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展
學展

學展,政治工作者。台灣中壢人,是七年級也是90後,關注數位產業、台灣政治、媒體、兩岸議題。

台灣的媒體經營應該老是向中國和美國學習嗎?

「台灣的媒體經營應該老是向中國和美國學習嗎?」這個問題是我最近幾年心裡的一個大哉問。

換個問法,應該是說「台灣的媒體和中國或美國的媒體,有任何可以互相比較的基礎嗎?」

會這樣問,當然是因為我自己的答案並非肯定。但也不是完全否定。只是對於很多人討論台灣媒體時,經常拿這兩國來當對照組,覺得很困惑,想聽聽大家的想法。

我先粗略歸納幾個面向:

(這裡指涉的媒體是比較廣泛的,不單指新聞媒體)

1、讀者不同

(1) NYT的網路讀者訂閱收入逐年增加經常被「讀者付費」的倡議者拿來當背書,但NYT的讀者是「全世界的菁英」,台灣沒有呀。

(2) 之前看《媒體失效的的年代》(Geeks Bearing Gifts: Imagining New Futures for News),裡面建議了美國「地方新聞」的一些新作法,但那個讀者數字,根本是台灣的全國讀者人數。網路媒體的規模經濟的重要性可能比紙本時代還重要,因為邊際成本幾乎是零,如此的話,這對於台灣的地方新聞也很難有啟發意義。

(3) 中國社會正在經歷中產階級成長的時期,所以羅胖的「知識焦慮」賣得出去。但台灣這個階段應該已經過去了?

2、背後資源差異

(1) 以網路影音平台來說,愛奇藝、優酷、騰訊的背後分別是 BAT,所以可以打補貼燒錢大戰。今天才又看到一篇新聞說,這三間已經預測2018年會虧30億、80億、80億人民幣了。

(2) 中關村被稱為中國矽谷,滿天都是飛來飛去的創投/風投資金。「台灣的創業者很難拿到錢」是很常見的說法,跟中關村的情形是南轅北轍。但在這點上,台灣特別可以拿來討論的應該是《關鍵評論網》,過去兩年持續有新的融資消息(資金來源不限於台灣),而且在今年初還併購了科技媒體 《INSIDE》。

(3) The Washington Post 背後有 Bezos。Bezos 除了出錢,還能整合 Amazon 這個帝國的技術。前陣子才類似循 AWS 的模式,把自家開發的CMS(內容管理系統)賣給其他媒體。

(4) Netflix 可以這樣一路燒錢進攻全球將近200個國家。

(5) 網台連動。這也是因為包括愛奇藝等網路影音平台背後有靠山,才能在電視台的生態之外,靠著買版權、搶獨播,打下自己的基礎,也才因此能進一步主動去跟電視台合作,而不是被動的等待上個世紀的大媒體(電視)主動伸出橄欖枝。

3、網路生態系不同

(1) 跨企業合作。以異業(同業?)合作來說,桌機時代的入口網站 Yahoo 就是跟其他新聞媒體買內容,行動時代的Line(使用者和黏度可能超過Facebook)去年也推出 Line Today,想要成為行動時代的新聞入口。這應該目前來說,台灣媒體跟其他企業「合作」最常見的模式了。

霸道一點的,像是《蘋果日報》在2014年就和其他規模較小的網路媒體「合作」,讓他們的內容在蘋果網站曝光(印象中蘋果是沒有付錢的? 這要請教 @benla

前年10月,《上下游》也曾和蘋果日報合作,獨家授權關於「宅配」議題的報導給蘋果在紙本頭版刊登,這目的主要是為了發揮影響力,商業性質就比較低。

中國的IP產業玩得花招百出,不只是「小說>電視劇/網劇/電影」而已,連「夾娃娃機」 都有,現在《鏡週刊》旗下的鏡文學也要循如此模式西進了。

(2) 數位支付的便利性。「打賞」這件事情是很晚才進入台灣的,主因應該還是在於數位支付的問題,以及缺乏好用的平台。但最近兩年像 PressPlay 這類「群眾募資」的平台的興起,算是部分解決方便性的問題,也漸漸教育讀者消費和資助內容提供者的習慣。(註:這裡的打賞=群眾募資=沒付錢的人也看得到內容 ≠ 訂閱=付錢才看得到內容)

我沒有真的研究過「打賞」對於在微信上寫作的人,到底多有幫助。但最近台灣的知名 Youtuber 囧星人宣佈結束去年初啟動的募資計劃,原因是金源不夠穩定、不夠多、行政成本太高。

《報導者》從2015年底到現在,大眾的小額募款也還是無法支撐起團隊的運作,還是得靠童子賢個人的「小額捐款」。

(3) 行動優先。中國社會幾乎是跳過了桌機階段,直接進入行動網路時代,超過90%網民的上網裝置是手機,因此連同微信在內的手機app生態非常完善,也被認為比桌機版本還重要(微信的張小龍上週才剛聊完這段心路歷程)。

但台灣是有經歷過完整的桌機時代,所以「行動優先」對於台灣的媒體來說是個「轉型」過程。轉型可能比直接創造還要困難,因為要考慮本業的營收是否下降、新的投入是否能帶來多大的立即效益等等,所以就會瞻前顧後。台灣當然也喊「行動優先」喊很久了,可是有不少媒體的app實在是......(我第一個想到的是風傳媒),中國媒體的app我用過的不多,但好奇心日報連圖表設計都非常「行動優先」,這讓我非常驚艷。

對於行動優先這個趨勢,我自己是認同的,但有種要轉卻轉不過去的感覺。

4、政治環境

(1) 台灣從二戰之後,就受到美、日兩國的文化大量影響,從好萊塢電影、日本動漫、美劇、日劇、日綜,在台灣都屬於強勢文化。從每年的電影票房統計就看得出來。(但是近年韓流的影響,台灣和中國可能是接近的。)如果是從「抵禦文化入侵」的角度看,台灣相較於中國更沒有防禦力,一方面是長期當美國的小老弟,二方面是在「民主自由」的大旗下,如果政府要限制某國文化作品的輸入,勢必會引起反彈。

(2) 同樣也是「自由」的問題。台灣的確也出現越來越多「剪線族」,收視習慣也越來越趨向行動網路,但台灣政府沒有大動作掃蕩盜版內容和盜版網站(因為這很容易引起網路自由的爭議),相較之下,中國已經抄一輪了(例如A站B站),所以台灣使用者要找盜版內容還是很方便(尤其是中國平台上較少的美劇,netflix 也不是全部熱門美劇都有),這造成雖然人口往網路集中,但在網路提供正版內容的業者分不到利潤。盜版問題是過去兩年台灣OTT業者最大力疾呼政府應處理的議題。

做個小結:

我認為台灣和中美兩國的媒體環境真的差很多,即使有些大趨勢是共享的(例如行動上網),但還有太多太多不一樣的地方。要參考這兩國的媒體當然可以,但不應該只是抓著幾個概念直接就移植過來,不是嗎?

我的意思當然不是說台灣媒體都只知道要參考中美兩國的模式,而且這篇的每一段都只有粗略地提到,還有很多需要深入討論的地方,再加上我自己的媒體實務經驗絕對不若版上諸位大大豐富,所以最後的提問是:

從各位的觀察和經歷,在台灣媒體中,有哪些是借鏡中、美兩國但又因地制宜之後做出的嘗試?這些考慮的具體細節是什麼呢?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