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展
學展

學展,政治工作者。台灣中壢人,是七年級也是90後,關注數位產業、台灣政治、媒體、兩岸議題。

【今晚十點 在線問答】當自由工作者,好嗎?

「斜槓青年」這個概念大概是最近兩三年在兩岸三地火起來了。我自己第一次看到這個詞,是在端傳媒2016年6月的報導《專一職業過時了?他們說I am a SLASH!》。這篇報導如此定義何謂斜槓青年:

「斜槓」一詞指英文中的「Slash」,是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專一職業』這種無聊的生活方式,而是選擇一種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這些年輕人會在自我介紹中使用「斜槓」來區分不同職業,例如「姓名,職業/職業/職業」,所以被稱作「斜槓青年」。

隨後,台灣出版社在這兩年又陸續出了幾本相關主題的書:

就業的終結:你的未來不屬於任何公司(天下雜誌,2016/11)

斜槓青年:全球職涯新趨勢,迎接更有價值的多職人生(圓神,2017/9)

零工經濟來了 (天下雜誌,2018/1)

今年一月的 Cheers 雜誌(天下雜誌旗下)同樣以「零工經濟來了」作為封面故事。

「斜槓青年」的定義跟過去講的「自由工作者」有點類似,又有點不一樣。在前面提到的端傳媒報導所引述的研究中,2015年全球有三成的勞動人口認為自己已經「不再局限於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該研究並將那些不是「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分成五種,並指出最後兩者比較接近「斜槓青年」的定義。

獨立合同人——按項目承接獨立工作的勞動者;
自由企業主——擁有最多5名僱員、自身既是自由職業者又是企業主的企業主;
臨時工——通常只受僱於某段時間的勞動者,通常要通過中介;
身兼兩職的人——擁有一份主要的傳統工作同時也兼職副業的勞動者;
多元化的勞動者——擁有多種收入來源、身兼傳統和自由職業的勞動者。

但在實務上,將「斜槓青年」作廣義解,其實還是跟自由工作者相去不遠。

我之前對於這樣的趨勢有點懷疑,也像彥博 @Soking 一樣覺得這只是「重新發明一個新名詞套用在本來就存在的現象上」。但昨天剛好看到顏擇雅的《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其中一篇短文也提到這個趨勢,並搬出了經濟學家 Coase 的「交易成本」理論來解釋:

企業的存在,是因為對於許多業務來說,內部指令真的比市場交易省錢省事。但平台革命卻大大減低市場交易的成本,一定會衝擊到眾多產業。

如果「失業」在未來將越來越普遍,那現在的人是不是都該開始為了成為自由工作者或斜槓青(中)年做準備?

今天在線問答的分享人是這個領域的「先行者」, @劉揚銘

揚銘在碩士畢業後,先在商管雜誌《經理人月刊》被操了七年,發現身體受不了,決定辭職。並開啟了自由工作者的道路,至今已經五年多。一般理解的文字類「自由工作者」,就是在自己的平台或在別人的平台寫稿,賺取稿費。但以揚銘的經驗來說,沒這麼單純。

他除了為 數位時代鳴人堂SOSreader 等平台撰寫專欄、出了兩本書《高校制服戀物論》(2015/4)、《上班,辭職,還是撐下去?:一個職場倖存者的48個反向思考》(2016/6),還有其他「隱藏任務」。(這就留給他自己來介紹了XD)

他在今年2月22日在自己的臉書上發文

【招商廣告】
今年接案的quota剩不到十萬囉(賺到某額度我就要閉關寫作惹),請各位案主把握僅剩機會,雇用我這高等遊民,謝謝。
#零工經濟
#斜槓中年
#案子發給我還是很感恩的
#有案最美希望相隨

二月還沒結束,就說今年度的工作和收入即將達到預期的額度,真的是很令人羨慕 XD

不過,昨天揚銘又跟我說,他今天的行程是早上要到桃園的學校演講,下午回台北開會,晚上再上來 Matters 參加在線問答。實在也是挺操的。

那究竟當一個自由工作者(斜槓青年),好還是不好呢?從五年多前就走上這條路,看著這個「趨勢」越來越主流,這有為他的工作帶來什麼改變嗎?

今晚十點,一起來問揚銘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