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展
學展

學展,政治工作者。台灣中壢人,是七年級也是90後,關注數位產業、台灣政治、媒體、兩岸議題。

原來微信這麼難用

幾個月前剛加入 Matters 的時候,潔平不斷提到,「現在沒有一個好的討論工具」。當時我對這句話其實沒什麼特別的感覺。

在台灣主流的社交媒體是 Facebook,可以任意的發「公開文」、可以任意的追蹤「公開帳號的公開貼文」,只要是公開貼文、而且作者有開「留言權限」,每個人都可以到那說上兩句,而且其他有臉書帳號的人都能看見。

這幾個月因為工作而開始比較頻繁地使用微信後,我逐漸能理解當時潔平說的「沒有好的討論工具」這件事了。

暫且撇開中國的互聯網發展跳過了「桌機」、直接進到「行動上網」階段這件事情,以及背後的成因。就以「現況」為前提來分享一點使用微信的心得。

  • 朋友圈的權限

在微信進入我的工作之前,我的微信帳號只有不到5個好友,也很少用。只有偶爾看看公眾號文章。

加了一些好友後(但現在也還不到30人),發現朋友圈也有點東西可以看了。

但卻發現,「這些人都沒朋友嗎???」

後來才理解,微信朋友圈跟臉書newsfeed最大的差異,在於「權限」。

在臉書newsfeed,你能看到其他非好友的足跡(按讚、留言、分享)。

但是在微信朋友圈,你的好友發文,有其他人按讚或留言,你是看不到的。

  • 公眾號文章下面的留言,電腦看不到

在微信生態圈中,最接近「公共言論場域」的,大概就是公眾號的文章以及下方的留言了。

公眾號的文章多數是PGC,篇幅較長,文末能見到其他網友的評論。

但如果從電腦打開公號文章,是看不到這些留言的,而且也無法從電腦的介面留下評論。

這個阻礙,完全擋下了想要發長篇留言的使用者。(用手機打長文很累啊!)

  • 朋友圈原來能發純文字

以我自己目前少得可憐的好友數量(以及性質)來說,朋友圈上看到的多是轉發連結,多數是不會加上點評的,就只有一條連結。

在臉書上,轉發連結的人當然也不少,但也有很多人會直接以「純文字」寫長文。

就算撇開無法透過電腦發朋友圈的問題,在微信手機app的介面設計上,還一度讓我以為不能發「純文字」,只能發連結或照片(再附上文字)。

(後來才知道原來是要長按右上角的「相機」,才能找到發「純文字」的入口。)

  • 在對話框中不能「換行」

跟人在微信的對話框中(不論是私聊或是群組),用手機打字時,竟然沒有「換行」的功能。這也直接限制了在同一條訊息中表達更完整想法的可能性。

台灣常用的 Line 跟 臉書的 Messenger,都能「換行」的。

這個看似微小的差異,可能造成截然不同的發言習慣。

在朋友圈看不到「朋友以外」的任何消息;

只能透過微信行動版app,才能看到公眾號文章下方的留言,但在手機上就很難發長篇留言;

不開個公眾號,微信根本不鼓勵使用者在朋友圈上「發文字」,朋友圈上就只剩下轉貼的連結和照片;

就連在對話框中,都不提供「換行」的功能,直接限制了發表完整想法的可能性。

也許可以為微信辯護說,微信本來就是行動上網時代的產品、本來就很少人會想要透過手機發長文,但是從產品本身的設計上限制了這些可能性,又是另一回事呀。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