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展
學展

學展,政治工作者。台灣中壢人,是七年級也是90後,關注數位產業、台灣政治、媒體、兩岸議題。

拉近與讀者的距離,讓新聞工作者走到台前,有用嗎?

在這個媒體收入來源「向讀者轉」的時代,有一種說法是,以「個人」為單位來「銷售」,更能提升讀者對於該媒體的親近度與認同感。

講白了就是「偶像化」。具體來說,就是讓過去隱身在編輯台後方的新聞工作者們「走到台前」。舉幾個例子:

1、在報導者和端傳媒上線沒多久後,我忘記具體日期了,這兩間媒體不約而同的在同一天(還是前後兩天)宣布要辦「讀者見面會」。這是線上媒體為了進一步接觸讀者,而舉辦的線下活動。

2、這兩年來,報導者的記者也經常到全台各地演講,談論他們報導的議題,以及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的心得。這也是線下活動。

3、聯合報旗下的《轉角國際》,在去年初開始做 podcast 節目。《關鍵評論網》的內容總監馬力歐也有自己的podcast頻道。這是在網路上「現聲」。

4、《商業周刊》之前也有做線上直播,節目名稱叫「編輯會客室」,形式就是一個直播專訪來賓的節目。這是在網路上「現聲+現身」。

5、有許多電視台要求自家主播開設自己的粉絲頁,據說粉絲頁的數據表現也是KPI之一。這是在網路上「現身」。(針對這點,我自己的感覺是,很多主播真的都是「硬做」,很常發早安午安晚安文...... 可能對鐵粉有用吧?)

6、美國很多大記者都經常在twitter上發快訊或是轉貼自己的報導,有的甚至會直接到當事人的頁面留言嗆他說謊或不回應。這是直接把採訪過程線上化,讓讀者更直接看見記者的工作。

如果不是老牌、大牌媒體的話,對於知名度沒這麼高的新興媒體品牌(和個人)來說,我蠻同意「讀者認個人比認品牌容易」、「容易提升親近與認同」的說法。

但除了達到被認識、拉近親近感的目的,這個「戰術」背後的「戰略意義」究竟是什麼呢?最後仍然只是作為導回媒體組織的流量管道嗎?在台灣,這個策略真的有達到什麼戰略意義嗎?在中、港,這種策略常見嗎?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