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展
學展

學展,政治工作者。台灣中壢人,是七年級也是90後,關注數位產業、台灣政治、媒體、兩岸議題。

台灣政府說要在兩年內養出台灣第一隻「獨角獸」

上週台灣的行政院長賴清德説,要在兩年內培育出台灣第一家獨角獸企業。(獨角獸:成立不到 10 年但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科技創業公司)

當時就立刻看到@李柏鋒吐槽

獨角獸估值 10 億美元,相當於台幣293億。
在這規模附近的台灣上市公司,葡萄王(生技)市值283億、日盛金(金融,2002成立)市值295億,在台股市值排名約160名。
超大建商遠雄市值270億、網路購物龍頭 PChome(數位,1996成立)市值185億,都不到「獨角獸」的標準。

目前全世界的獨角獸公司約200多家,美國110左右、中國60左右。

賴清德此話一出,被cue最多次的公司是gogoro(睿能創意),市值8億多美元、2011年成立,以及Appier(沛星科技),市值曾被說過超過10億美元、2012年成立。

其他被點名的還有:網路服飾Lativ、直播平台17 Media、音樂串流平台KKBOX、旅遊網站KKDay 等等。

整理完相關數字之後,我還是滿腦子困惑:

1、以「國家」的立場,培育「一家」獨角獸,背後的戰略意義是什麼?是以此為招牌,告訴國外的創投資本「台灣還有其他有潛力值得投資的新創公司」嗎?

2、從國內的經濟問題來說,數位產業的新創公司不見得能帶來大量就業機會、更別提那傳說中的「涓滴效應」了,直接得到好處的大概只是這幾間公司的投資人(員工會不會間接受益可能要看個別公司的企業文化)。

3、這個政策又是一種「愛把台灣跟中國、美國放在同個天秤比較」的老毛病。台灣雖然不小、但也不大,什麼時候才能突破這種盲點呢?

4、當然,強調「培育獨角獸」只是作為一種政策亮點,整體的方案是「新創投資行動方案五大政策」,包括:(1)充裕新創早期資金、(2)人才發展與法規調適、(3)政府成為新創好夥伴、(4)提供新創多元出場管道、(5)新創進軍國際。(行政院新聞稿

以我過去所知,創業圈對於台灣創業環境最不滿的應該是法規問題,包括股權、人才、創新的商業模式等等,這次提出的五大方案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嗎?或是說,到了2018年,對創業者來說極需處理的問題改變了嗎?

這題也想問問 @施典志 @江雅綺 各位前輩的看法。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