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展
學展

學展,政治工作者。台灣中壢人,是七年級也是90後,關注數位產業、台灣政治、媒體、兩岸議題。

最近 Facebook、Apple、Google 走入牆內的挫敗、傳聞與進展

上游文章的最後提到了「牆內app」之於跨國使用者的不方便性,這個牆指的是中國的網路長城,而剛好最近兩週美國三家科技巨頭 Apple、Google和 Facebook 與中國政府/市場的關係都發生了變化。

蘋果將中國的 iCloud 業務交由在地公司「雲上貴州公司」負責。

Google 的 Google Map 服務傳出將重返中國、與高德地圖合作。

臉書負責中國政治關係的主管王黎去職(幫 Zuckerberg 安排到天安門慢跑的人)

這是牆外進入牆內的故事。

還有牆內跨出牆外的故事。

百度退出埃及(中東)市場,之前在日本算是已經宣告失敗。

ofo 在2017年完成進軍20個國家的目標,並已在海外50個城市提供服務。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 和美國的數位支付公司 Stripe 達成合作協議,讓全球25個國家使用Stripe的商家,可以透過這兩種方式收到來自中國消費者的付款。

之前並沒有太關注這些網路公司走進或走出牆的消息,因為跟自己在台灣的生活沒太大的關係。但這次去了上海,從使用者的角度感受到不便,所以開始試著了解這件事。

但也像之前 @Jiahe 說的,尤其不單純是線上資訊、牽涉實體經濟活動和金流的服務,不該將「每個app都能在每個國家使用」當成理所當然的事情,例如 uber 、paypal,即使撇開當地市場接受度等商業因素,還有許多由各國政府控制的政治因素。

所以在這想提出兩個問題問問大家的看法:

1、關於「每個app都能在每個國家使用」,使用者應該都會贊成,因為方便。但如前所述,每個 app 在進軍其他國家的過程並不容易,且都要經歷非常複雜的政治談判(面對當地政府與當地利益相關的產業,例如uber面對計程車業),在看待這個現象時,除了「全球化企業入侵在地市場」這種角度,通常還有哪些分析視角呢?

2、承1,如果特別是其他國家的服務進軍中國和中國的互聯網企業走出海外,除了「牆」之外,還有什麼特殊性嗎?還是其實沒有?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