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吉
D吉

Be Interesting & Interested

”人生失败“评论伤不了杨丽萍,但很多人却常常受到同样的伤

水月是杨丽萍最得意的门生,6月1日她通过网络首次公开自己与同性女友的婚讯,得到大部分网民的祝福,遗憾的是有不少网民对水月喷击谩骂。六天之后6月7日,杨丽萍在抖音发布吃火锅的视频,吃火锅本是不能再凡俗的一件事,但画面中有杨丽萍时,一切就变得充满仙气而超凡脱俗。杨丽萍“仙灵”已是人所皆知,而这次被推上热搜的不是杨丽萍有惊艳到大众,而是视频下面一条讥讽杨丽萍的留言,更意想不到的是留言在短时间内得到超过1.1万的点赞数,后来被删除了。

据抖音2019年公布的分析报告,其主力用户年龄在24岁左右,当今年轻人对不婚不育还如此不宽容,简直不可思议,作为中老年人的我,一直以为当下年轻人更开放、更包容,没想到也不过如此,不禁又想起《后浪》,注入那条河流的水还有很多是腐臭的。


评论者充满腐臭味的逻辑

现在有种说法认为,评论者是键盘侠的新变种,由键盘侠演化出一个新特殊群体,叫“网络引战者”,他们惊人言论背后都有特定的商业目的。这个暂且抛开不议,而短时间内超1.1万点赞更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评论者的杀手锏结论: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有一个儿女。要说她这个结论,与几十年前相比,进步还是有的,那时候的人观点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有一个“儿子”。

评论者认为“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对于自己做不到的事,通通认为不可信,就像告诉井底之蛙大海有多大,青蛙也觉得是蒙人的。活出自己,那是一种多么不一般的境界。以评论者之流怎能理解,一句蒙人的,是对自己最万能的安慰。善于自我安慰的人总会趋于麻木,麻木的人从来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就是符合他人的期待的那个人。

“再美再优秀都是逃不过岁月的摧残”,评论者视岁月为仇敌,岁月是摧残人的,趁30岁前样貌尚好,赶快生儿育女,到年老色衰时,才不至于太多凄凉。看似聪明的人生算计哲学,背后透露出来的是深不见底的自卑。把时间当成敌人,永远无法理解以时间为朋友的人。这样的人真能乐享天伦吗?估计是豪门大团圆结局电视剧看多了,连自己都不爱的人注定是没有人爱戴的,即使是自己的儿女,轮回那可不是骗人的,儿女也只会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女,为什么还要管那些没有用的老的?

评论者的自以为是怎样炼成的

事件上热搜后,很多不婚不育的女明星,纷纷站出来挺杨丽萍,杨丽萍自己也做出回应,更多有水平的话语得以传播开来,这是可喜的。但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搞清楚:定义杨丽萍失败的评论者是怎样炼成的?

从评论者的言论可看出,她认为女人的一生早被安排好,如同固定的剧情,只有依剧情而活,才是幸福和成功的。谁要是活出自己就是对剧情的冒犯,僭越剧情,那绝对是失败。成功人生的套路她是如何得出来的?不必怀疑,她绝非原创,这些只是别人灌输给她的,像她这样的人绝非少数。

“套路”“听话”的人生都是被教导出来的,“小孩子要听话”父母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在父母长辈的观念里,听话的小孩才是好小孩。小孩子被教育要按照一种套路或模式去生活,从小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早教、幼儿园越早越好,小学到高中一定要重点学校重点班,各种补习班加持,一定要考重点大学,毕业找一份好工作,年龄到点要结婚,早生贵子才有孝名。安排一切的父母显得含辛茹苦,呕心沥血,而被安排的孩子从未来得及思考,看看身边的人,大家不不都如此吗?

每个人都自以为活得精明,从来无需多加思考,而事实并非想象的那么美好,虎爸狼妈比比皆是。父母的一句“我都是为你好”,在孩子思想和生活尚未独立时,就足以让孩子无言以对。父母千方百计想打造出品一个“好孩子”,因为“好孩子”事关自己的脸面,一个“有出息的好孩子”也是以后养老的保障,乐享天伦全靠“好孩子”。

一棵树苗如果被歪着栽种,以后绝不可能长得枝繁叶茂、高大挺拔。父母寄托于“好孩子”的养老与天伦之乐的幻想终会破灭,“好孩子”也只学会依样画葫芦,复刻照搬父母的做法,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脸面和养老保障,把一切又都倾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根本无心顾及父母。俗话说:屋檐水,点点滴。父母幻想的儿孙满堂,乐享天伦,那最多也就停留在一张全家福照片上。聪明反被聪明误,把人生成败与生儿育女捆绑,从捆绑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是悲剧,越是向外苛求越是不可得,终将在轮回中被嘲弄,被打脸。

杨丽萍的人生惊艳得犹如意外

杨丽萍早已非一般人,她的人生绝不是泛泛之流能够定义成败的,只要对杨丽萍的人生经历略有了解,任何一个稍有素养之人,必对其有所尊崇。

在杨丽萍还小时,其父母就已离异,从此作为家中老大的她要照顾弟妹,13岁进当地歌舞团赚钱补贴家用。杨丽萍前后有两段婚姻,中间多有波折,随后转好。坎坷命运并没有埋没杨丽萍,她凭着对舞蹈近乎痴狂的热爱,多年后达到技艺的巅峰,她的舞蹈表演人间罕见,叹为天人,而人生修为也与舞蹈同步精进。

杨丽萍的惊艳人生对比自以为是评论者,让人想起2013年荣获多项国际大奖的一部法国电影《阿黛尔的生活》。影片找那个出生普通家庭的女孩阿黛尔自小循规蹈矩,尽力周全于与父母相处,与同学相处,从未把自己当成一个对象进行思考,甚至连自己的性向都是模糊不清,把自己人生寄托于别人,稍有变动则孤独难耐。另一个女孩艾玛则完全相反,她从来不掩饰自己是一名同性恋,早早就深知自己喜欢什么,追求什么,对人对生活敢爱敢恨,即使因拉拉身份画作受到歧视也毫不退让,虽激愤但信心不减,最终画展越办越成功,人生越发精彩。如果现实与电影有可比性,杨丽萍人生最初拿到的牌比阿黛尔的要差得多,但她跟艾玛一样因独立而敢于热爱,因热爱而成就自己的与众不同,让人生大放异彩。

如我·高

“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而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这是杨丽萍多年前所说的一段话,足可见其人生境界之高,早已超凡脱俗。而针对此次的评论,杨丽萍本人也有给予专门的回应。

末尾“如我”二字,满满的从容自信,人格光辉如此、气场如此,非凡人所有。一个文艺工作者,在专业水平上达到顶尖水准,精神属性绝对也是顶尖。说到精神属性,在这里说一个佛陀乔达摩的故事。

在佛陀的时代,佛陀乔达摩带领弟子们在外云游,通常云游到一处弟子们就借宿在当地的人家里,佛陀规定不能在同一个地方住超过两天,也就是借宿一晚后就必须离去,以免给主人带来很大的负担。但雨季除外,因为雨季穿越丛林会有生命的危险,所以可以在同一个地方住上两个半月直到雨季过去。

一次雨季即将来临时,佛陀带领弟子们云游到吠舍离,佛陀和弟子们分散找当地的人家借宿,要住上整个雨季。吠舍离有一个妓女(不是准确的说法)叫阿姆拉帕莉,她是当地最美的女人。当时的印度有一个习俗,一个地方最美的女人不可以跟任何男人结婚,因为那样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嫉妒、冲突和争斗,而只有富有的人或身份高贵者如国王、王子、将军,可以来找这个最美女人。

阿姆拉帕莉看上了年轻、英俊高大的和尚阿南达,当面邀请阿南达住到她家。阿南达出家前是乔达摩的长兄,阿南达自己觉得没有问题,但需要回去向佛陀请示。佛陀很了解阿南达,对阿南达说:如果她如此充满爱意地邀请你,你就该住在那里。

听到佛陀如此说,围坐在旁的人们都很震惊,纷纷质疑:“什么?一个和尚去住在一个妓女家里?完了!这个灵性修行已经被污染了。”佛陀看着他们,说:“你们为什么担心?那个女士邀请他,就让他住那里去,有什么问题吗?” 人们更加激动,站起身来,吵嚷着。佛陀说:“等等。我走在这条路上,因为我认为这是最强大的活法。现在你对我说,她的或许比我的更强大。若那是真的,我应该加入她。我在此正是因为我看到,这是最可贵、最强大的存在方式。如果你们认为她的方式好过我的,我应该加入她。因为你若是个真诚的探寻者,就应该这样。如果你发现有更高的东西,就应该去追随它。”佛陀说完人们依然在吵嚷,甚至有很多人气愤地也离去。

阿南达在阿姆拉帕莉家住下。在雨季时天气会变冷,而和尚只穿一件薄僧袍,所以阿姆拉帕莉给阿南达一条优质的丝毯,他将自己包裹起来。人们看见后说:“看吧,这和尚完了。” 阿姆拉帕莉为阿南达做可口的食物,他也吃了。傍晚时分,阿姆拉帕莉跳舞给阿南达看,阿南达坐在那里全神贯注地看着。人们听到传出来的跳舞音乐,又说:“没戏了,这和尚不行了。” 就这样阿南达在阿姆拉帕莉家里住到雨季结束,和尚们回到佛陀的身边,准备动身继续云游。

阿南达回来向佛陀顶礼,阿姆拉帕莉跟随在他身后,她已经成为一个女和尚,她也向佛陀顶礼,然后说:“我尽了最大的力量来诱惑你的和尚,但我反而被他感化了,我也要加入您的修行。”

”望我们都能自在,如我“,显然杨丽萍有“更高的东西”,值得被追随,杨丽萍自在超俗的境界,已非一般之高。

越界·心理界限

芸芸众生对佛陀乔达摩永远只能高山仰止,绝大多数人对杨丽萍也只能心生向往。只有少数人曾经在网络上遭受刻薄的讥讽,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也时常有同样的遭遇,却往往没有被意识到。比如每年春节回家,父母也好,七大姑八大婆也好,他们总会抛出很多“逼人”的问题,像“你有没有男/女朋友啊?”,“你怎么还不结婚啊?”,“你每月工资多少?”,“你们怎么还不生小孩?”,“你怎么不考个公务员啊?”,“房子买了没有啊?”等等,这些问题背后的本质是一样的,他们都想对你的成败进行定义,至少是想把他们自己对成败的定义强加给你。被问的人总会感觉很不舒服,不舒服的原因是自己的心理界限被他人侵犯。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因,人与人之间的界限相对模糊,使得总有些人习惯于越界踩进他人的心理界限。一个人明晰和保护自己的心理界限极其重要,心理界限经常遭受被越界被侵犯的人,常常收到人生失败的暗示,个体容易产生自我怀疑,自我价值感逐渐降低,直到真的以为自己人生失败时,心境将持久处于糟糕的状态,很难跳脱出来。若个体的心理界限经常被某几个特定的人,通常是关系亲近的人侵犯,有没能及时给予抵御反制,则会把对方惯成一种理所当然的对待方式,日渐变本加厉。若个体总在委曲求全,那是对心理界限最大的伤害,实属不该,应该采取行动予以有力地回应,对自己进行保护。

个体一旦感觉自己的心理界限被他人侵犯,一定要及时做出回应抵御,甚至反制回击。

回应抵御的方法就是声明:我不喜欢,你不可以!假如对方只是首次或偶尔侵犯你的心理界限,不管对方提出什么问题或要求,先都置之不理,坚定地告诉对方:“我不喜欢你这样对我,你也没有权利可以这样对我!”捍卫自己的心理界限,先让对方清楚地知道你的心理界限划在这里,不可以再越界踩过来。

如果回应抵御还不能让对方适可而止,那么进行反制回击就很有必要。习惯于侵犯他人心理界限的人,通常都过得不怎么好,认知修养水平很有限,对他们的反制回击往往效果显著。当回应抵御后,对方若不知好歹,通常会说“我是为你好”之类假惺惺的话,接着还不依不饶想追根刨底。简单举例接下来怎么反制回击,如对“你怎么还不结婚啊?”的问题,只要接过来问对方:“你的婚姻很成功吗?跟我先分享一下呗”,对“你们怎么还不生小孩?”的问题,接过来问对方:“你的孩子都很优秀吧?跟我说说你怎么教养的呗”。

这样反制回击通常让对方哑口无言,甚至会被激怒,但保护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放纵迁就只会让自己的心理界限不断遭受侵犯,直至习惯于被他人情绪勒索(想更多了解情绪勒索可以参考前一篇文章)。当你懂得向他人清晰的划定捍卫自己的心理界限,你自然也会控制自己不要越界踩过他人的心理界限,你与他人的关系能处于合理健康的状态,不会形成互害,使彼此陷于负面情绪和烂关系中。

在十多年前,我无意中浏览到一家淘宝店,很多店主都尽力把页面装饰得很漂亮,再配有多个旺旺专职在线客服,而这家店的店主很另类,他卖一些二手的东西,价格不菲,因为都是限量版的东西。他每个商品只放一张图,图片下面都配有一句话:懂的人我没必要多说,不懂的人我多说也没用。他的店完全没在线客户,旺旺从来没有在线过,但商品一直都能卖出去。店主很自信,他的自信源于他的“懂”,他把“懂”与“不懂”作为界限划定得很清楚。人与人之间也是一样,每个人的心理界限划定清楚,互不侵犯,那么相处自然会变得舒服和自在。

6月9日在事件发生两天后,评论杨丽萍的女子在网咯发视频说,“自己不是故意中伤杨丽萍的”,同时对谴责她的网民予以回应,她回应说:“关你什么事,一个个都吃饱撑着”。通过这段视频,更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习惯于无视他人心理界限的人,最喜欢的就是通过贬低他人而抬高自己。“不是故意中伤”更可怕,无意代表着潜意识,潜意识才是最真实的,真实的她就是毫无控制地侵犯他人的心理界限,贬低他人的自我价值,对他人和自己选用双重标准,谴责她的就是错的,吃饱撑着,难道她评论杨丽萍就关她的事,不是吃饱撑着吗?所以,反制回击对她一定很有用。

结束语

每个人都要重视保护捍卫自己的心理界限,同时也要注意控制别侵犯他人的心理界限,心理界限关系到自信、自我价值感、人生观、价值观等,心理界限经常被侵犯会导致心境持续糟糕,长此以往人格会变得破碎残缺。杨丽萍的修为已达到“仙灵”境界,一般凡俗人哪能轻易伤到她,而芸芸大众境界可没有她那么高,懂得防护、懂得控制必不可疏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顺 说  有 戏“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