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展
學展

學展,政治工作者。台灣中壢人,是七年級也是90後,關注數位產業、台灣政治、媒體、兩岸議題。

【今晚十點 在線問答】張晨曦:當一年ETH礦工的體驗

現在進場成為礦工挖比特幣到底還划不划算?比特幣生態系中所謂「礦工」的角色,指的是提供自己電腦的算力(和儲存空間)參與每一筆交易資料的驗證,並據此換取生成該區塊時伴隨而來的比特幣。對於不在意區塊鏈整體發展的人來說,要不要參與挖礦,就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設備+電力的成本 v.s. 挖出比特幣的效率與比特幣的價格。

理解如此概念的人不少,但真的親身參與挖礦的人可能沒這麼多。 今晚10點,已經成為以太坊(ETH)礦工將近一年的張晨曦(@chenxi),將要與大家分享這一年來的礦工生涯。

礦工在區塊鏈生態中,是很特別且重要的角色。因為區塊鏈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其各種特性與優點(去中心化、永久保存、不可篡改),就是靠著「所有礦工」共同維護的。然而,雖然中本聰很周全的考慮到,透過經濟誘因吸引「礦工」們的參與,但隨著加密貨幣價值的提升,追逐利益的人性開發出各式各樣高效挖礦的工具。但這個「過與不及」,可能就違反了區塊鏈技術的初衷。

區塊鏈現在遇到了幾個成長困境:在PoW(Proof of Work)的驗證機制下,礦工越來越多,頂多只能提升交易的安全性,但反而造成效率的下降。由於礦池、專業礦機的出現,導致算力實際是集中在少數人手上,這違反了去中心化的原則。目前區塊鏈上進行交易的效率仍不及傳統中心化機構(如VISA系統),但消耗的能源正逐漸飆升,例如冰島今年用在挖礦上的電力可能超過全國民生用電。

前兩個月,礦機製造商「比特大陸」開發出了新的專門挖「門羅幣(XMR)」的礦機,隨後門羅幣的開發社群為了抵抗這種「歪風」,就立刻宣布將修正挖礦機制。我們很難直接以道德論斷這些礦工,以及為挖礦(投機?)而開發出新型礦機的廠商。只要制度與設計一天如此,就難以抵擋人性。如果今天有人告訴你,只要這樣的固定與變動成本,未來數個月甚至數年就能穩定得到那樣的收益,你能不心動嗎?

晨曦從去年開始鑽研礦機,將礦機帶到了湖北的一個小水電站(電力較便宜的地方)附近,開始挖礦。整個挖礦產業鏈中包括了賣機器的、研發機器的、以及互相分享資訊的礦工們。這些礦工們,究竟是以怎樣的心態、從哪些方面在盤算與評估挖礦這門「生意」?還是他們自認是區塊鏈的「傳教士」,必須走在世界的最前沿,將這個新技術帶給世人?今晚10點,一起來看晨曦這一年的礦工生涯。

(當然也要問一下,現在進場挖ETH還划不划算?)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