請教未來的規劃,他建議這位學生可以考夜校,白天直接去做相關的工作。在這個學生的同學紛紛從研究所畢業、要開始找工作時,他已經有六年的工作經驗了,在這個時候,大學是不是唸夜校好像也不重要了。

想起這個小故事後,又想到 @劉冉 之前在《文憑社會》譯後記提到的 Collins 主張的「文憑廢除主義」 。這大概就是一種個人層次的具體實踐?

如果從經濟的角度看,產業界自己對於未來也茫然、政府在這時代也無力帶頭、大學更理所當然的跟不上,那學生到底還要念什麼書???義務教育結束後通通直接進職場就好啦?現在無法預測五年後的社會模樣和工作崗位,政治正確的說法當然是多學一點泛用財,例如溝通能力、語言能力、IT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等。但短期內,台灣的義務教育內容應該很難提供這些知識...... 如果前面提到的那個方程式沒有真的被打破的話。

之前心裏一直有點排斥把大學當成「求職訓練所」這麼「膚淺」的角色來看待,但現在漸漸理解了這種任性實在很不入世。可是現在似乎大學連這樣「膚淺」的角色都扮演不好,但每年還是有20-30萬的學生「被迫」進入大學,(申請學貸)付四年學費。

想法還有點散亂。但也想請教人本教育基金會的 @喬蘭 姐的看法!(我知道人本的業務範圍主要是高中職以下,但如前面提到的方程式,這肯定也是人本在推廣理念的重要阻礙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