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斋主
静心斋主

药学本科生,分享学习、科研经历,偶尔也谈谈历史和哲学。

放假人的Clubhouse之旅:蹭个热度

刚开学总需要适应一下新的Schedule,以至于年前的三周都忘了还有Matters这回事。放假之后一直在看Paper和设计新的实验,也就没想起来写作。假期总是过得很快的,现在我在敲着键盘,和年前同样忙碌,其实却已经年初二了。

我听说Clubhouse应该算是比较早的,毕竟是常混Telegram中文圈的。不过Elon Mask在Clubhouse开房间那天我还没加入。其实我加入Clubhouse还是一段挺有意思的经历,听说了这个平台之后我马上加入了Telegram上一个名为“火种续火”的群聊,结果等了两天都没拿到invitation。后来这个群聊把规则改成抢答到提供invitation者的问题就能拿到invitation,第一个问题我就抢答成功,顺利加入了Clubhouse。后来我自己提问时还问了有关1994年K.C.Nicolau合成Taxol的问题,想试试能不能找到同样从事化学或者药学的小伙伴,可惜未能如愿。

加入Clubhouse以后我进的第一个房间是比较火的“胡锡进粉丝”的聊天室,其中发言者的素质不是很高,不过闲着没事取笑老胡还是比较契合我一直以来的观点的,所以整体听感还算舒适。后来听得较多的也是政治的内容,发言者里也是持民主立场的朋友居多,确实颇有抱团取暖的感觉。当然偶尔也有“小粉红”出没,但是大家也都能保持克制,进行友善的、理性的对话,并未有人(或者是我没发现)扰乱房间秩序,体验还是非常不错的。目前我还没有发言过,还是比较喜欢把Clubhouse当成Podcast听。

很多媒体都报道了Clubhouse中文圈的现状。在Clubhouse里两岸三地的人平等对话,共同交流对于中国、香港、台湾社会及未来的看法,确实有助于消除中文圈内不同地域人之间的隔阂。这是之前所有的社交平台都未能做到的。大陆现在很多人都仇视香港人和台湾人,觉得他们没有素质,懒惰成性,而在 Clubhouse里可以明显看出这样的偏见是完全错误的。 New York Times对此称“对话与人性穿透数字高墙”,我认为是极为合理的。

Clubhouse已经被GFW墙了。不过这并不令人意外。我不知道对于大陆大多数没有能力翻墙的人来说,Clubhouse这次被墙会让他们损失多少东西。我也不知道Clubhouse这样一个如乌托邦般的事物还能存在多久。我更不知道中国大陆的民主化究竟有没有一点点的可能性实现。然而总该继续每天的生活,总该继续保有一些希望;或许,珍惜Clubhouse就是现在最好的选择了。

(封面来自Unsplash,侵权可通知我删除)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